放下標籤,擁抱真實:從「概念」到「實相」的深刻洞察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人很少能直接體驗「真實」。多數時候,只是在與腦中的「概念」和「標籤」打交道。


看到一朵花,心中立刻浮現「玫瑰」、「紅色」、「漂亮」等標籤。於是,便不再去看那朵花本身,而是開始欣賞起腦中的標籤。如同看著月亮的倒影,便以為見到了月亮。


《道德經》開篇即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凡是能被言說、被命名的,都只是真實的「影子」,而非真實本身。


人們活在自己編織的符號世界中,為了捍衛這些符號(觀念、主義、身份)而爭鬥不休,卻忘了去品嚐生命最直接、最鮮活的滋味。


放下標籤,用全部的身心去「融入」那朵花,那一刻,沒有能觀與所觀,便是與道的合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read T的沙龍
2會員
99內容數
bread T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31
我們看世間萬物,皆有其源。譬如說:一棵參天大樹,始於一顆小小的種子;一道奔流江河,源於一滴不起眼的清泉。而生命的最初,來自於那未經雕琢、未染塵埃的真性,這便是萬法歸宗的起點。
Thumbnail
2025/10/31
我們看世間萬物,皆有其源。譬如說:一棵參天大樹,始於一顆小小的種子;一道奔流江河,源於一滴不起眼的清泉。而生命的最初,來自於那未經雕琢、未染塵埃的真性,這便是萬法歸宗的起點。
Thumbnail
2025/10/31
一塊未經雕琢的原木(樸),它質樸、天然、完整,可以成為任何東西,也無需成為任何東西。一旦被雕刻成器物,便有了固定的名稱、用途,同時也失去了其他的可能性。
Thumbnail
2025/10/31
一塊未經雕琢的原木(樸),它質樸、天然、完整,可以成為任何東西,也無需成為任何東西。一旦被雕刻成器物,便有了固定的名稱、用途,同時也失去了其他的可能性。
Thumbnail
2025/10/30
人們總習慣向外尋找。尋找快樂、尋找安全感、尋找肯定、尋找真理。以為那些東西在別處,在未來,在某個人身上。
Thumbnail
2025/10/30
人們總習慣向外尋找。尋找快樂、尋找安全感、尋找肯定、尋找真理。以為那些東西在別處,在未來,在某個人身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如果包含以前嘗試的,我肯定試超過20種以上「新奇口味」的餅乾,但現在的「新奇口味」像雨後春筍般,多到我疲乏了。所以這次雙11,我要怎麼買呢?
Thumbnail
如果包含以前嘗試的,我肯定試超過20種以上「新奇口味」的餅乾,但現在的「新奇口味」像雨後春筍般,多到我疲乏了。所以這次雙11,我要怎麼買呢?
Thumbnail
最近開始轉涼了,各位鳥奴們是否會開始擔心小鳥會著涼呢?不用擔心,今天這篇直接帶你看需要的商品,而且今天除了照片之外,我們也直接帶連結✨讓你的雙11購物不盲目,讓你想買直接加入購物車,除了長知識也可以直接下單避寒神器🫱🏼文章結尾也會告訴大家在花錢的同時也能省錢、賺錢的小撇步,請記得留到最後!!
Thumbnail
最近開始轉涼了,各位鳥奴們是否會開始擔心小鳥會著涼呢?不用擔心,今天這篇直接帶你看需要的商品,而且今天除了照片之外,我們也直接帶連結✨讓你的雙11購物不盲目,讓你想買直接加入購物車,除了長知識也可以直接下單避寒神器🫱🏼文章結尾也會告訴大家在花錢的同時也能省錢、賺錢的小撇步,請記得留到最後!!
Thumbnail
在初次接觸身心靈領域時,是否總被五花八門的名詞與觀點搞得暈頭轉向,我相信往靈性發展的路途,最終回歸自身的都應該是純粹而透徹的,所謂的外求是內心的動盪也是世人誤以為的捷徑...於是寫了自己觀點的身心靈領域的闖蕩守則ʕ•ᴥ•ʔ
Thumbnail
在初次接觸身心靈領域時,是否總被五花八門的名詞與觀點搞得暈頭轉向,我相信往靈性發展的路途,最終回歸自身的都應該是純粹而透徹的,所謂的外求是內心的動盪也是世人誤以為的捷徑...於是寫了自己觀點的身心靈領域的闖蕩守則ʕ•ᴥ•ʔ
Thumbnail
直覺中心是人類圖的覺察中心,訊號最微弱。若無法相信自己的直覺或感到恐懼時,可調配花精使用。
Thumbnail
直覺中心是人類圖的覺察中心,訊號最微弱。若無法相信自己的直覺或感到恐懼時,可調配花精使用。
Thumbnail
這幾個月得出了: 『一切生成的最初 #本質, 是“#體驗” 、也是“#願力 ”, 更是 #相輔相成。』 因而做了一些表象&本質上的詮釋 萬物皆有框架、而框架如同一種「包裝」 就像透過行銷的包裝,去吸引人,那樣子 透過文字的包裝,也能去傳遞“真理”的抽象概念 (如上上篇文【
Thumbnail
這幾個月得出了: 『一切生成的最初 #本質, 是“#體驗” 、也是“#願力 ”, 更是 #相輔相成。』 因而做了一些表象&本質上的詮釋 萬物皆有框架、而框架如同一種「包裝」 就像透過行銷的包裝,去吸引人,那樣子 透過文字的包裝,也能去傳遞“真理”的抽象概念 (如上上篇文【
Thumbnail
同樣的視覺畫面,不同的人去看,所投射出來的是不一樣的世界。 而我們每個人都是活在自己所創造的世界裡面。 物質化的世界或許己被定型,唯有努力開發內在的智慧用心去改變看它的方法與觀點,去窺探這個世界真實的樣貌。
Thumbnail
同樣的視覺畫面,不同的人去看,所投射出來的是不一樣的世界。 而我們每個人都是活在自己所創造的世界裡面。 物質化的世界或許己被定型,唯有努力開發內在的智慧用心去改變看它的方法與觀點,去窺探這個世界真實的樣貌。
Thumbnail
人並不是那麼容易覺察自己的盲目,人其實不容易分辨自己看到的究竟是「實像」或「虛像」;除非真能處在另一個維度,自提其神於太虛,俯身自瞰;如其不然,未必不可能終身處於盲目的狀態..。
Thumbnail
人並不是那麼容易覺察自己的盲目,人其實不容易分辨自己看到的究竟是「實像」或「虛像」;除非真能處在另一個維度,自提其神於太虛,俯身自瞰;如其不然,未必不可能終身處於盲目的狀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