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年,AI這個詞幾乎轟炸了我們的所有感官。每天睜開眼,都有新的模型、新的應用冒出來。但你有沒有過這樣一種感覺?就是熱鬧是他們的,我好像什麼也沒變。覺得AI嘛,那是工程師、設計師、科學家們該操心的事,跟我一個做市場的、做行政的、做銷售的,關係好像不大。最多,也就是個新奇的「玩具」。
如果你也有這種想法,那我得給你提個醒了。因為就在我們覺得「與我無關」的時候,這個世界上最聰明、最敏銳的一群人,已經悄悄地把AI從一個「選項」,變成了一場事關存亡的「必修課」。
今天我們要聊的,就是摩根大通這家全球頂級的金融巨頭。他們最近幹了一件大事:豪擲180億美元,啟動了一項覆蓋全球30萬員工的AI培訓計畫。你沒聽錯,是所有員工,從坐頭等艙的董事總經理,到每天擠地鐵的基層分析師,一個都跑不掉。他們到底在怕什麼?或者說,他們到底看見了什麼我們沒看見的未來?
告別「工具思維」,擁抱「環境思維」
我們很多人對AI的理解,還停留在「工具」層面。就像我們當年學用Excel、PPT一樣,覺得它就是一個提升效率的軟件。但摩根大通的行動告訴我們:錯了,大錯特錯。AI根本不是一個工具,它是一個正在迅速形成的「新環境」。
這就像什麼呢?就像電力剛被發明的時候,有人覺得這就是個「高級蠟燭」,用來照明而已。但真正有遠見的人,比如愛迪生,他想的是建立一整個電網,讓電力像空氣和水一樣,滲透到工業、交通和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摩根大通要求全員學習AI,不是讓30萬人都去寫程式碼,而是要讓所有人都具備在「AI環境」下的生存能力。他們學什麼?學「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學如何跟AI精準地對話,讓它成為你的超級助理;學AI時代的決策模式,學如何利用AI提供的數據洞察,做出比對手更快、更準的判斷。
這說明,未來的競爭,不再是你會不會用某個軟體,而是你能不能適應一個充滿AI的環境。就像一個現代人,你不能說你不會上網、不會用智慧型手機吧?這已經不是技能問題,而是生存問題。
真正的差距,是「認知效率」的差距
過去我們總說,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是資訊差。誰先知道一個消息,誰就有優勢。但在今天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資訊本身已經不值錢了。那未來真正的差距是什麼?我認為,是「認知效率」的差距。
什麼叫認知效率?就是你處理資訊、分析問題、形成決策的速度和品質。
讓我給你舉個例子。過去,一個投資分析師可能要花一週時間,閱讀上百份財報和研報,才能寫出一份投資建議。但現在,一個懂得使用AI的分析師,可能只需要半天。他把所有資料餵給AI,讓AI進行初步篩選、整理和摘要,他自己則把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全部投入到最核心的策略判斷和風險評估上。
你看,同樣一週時間,後者的產出品質和數量,可能是前者的十倍、甚至百倍。這就是認知效率的碾壓。摩根大通的180億美元,買的不是幾套AI系統,它買的是整個組織認知效率的代際升級。他們在構建一條認知上的「護城河」,讓那些還在用刀耕火種方式工作的對手,連追趕的機會都沒有。
從「個人英雄主義」到「人機協同作戰」
我們這一代人,多少都有些「個人英雄主義」的情結。總覺得把一件事做到極致,就能立於不敗之地。我寫文案,就要字斟句酌,成為文案之王;我做設計,就要嘔心瀝血,成為設計大師。
但摩根大通的全員AI培訓,給我們揭示了一個殘酷的未來:單打獨鬥的時代,正在結束。未來的一切競爭,都是「人機協同」的團隊作戰。
這家公司等於是在內部發出了一個動員令:各位,從今天起,你的戰友不僅僅是你旁邊的同事,還有AI。你必須學會跟這個新戰友並肩作戰。你不需要比AI更會計算、更會記憶,你需要的是擁有AI無法取代的品質:提出好問題的能力、創造性的洞察力、複雜的同理心以及最終拍板的勇氣。
當一家擁有30萬頂級大腦的公司,都開始謙卑地向AI學習,把「人機協同」作為組織的底層作業系統時,我們任何個人,如果還抱著「我靠自己就行」的念頭,恐怕只會被時代的列車遠遠拋在身後。
說到這,你可能會覺得有點焦慮。一家公司就投入180億美元,這個數字聽起來讓人絕望,我們普通人怎麼跟得上?
其實,大可不必。頂級玩家的巨大投入,對我們來說反而是個好消息。因為它為我們指明了方向,驗證了賽道,我們不用再自己摸索和懷疑。**他們用真金白銀替我們投出了一個確定的未來:AI素養,將成為每個現代人的標配。
我們個人雖然沒有180億,但我們擁有比錢更寶貴的東西——我們的時間和我們的學習意願。我們無法像摩根大通一樣建立一個龐大的內部培訓系統,但我們可以加入一個優質的學習社群,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用最低的成本,跟上這個時代的步伐。
我一直相信,面對巨大的變革,最好的應對方式從來不是單獨焦慮,而是一起行動。這也是我們發起**「蒲公英AI知識社群」**的初衷。我們希望把所有對AI感到好奇、渴望成長的朋友聚集在一起,每天分享最新的AI資訊、最實用的AI工具、最前沿的應用案例,互相解答疑惑,共同抵禦被時代淘汰的風險。
這不是一個培訓班,這是一個共同進化的部落。在這裡,沒有專家,只有學友。
今天,我誠摯地邀請你加入我們。摩根大通的列車已經開動,我們自己的列車,也該出發了。
行動指引:
這是一個純粹的AI知識交流社群,現在加入,和我們一起,成為最早掌握AI這門新語言的人。
「蒲公英AI知識社群」!請點選以下連結加入社群!
入群密碼:96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