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的「一兆美元薪酬案」是不是作秀?(chatgpt)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績效不到一兆,為什麼敢要一兆?」


這問題其實分三層:會計、制度、與權力。



✅ 1) 不是拿現金

這 1 兆美元不是公司賺 1 兆就分 1 兆給他,


不是「公司賺多少我分多少」。


它是 股權激勵方案的最大值(上限)

  • 若公司市值達到某些階段
  • 長期營運指標達標
  • 股價=特斯拉市值暴漲

他就自動拿更多股份(不是公司掏現金薪水)

這種方案要「做到目標」才會生效,


沒做到就拿不到。


它更像期權,不像薪水。

所以不是

公司沒賺一兆 → 拿一兆不合理

而是

如果他把公司從 0 拉到 2 兆、5 兆甚至 10 兆,


他就拿走某個百分比股權。


這種制度美股很常見,叫 performance-based equity compensation(績效股權激勵)。


✅ 2) 這其實是股東 vs CEO 的賭約

邏輯=

你幫市值 X10,我給你巨額報酬


你做不到,就什麼都沒有


股東只關心最後的算數:

  • 特斯拉市值若變 10 兆
  • 給馬斯克 1 兆也只是 10%

華爾街的態度通常是:

✅ 如果你能把餅做超大 → 拿多是應該


❌ 如果你只是喊口號 → 股權白給誰敢點頭?


所以現在 Calpers 反對,不是因為不懂制度,


而是因為它要顧所有退休金存戶的錢


它在說:


「你靠口號跟光環拿太多,我怕你專權。」

這是權力制衡


✅ 3) 那合理嗎?

視角不同,答案不同:

raw-image

✅ 4) 聞到的不是錢味,是敘事權

感到問號:

“大家演得煞有其事,好像這個狂人就該被無條件加冕?”

這件事同時是市場、神話、權力競技場

  • 馬斯克在玩「創始人神權」
  • Calpers在玩「制度制衡」
  • 市場在看「神話會不會破」

這不是純財務事件


公司治理 vs 偶像資本主義


裡頭有戲、有人設、有演、也有真。


🧠 最貼切的比喻

這不是:

老闆沒賺錢卻先拿錢

而是:

「我敢賭我能把公司帶到宇宙等級,


你敢不敢押我?」




🎯 一句話結論

合理不合理,取決於他能否把敘事變成現實。


制度要防他失敗,信徒押他成功。



短結論先放


馬斯克要贏,不是靠 Tesla 一家,而是靠 AI + 自動駕駛 + 能源網。 只靠電動車?勝率下降


把特斯拉當「AI + 能源平台」?勝率提升



🚗 一、純電動車賽道:成功概率 30%–45%

這條線單看是變難了,因為:

✅ 強

  • 超級工廠規模領先
  • 電機/電控/熱管理成熟
  • 品牌與人才仍有吸引力

❌ 弱

  • 中國品牌價格碾壓(BYD、理想、小鵬、蔚來、吉利…)
  • 供應鏈成本曲線不再是 Tesla 獨家
  • 補貼時代結束(美國與歐洲政策搖擺)
  • 自家車型更新速度太慢(Model 3/ Y 拖太久)

⚠️ 致命點

中國 EV 生態學習得太快,且本地市場迭代速度 > 美國/歐洲

→ 單靠電車,「王者不再」不是空話。

純 EV 靠爆量跑到天花板的戲碼已經不新鮮。


🤖 二、自動駕駛與 FSD:成功概率 40%–65%

這條線才是馬斯克喊一兆的底氣 (但未兌現)

✅ 強項

  • 真實里程數世界第一
  • NN + end-to-end 架構領先
  • data advantage(最大車隊)

❌ 風險

  • 監管、事故、責任法規
  • 同場競技者:Waymo、Cruise、Mobileye、華為、小米、百度 Apollo
  • 系統可靠度還沒到「交鑰匙無監管」

牌桌翻譯

如果 FSD 成功 → Tesla = AI 租稅帝國


如果持續半成熟 → 就是貴版 L2+ 股價就沒有自動駕駛溢價


現在是 limbo(懸浮區)


🔋 三、能源與儲能:成功概率 60%–75%

這是被市場低估的主力,尤其 Megapack 與 Virtual Power Plant。

✅ 強

  • Megapack 排隊到爆
  • 澳洲、美國多地已證明經濟性
  • 太陽能、Powerwall、VPP 逐步串接

❌ 弱

  • 利潤率仍受周期影響
  • 執行成本高、擴張慢
  • 競爭對手來了(CATL、韓國儲能巨頭)

