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痛,是身體受了重創,痛到不能再痛,連身體都承受不了。
身體的反應,是心靈的顯示器。
身體累了,會生病,它在提醒你,需要休息、需要充電。心靈累了,也會生病,它在告訴你,需要放空——文學或藝術,都是為心靈補電的方式。
每個人的詮釋與解讀都不同,
我們都可以試試看,看哪一種方式最適合為自己充電。
如果忽視身體與心靈的缺電警告,
無視過載的壓力呢?就像機器負載過重一樣,你可能會被強制休眠、當機、關機。
我們常以為,只要撐著就能過去。
那只是自以為能撐過去的錯覺。至於會發生什麼事,身體自己會告訴你——不必多說。
人不能只懂放電,也要學會充電。
電滿了,生命才有光。
枯竭,是最嚴重的情況。
這時,單靠文學或藝術都已經救不了。那該怎麼辦?
我懂那種枯竭的感覺,
因為我曾親身走過。
我曾經不管不顧,只管放電助人,
精神力幾乎枯竭,慶幸遇上貴人,救了我一命。
方法,就是靜坐。
其中有些法門,不便多說。
靜坐,能把身體與精神的壓力、混亂,
一點一點釋放。慢慢地,再還給自己一片清明。
若只是一般生活的疲憊,
最好不要讓自己陷入枯竭那一步。
唯有靜下來,生命的電流,才會再次流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