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再次回到方格子寫作,距離上次正式寫作已經是去年三月的事情了。這一年半以來,發生了非常多的事情,對我和我太太來說,可說是趟生命的奇幻旅程,雖然彼此也差點丟了性命。
先讓大家看看我重複買到的專輯:

Vermillion, By Kit Downes, Petter Eldh, James Maddrn, ECM Records, 2022
沒想到五年前就住進了讓人生病的社區
五年多前搬到現在這個家以後,一開始雖然碰上疫情,但我的線上課程在這裡萌芽、茁壯。我太太生活也越來越穩定,不過她連當了五年的社區委員,從社區第一屆到去年,原本還算順利,雖然社區偶有些人意見不同,但都小打小鬧,頂多社區群組說說。
直到去年春夏,住我們樓上的鄰居所生的小孩開始會跑跳了,對於噪音,我們首當其衝,每每在群組反映噪音,雖然不指名道姓,但樓上鄰居已經認為我們在針對他們。再加上社區主委在去年竟然跟時任總幹事搞不倫,只好把主委和總幹事換掉,結果社區就開始雞飛狗跳,烏煙瘴氣。原本對管委會有意見的人就開始明目張膽挑戰法律界限,除了噪音以外,像是梯廳擺放雜物等影響消防法規的行為,也開始出現了既得利益者拉幫結派來批鬥、發難的現象。
原本的主委被換掉後,原先認為就做個「看守內閣」,穩當地撐到隔年改選就不再當委員了,但是被有私心的住戶們這樣一搞,再加上我們一直被噪音侵擾,我太太開始得了憂鬱症,而我則是被診斷出躁鬱症。
憂鬱症和躁鬱症都起因於失眠,因為樓上鄰居除了小孩長大後開始沒日沒夜的吵鬧,在那之前他們的作息就很亂,常常在我們要入睡時被他們的作息聲音吵到無法入睡,導致我們連要上床睡覺都開始有恐懼感。
每天都很怕要睡覺的那一刻,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又被「咚」的聲音吵醒。最後就得到睡眠焦慮,再來就是更嚴重的身心症。然而這還不是最悲慘的。
身心症通常是癌症的肇因
去年十一月我和太太去仁愛醫院做了全身健康檢查,我太太被診斷出乳癌一期,她這時候才深深覺得不能再這樣為了別人的事情把自己身體搞壞,於是辭掉了社區委員,準備專心治療。我陪太太跑了多趟仁愛醫院,直到手術完,才轉診回桃園署立醫院,做後續的放療。
或許是幸運,我太太的癌細胞其實在切片檢查的時候就已經切除,後續的手術和放療是為了確保不會有轉移和復發的風險,後續還要吃一種叫做「泰莫西芬」的藥。
但進行手術前,在今年二月,樓上鄰居竟然先告狀,提告我在群組反映噪音觸犯「妨害名譽」,我到警察局做筆錄時,還不時安撫太太要她先專心準備幾天後的手術。樓上提告後,噪音完全沒收斂,每天小朋友下午從幼稚園回到家,就是瘋狂的密集噪音轟炸,阿嬤也管不動。甚至周休二日,父母感覺都不在家,把自己的小孩丟給阿嬤來帶,我們在家完全沒辦法得到安寧。
三月多,我太太正在進行放療,非常需要靜養,但周末樓上小孩吵翻天,我太太崩潰到只能吃鎮定劑甚至是安眠藥才能靜養,因此憤怒地說:
「受不了了,我們也來提告,反正樓上隨便就到警察局報案亂告人,告人有這麼簡單,我們也來告!」
於是我準備好多月以來的蒐證證據,一樣到鄰近派出所,控告樓上父母和阿嬤過失傷害,因為他們的不作為,使得我們得到失眠焦慮甚至是憂鬱症等身心症狀。
人生的谷底即將到來,只能守住最低限度的事物
這一告,樓上就趕緊放消息讓社區保全告訴我們,他們兩個月後就要搬走。不過這兩個月,是我有生以來最痛苦的日子。
既然要搬走,也不在乎什麼噪音了,於是吵鬧的頻率和時長都加倍。我白天在家裡工作,每天到了下午快要四點時,就開始焦慮、憂鬱,因為恐怖的噪音又要來了。而且我每天還要整理前一天剛錄好的證據,聽著影音檔的噪音整理,等於是對自己的二度傷害。
再加上我太太吃了「泰莫西芬」這種抗乳癌的藥,導致賀爾蒙混亂,憂鬱症更加嚴重,甚至還增加子宮內膜癌的風險。今年五六月,我們都以最低限度過日子,並且看誰的狀況稍微好一點,就支撐住對方。