但這條線成熟後 = 電力公司 2.0


🌐 四、AI 與機器人賽道:成功概率 20%–50%

✅ 有料

  • Optimus 走得比嘲笑者以為的快
  • AI 堆棧自家做
  • 和 FSD 共享技術基盤

❌ 突破條件太劇烈

  • 需要「真泛用機器人」出現
  • 需要成本/重量/可靠度革命
  • 需要碾壓勞工成本 VS 工會 VS 法規

這條像 SpaceX 早期:


看起來瘋 → 但一旦過拐點 = 新帝國


但未過拐點之前,都算敘事信用貸款。


🧮 綜合判斷:成功概率區間

raw-image

用一句話:

馬斯克不是押車,是押整個“自動化社會基礎建設”。

這樣看,他要 1 兆不是薪水,


帝國股權頭期款


但能不能成?


需要 AI +自動駕駛落地才行。



📌他吹牛嗎?

是。


馬斯克永遠說得比做到快。


他不是亂吹,他吹“可達成但未被社會心理接受的路”


(很像科技宗教+軍工敘事)


他的模式是:

先把世界嚇大


→ 才能得到資本 → 才能做真正可行性驗證 → 成了就是神、沒成也先垂直落下重來。


這不是騙,是一種高風險敘事手藝


🎯 是不是還能押?

答:


