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易經包括「經」跟「傳」兩個部分內容。「經」是全書的核心,「傳」則是解釋「經」的。一般認為「經」是周文王和周公共同著的,「傳」則是後人累計並由孔子整理而成的。
原文:
大有卦卦辭:元亨。
彖曰卦辭: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之,曰大有。其德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
本章開始講易經卦,周文王是聖人,孔子是聖人,相差幾百年,勘為聖人講聖人的經典之作,可惜了後代學者多有不解其意,參雜其中,使得後世,一統天下無法順應天地,福澤天下蒼生。所有的易經之卦都是由乾坤兩卦所組合而成的,在繫辭傳裡有說大衍之數五十有五,三五數變,二四變數,懂得乾坤兩卦的變化,就幾乎懂得卦象的變易了。
這一章顯示乾卦之象元亨,擁有天道的德行包容萬象,事事順暢無阻,做什麼都順利,也得到很多自己想要的富貴榮華生活享受,這需要多大的天德啊!
在同人卦當天下人萬箭歸心齊聚一堂的時候,興高采烈的共同完成一件事,這是天下人拋開不順的事相互勉勵等待好事來臨,這是天下人的期待,在上位者擁有天下人的期待,更要廣施恩澤,讓社會呈現事物通達,事事順利之兆,做什麼都吉祥的現象。當大家歡呼齊聲讚揚社會上有德之人,顯示出社會祥和之兆,在上位者更要以循正道之行,表揚德行好的人,帶領社會向上提升的力量,讓事物拋棄黑暗,德行不佳的人,或者讓德行不佳之人有反省的時期,導正其過失為社會貢獻出自己的能力,造福社會。順應天下行道,無妄無災,萬民擁戴。
大有卦基本上是好的,在上位者德行的顯現出天下太平的意思,做什麼事都能順暢,所以無災。依但在上位者的德行行為有了偏差就有可能產生的變數,顯示出在上位者太自滿,自傲又不能收斂,可能會有所變數,往往在行動中無法接納意見,導致原本好的事物變成不好的事物,這個需要注意。在上位者已經擁有一切,得天下萬民,一旦恃寵而驕,就容易忘記過去得來的辛苦,擁有在擁有的新呈現出來不懂的施恩,因此,大有變無有。想要順利吉祥必須依照天道行事,守中道而行,不可偏頗私欲。
舉個例子來說說。台灣人民對執政的民進黨反感不就是如此嗎?從在野時期什麼都沒有,直到執政之後卻是什麼都有的,但因為少數人的貪婪,導致台灣人民開始反感,這個少數人的貪婪就是在上位者用了德行不佳者,不懂得守天道包容異己,使得天下祥和萬事順遂之行,結果卻變了山河異動殘破之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