我們聽了某個癌友大姊的話,周末早上到附近的老街溪步道散步,照照太陽;暑假的時候也找了心理諮商師,他建議我們可以游泳,對身心狀況會有很大幫助。
後來我和太太發現,「泰莫西芬」這種藥,已經讓很多服用者陷入憂鬱症,偏偏我太太已經有憂鬱症,這不是更加重她的症狀嗎?那時我太太常說:
「乳癌還沒復發,子宮內膜癌還沒出現,我可能就先自殺死了。」於是我們決定停藥,因為明明癌細胞就已經不在身體裡,如果不能讓身心更舒服,什麼癌症都可能會再出現。
停藥一陣子後,今年八月我看太太狀況稍微好些,想說我終於可以去台中散散心了。不過其實我的念頭是,找間有浴缸的飯店,就泡在裡面割腕慢慢死去好了。不要讓家裡變成凶宅,這樣太太以後要賣房子也好賣。
沒錯,我也撐不住了,大多數是躁症,但憂鬱的因子仍在,只要覺得沒什麼好再留戀的,就跟憂鬱症患者想的一樣。
沒想到,剛到台中飯店的第一晚,太太打電話來說,她想把現在的房子賣掉。原本我是反對自己先賣掉房子的,因為樓上雖然搬家,但他們其實沒把房子賣掉,然而這也成為以後繼續住在這裡的隱憂;再加上我們已經對這間房子有恐懼感,於是我爽快地說:
「好啊!賣就賣,是時候了!」
連房子都可以賣,還有什麼不能放手
沒想到這一賣房子,命運之輪就開始轉動。當然過程也有波折,不過在我們多觀察了社區居民的素質、還有附近街廓,並且過濾掉不良建商的物件,我們慢慢地找到合適的區域,最後在不錯的房仲幫忙之下,找到了國泰建設的26年中古屋。
由於買賣房子是非常重大的事,因此我們都振作了起來,全心全力在尋找適合自己的房子。中間十月初由於去年已經訂了往中歐的機票和飯店,本來是硬著頭皮踏上這段旅途,但沒想到我們在歐洲增加了許多愉快的體驗,一回到台灣,房仲就幫我們找到理想中的好房子了!
後來才醒悟,原來很多事情只要放手,宇宙會把你帶向更好的地方。如果一開始我們就知道房子品質不好、住戶素質不好,直接搬走最快。這樣也沒有後面的紛擾,還弄得身心症齊發。
至於雙方的訴訟呢?很巧地在回到台灣後都收到不起訴書,證明了這都是鬧劇,還浪費司法資源。
經過這一年多烏煙瘴氣的生活,我慢慢領悟到幾點:
1.要學有錢人的作法,不花時間在不能改變的東西上面;
2.雖然不能挑鄰居,但可以先試著打好關係;
3.房子的裝潢,帶不走的少做些,生活必需的要做好,在「住得爽」和「捨得搬家」中間找到平衡。
4.不在「與自己無關的事情」上面浪費注意力和意志力。
向那些曾被我賣掉或冷落的書籍和CD致歉
到了這幾天,心裡有越來越平靜的感覺,這時候才有心力把幾張較少聽的專輯找來聽聽。前幾天還在佳佳唱片行的官網挑選幾張專輯購買。
當我在網站上看到這張「Vermillion」時,心理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想說之前在Spotify上面有聽過,喜歡整體聲響和鋼琴的彈奏。照理來說我應該有加入媒體庫才對,怎麼卻要手動搜尋才找得到呢?
搜尋到之後聽聽看再確認一次是我要的聲響,這才放心下單購買。但過了幾天想想不對,我的習慣是買了一張專輯後就會從Spotify上面移除,這樣我才會好好地聆聽買來的CD。越想越不對勁,這才走到書櫃上翻找,沒想到我書櫃竟然已經有這張「Vermillion」!
其實不只是CD,在躁鬱症嚴重的那段時間,我賣掉了一批又一批的書,這包含十多本和京都有關的書、十多本和音樂有關的書。當時我覺得沒有什麼能對我現況有幫助了,看到很多東西都想抹去。
現在想想,或許是這間房子在當時已經暗示著我,要換到更大間的房子了,才能好好地留住這些書喔!那時候聽不到,現在聽懂了,反正書隨時還能買回來,以後好好過日子比較重要!
慢慢地我會找回寫作的手感,這段期間就允許我有一篇沒一篇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