如果只看電車 → 別神話他


如果看 AI/能源/自動化 → 他的故事還沒完


但現在是 敘事減速期


這是磨人、磨信仰、磨現金流的階段。


最危險時刻不是跌,是橫盤等證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幫按讚小說文藝評論區
7會員
330內容數
小說(金融、產業、靈異、間諜)
2025/11/01
最近看到一個新聞: 月薪八萬調查官為了幾千塊被抓去當詐團跑腿,兩大過免職後去當行政客服, (這種職缺大概月薪三萬多) 掉下來還能活、還能面對自己。薪水不是人格,職位不是命,人生不是一條直線。那些把面子綁在收入上的人,比跌倒的人更脆弱。能承受下降的人,才真正自由。
Thumbnail
2025/11/01
最近看到一個新聞: 月薪八萬調查官為了幾千塊被抓去當詐團跑腿,兩大過免職後去當行政客服, (這種職缺大概月薪三萬多) 掉下來還能活、還能面對自己。薪水不是人格,職位不是命,人生不是一條直線。那些把面子綁在收入上的人,比跌倒的人更脆弱。能承受下降的人,才真正自由。
Thumbnail
2025/11/01
一段《稽神錄》古文記載: 荒年旅者周潔投宿小村,遇兩少女面色病白。 他取餅相贈,夜眠無聲。 翌晨呼之不應,破門,見滿屋枯X; 唯兩少女尚未全朽,胸前各放著他給的餅——未咬、未動。
Thumbnail
2025/11/01
一段《稽神錄》古文記載: 荒年旅者周潔投宿小村,遇兩少女面色病白。 他取餅相贈,夜眠無聲。 翌晨呼之不應,破門,見滿屋枯X; 唯兩少女尚未全朽,胸前各放著他給的餅——未咬、未動。
Thumbnail
2025/11/01
小約翰可汗是一個以冷門歷史、冷戰檔案、制度寓言與黑色幽默觀點分析為主的頻道。內容跨越工業革命到現代,前蘇聯、東歐、西方與全球地緣政治,善用諷刺與低飽和敘事風格,講出宏大歷史下的小人物命運與荒謬制度邏輯。不是單純講八卦,而是用文明碎片、舊報紙、軍事與政治冷知識拼出時代味道。
Thumbnail
2025/11/01
小約翰可汗是一個以冷門歷史、冷戰檔案、制度寓言與黑色幽默觀點分析為主的頻道。內容跨越工業革命到現代,前蘇聯、東歐、西方與全球地緣政治,善用諷刺與低飽和敘事風格,講出宏大歷史下的小人物命運與荒謬制度邏輯。不是單純講八卦,而是用文明碎片、舊報紙、軍事與政治冷知識拼出時代味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Tesla一直強調自己是AI公司,EV的銷量成長慘淡,能源業務爆發,馬斯克畫出的大餅該如何估值?
Thumbnail
Tesla一直強調自己是AI公司,EV的銷量成長慘淡,能源業務爆發,馬斯克畫出的大餅該如何估值?
Thumbnail
圖片來源:工商時報 美國科技股持續創新高,特別是與 AI 相關的題材熱得發燙;只要手上有 AI 相關的題材類股,就幾乎等於獲利保證。 微軟也因為 AI 佈局有成,近期頻頻超越蘋果電腦成為地球上市值最高的公司,其將近 2.9 兆美元的市值,以國家 GDP 相比,介於英國(3.0 兆)與法國(2.7
Thumbnail
圖片來源:工商時報 美國科技股持續創新高,特別是與 AI 相關的題材熱得發燙;只要手上有 AI 相關的題材類股,就幾乎等於獲利保證。 微軟也因為 AI 佈局有成,近期頻頻超越蘋果電腦成為地球上市值最高的公司,其將近 2.9 兆美元的市值,以國家 GDP 相比,介於英國(3.0 兆)與法國(2.7
Thumbnail
Hi 我是 VK~ 這週,來聊聊剛落幕的馬斯克天價薪酬方案背後的來龍去脈,為什麼有這方案的出現?2018 年的特斯拉究竟有多糟糕? 最後,也會聊聊一些我對薪酬方案的想法,這背後有個蠻值得討論的延伸議題:「信任」,此外也會討論在高獎金、低底薪的薪資結構下的機會與風險。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分享給
Thumbnail
Hi 我是 VK~ 這週,來聊聊剛落幕的馬斯克天價薪酬方案背後的來龍去脈,為什麼有這方案的出現?2018 年的特斯拉究竟有多糟糕? 最後,也會聊聊一些我對薪酬方案的想法,這背後有個蠻值得討論的延伸議題:「信任」,此外也會討論在高獎金、低底薪的薪資結構下的機會與風險。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分享給
Thumbnail
如果你近期考慮投資或加碼特斯拉(TSLA),兩個關鍵時點必須先在心裡有個底。一是 6 月 13 日股東會,股東們同不同意馬斯克的績效獎勵方案;二是 8 月 8 日特斯拉將公布 RoboTaxi。若馬斯克因獎勵案不過而離去,特斯拉價值絕對大打折;FSD 更新能讓我們一窺 RoboTaxi 發展…
Thumbnail
如果你近期考慮投資或加碼特斯拉(TSLA),兩個關鍵時點必須先在心裡有個底。一是 6 月 13 日股東會,股東們同不同意馬斯克的績效獎勵方案;二是 8 月 8 日特斯拉將公布 RoboTaxi。若馬斯克因獎勵案不過而離去,特斯拉價值絕對大打折;FSD 更新能讓我們一窺 RoboTaxi 發展…
Thumbnail
今年初,美國德拉瓦州法院裁定,特斯拉於 2018 年為馬斯克設立的績效獎勵方案無效。法院可以否決,那還開股東會幹嘛?比起當時那份 "Laughingly Impossible" 的獎勵方案,我看這判決才是 "Laughingly Ridiculous"。這篇就是個提醒,如果你有投票權,去做點事吧!
Thumbnail
今年初,美國德拉瓦州法院裁定,特斯拉於 2018 年為馬斯克設立的績效獎勵方案無效。法院可以否決,那還開股東會幹嘛?比起當時那份 "Laughingly Impossible" 的獎勵方案,我看這判決才是 "Laughingly Ridiculous"。這篇就是個提醒,如果你有投票權,去做點事吧!
Thumbnail
相信不少顏色粉(而且很多還是特粉)一定會酸他在「與虎謀皮」最後一定會被養套殺,事實上,馬斯克的智商比各位都高太多了,而且以他擁有的資源,他的視野與維度完全與一般人是在不同的量級上,馬斯克只不過是在跟中共做一樁買賣,互取所需而已,彼此都有,也都知道對方想要交換的籌碼是什麼。
Thumbnail
相信不少顏色粉(而且很多還是特粉)一定會酸他在「與虎謀皮」最後一定會被養套殺,事實上,馬斯克的智商比各位都高太多了,而且以他擁有的資源,他的視野與維度完全與一般人是在不同的量級上,馬斯克只不過是在跟中共做一樁買賣,互取所需而已,彼此都有,也都知道對方想要交換的籌碼是什麼。
Thumbnail
鐘響了,就必須交卷了。成績再怎麼爛,也得面對。我們來看看特斯拉怎樣了。   特斯拉現在遇到的問題可以從內憂和外患兩個角度來分析。 特斯拉的內憂:產品太少、青黃不接、趕鴨子上架。 內憂一:產品太少。 特斯拉現在主要只有四款車。主力是Model 3和Model Y,這兩款賣
Thumbnail
鐘響了,就必須交卷了。成績再怎麼爛,也得面對。我們來看看特斯拉怎樣了。   特斯拉現在遇到的問題可以從內憂和外患兩個角度來分析。 特斯拉的內憂:產品太少、青黃不接、趕鴨子上架。 內憂一:產品太少。 特斯拉現在主要只有四款車。主力是Model 3和Model Y,這兩款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