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方法需要一套完整的系統
依照國際趨勢發展和臺灣推動TISA制度以補全第三層保障的方向來看,自行投資已經不是傳統退休金藍圖,三層金字塔結構最頂端那塊小小的、似有若無、無足輕重的角色。可是,光有一句「退休金第三層保障很重要」,能改變什麼?
首先,第一層和第二層雖然屬於制度面的保障,但是不代表完全沒有風險。2018年就年金改革過一次,而且溯及既往,誰也躲不掉。第9次退撫基金精算評估報告書明白寫著2045年有基金破產的可能性,或許提前10年的2035就啟動改革作業,你(阿星)也只能被動接受下次改革的結果。
回來第三層,投資收益沒有制度面的保障,怎麼可能一句「退休金第三層保障很重要」就講完了。投資的風險更大,需要靠自己建立一套能順利運作的系統,來提高投資獲利機率,自己給自己保證。
政府推動TISA制度所投資標的主要為共同基金,基金最有名的一句話"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充分說明沒有人能保證投資必定獲利。政府更不可能像退撫、公保、勞保、勞退屬於制度面保障,掛保證一定領得到錢那般,向民眾保證TISA必定能賺錢。
投資無人能保證獲利,那怎麼辦?別緊張,根據巴菲特、查理蒙格等投資大師,和無數投資人的經驗總結,投資成功的必要條件是複利效應,俗稱滾雪球、用錢賺錢。
為退休金規劃的投資行為,我視為人生專案之一,需要運用專案管理最常見的PDCA,透過計畫、執行、檢討、改進的管理循環,持續優化投資方法,驅動複利效應,產生長期投資獲利成果。這個連結PDCA、複利效應和投資獲利的一套系統,再納入原本的退休金三層保障,組成新時代退休金藍圖的基本元素。
※新時代的退休金藍圖--樂活號自行車
接著我們把這些元素組成一個圖像,描繪出新的退休金藍圖,取代傳統三層金字塔圖像。可是要畫成什麼圖形,可以包含PDCA、複利效應、退休金三層保障和更多意涵呢?

人們對於退休生活的憧憬,包括自由自在、健康活力、探索新事物、人際連結等等,一輛簡單的自行車就能涵蓋這些退休憧憬。再整合前面講的三大基本元素,就可以描繪出新的退休金藍圖"樂活號自行車"。它有三個意義:
第一個是複利效應的運作系統
自行車的前輪是退休金三層保障創造現金流,安心退休的底氣。由內至外分別是第一層至第三層保障,第三層保障在最外層且比重最大,提供充足的現金流,在第一層和第二層保障不足時(例如可預期將來會發生的新一輪年金改革),能提供充分支援。
後輪是投資管理策略PDCA,利用管理循環手段,讓投資新手透過標準化程序,持續優化投資操作,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
車體是複利效應,也是自行車的核心。整輛自行車藉由後輪的PDCA循環,驅動車體核心的複利效應,推動前輪產生投資獲利現金流,形成一套複利效應的運作系統。
第二個是飛輪效應打造不費力的投資績效
開始騎自行車時,踩腳踏板要用較大的力氣,才能讓車輛啟動前進。等車輛開始平順前進以後,腳踩踏板不需要施加太多力氣,可以自在愜意的欣賞風景,享受微風吹過的閒適。
象徵投資初期,要花費很多心力學習,又容易跌跌撞撞、摸不著投資方向;累積足夠的投資經驗,持續優化投資方法以後,有良好的心態面對市場漲跌,不需要花費多少心力就可以穩定持續獲利,享受投資的甜美果實。
第三個意義是直觀圖像可以幫助記憶
圖像記憶是一種強大的學習方法,可以讓人記得更清晰、久久不忘,比單純文字記憶的效果強許多。而自行車是日常生活經常看見的交通工具,與退休金三層保障、複利、PDCA,一同建構成一張圖像,方便記憶。
記住這張圖,等於記住退休金規劃的重要大項目與彼此之間的關聯性,各個項目的細節就能依照平常學到的知識和自身理解推演出來,不至於把投資知識忘光光,或是不知道怎麼投資。
我們可以利用樂活號自行車的架構,把知識歸類到各個項目去。實際投資的時候,先在腦中把這張圖轉一遍,再做投資決定。經常使用的投資知識,會逐漸內化成自己的技能,形成專屬於自己的投資方法,練就一身闖蕩股海的看家本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