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什麼?
宇宙是純!
什麼是純?
就是單純。
宇宙就是「單」,即「獨一」;同時也是「純」,就是「純粹」。
中國甲骨文之中並沒有「純」字,只有「屯」字。
「屯」就是「純」,顯示它的「獨一無二」。
甲骨文的「屯」字,鬧了三包。
什麼意思?
「屯」雖只有一個字,卻有三個意義:
第一、蠶絲。
第二、草木生長。
第三、春天。
代表「蠶絲」的甲骨文,字形是「屯」,卻代表「純」,即「單純」、「純粹」。
宇宙不是很複雜嗎?
對,但其核心卻很「單純」、「純粹」。
「屯」字,本來就是「純」的原字。
中國著名的古文字學家、甲骨文專家孫海波(1911年—1972年),1934年由北京哈佛燕京學社出版一本《甲骨文編》,正編和附錄收集了甲骨文4672字,其中可識的甲骨文有1006個,是「甲骨文字典」,編排整齊,有字形、有體例、有出處。
對於「屯」字,《甲骨文編》中說:「卜辭用屯為純」。
這是「于省吾」的主張。于省吾(1896年12月23日—1984年7月17日)是古文字學家,他的意思是:殷商卜辭中的「屯」,並不是「種籽」的萌芽,而是「純」字,跟絲帛有關。
這就是為什麼在甲骨文之中並沒有「純字」,只有「屯」字,「屯」所代表的卻是「純」字。
到了金文之後,才有了「純」字,其字形為「系+屯」:
1.糸:即絲,就是蠶絲或絲織品。
2.屯:未染色的純絲。
「絲+屯」結合以後就成了「純」。
這是怎樣的「蠶絲」?
這「蠶絲」屬於未染色的狀態,所以才會代表「單純」,是一種自然狀態的蠶絲。後來的篆文也有「純」字,跟金文如出一轍。
這個時候,「純」,是「從糸,屯聲」,成了形聲字。
戰國文字的「純」有許多個字:
1.從絲、屯聲。
2.從束、屯聲。
3.從市、屯聲。
古代,「糸、束、市」可以通假。
不論是什麼樣子的「純」,所有的意思都跟蠶絲有關。
《儀禮·士昏禮》:「女次純衣纁袡。」
鄭玄注:「純衣,絲衣。」
另外,屯、純又有其他意義。
《廣韻·上平聲·諄·純》中說:「純,篤也,至也,好也,文也,大也。常倫切,十三。」
《廣韻·上聲·准·准》中說:「純,緣也。又音淳。」
《廣雅·釋詁三》中的說法也一樣,說:「純,緣也」。
「純」又有「厚也、大也」的意思,指為「純正」、「純粹」。
《説文解字》中說:「純,絲也。从糸,屯聲。《論語》曰:『今也純,儉。』」。
翻譯之後,意思是:「純,是蠶絲。字形用『糸』作偏旁,用『屯』作聲旁。《論語》上說:『如今以蠶絲為料,很節儉。』」。
其實,甲骨文中的「屯」字,就是「純」的原字,也可以說是「通假」字。
「純」有三種發音:
1.純-注音為「ㄔㄨㄣˊ」;漢語拼音為「chún」,譬如「精純」。
2.純-注音為「ㄓㄨㄣˇ 」;漢語拼音為「zhǔn」,發音為「準」,如《書經·顧命》中
說:「敷重蔑席,黼純。」
「黼」注音為「ㄈㄨ ˇ 」;漢語拼音為「fǔ」。翻譯之後,意思是:「鋪設雙層繪有
黑白相間紋邊緣的竹蔑席」。
3.純-注音為「ㄊㄨㄣˊ」;漢語拼音為「tún」。如《集韻·魂韻》中說:「純,包束
也。」這時候的「純」就要唸作「豚」或「囷」。
第二:草木生長。
甲骨文之中的「屯」,除了「蠶絲」的「屯」,即「純」之外,共有三個意義,第二個意義是「草木生長」。
在甲骨文之中,「屯」字的另一個字形是「一+屮+乚」:
1.一:指的是上下之間的間隔,也就是土地。
2.屮:像一顆種子破土而出的嫩芽,也可以說是花苞與葉形,也就是人所說的「小草」。3.乚:是指下方的根系,表示種籽在扎根。
造字本義:種籽向上萌芽,向下扎根。
「一+屮+乚」綜合起來,講的是草木的初生。
甲骨文的「屯」,象徵植物發芽時呈捲曲狀,代表屈曲、艱難的伸出地面。
金文之中,葉瓣變成了小點。
篆文之中,小點變成了一橫,並向下彎曲。
隸書與楷書寫成「屯」。
《説文解字》中說:「屯,難也。象艸木之初生。屯然而難。從屮貫一。一,地也。尾曲。《易》曰:「屯,剛柔始交而難生。」
「屮」注音為「ㄔㄜˋ 」;漢語拼音為「chè」;意思是初生的草。
翻譯之後,意思是:「屯,生長艱難的樣子,字形象草木剛剛初生。屯然而艱難。字形採用『屮』作偏旁,像『屮』貫穿『一』。這裡的『一』,象徵著大地。 『屮』代表尾部彎曲。《易經》上說:『屯,剛柔始交而難生。』」
「屯」在伸展時呈現出捲曲、艱難的樣子,就是為什在草木生長的意思之外,「屯」又引申為艱難、困難的原因。
再後來,「屯」又再引申為:「捲住」、「捲在一起」、「聚集」、「聚落」、「駐守」、「村莊」⋯等,稱它們為「屯子」、「屯田」、「屯戍」,後來又有「邨子」的說法,就是「村」的意思。
第三:春天。
「屯」有三層意義,除了蠶絲、草木生長之外,第三個就是「春」,即「春天」。
在甲骨文中,「屯」就是「春」的古字;後來,「屯」字再加上「草」、「日」而成為「春」字。
甲骨文中除了「屯」字代表春天之外,甲骨文之中也另有一個「春」字。
甲骨文中「春」字的字形是「屮+屯+日」:
1.屮:其實是「艸」,就是「草」,原來春天跟「艸」有關。另外,甲骨文之中,並不都
用「屮」、「艸」字,用「木」或「林」的更多。
2.屯:就是草木的生根發芽。
3.日:就是太陽,代表溫暖、溫度,到了某個溫度,春天即來臨,草木也因此而萌芽生
長。
金文之中,「春」字的字形一如甲骨文,字形依然是「艸、屯、日」;其中也有把「日」字寫成「月」的。
篆文的字形也承襲著金文。
《說文解字》中說:「春,推也。从日艸屯,屯亦聲。」
翻譯之後,意思是:「春,是催生的意思,字形由『艸、屯、日』構成,表示草在春天生根發芽,因此,『春』是會義字,同時『屯』也是聲旁。」
隸書寫作「春」,也寫作「芚」。
甲骨文中的「春」字很多,單單古文字學家徐中舒(1898年10月15日~1991年1月9日)的《甲骨文字典》之中,「春」字就收錄了13個之多。
以上是宇宙的「單純」與「純粹」。
人心呢?
不幸的是,目前的人心很「複雜」與「雜亂」。好消息是,人心可以返古、回歸。
回到哪裡?
回歸宇宙的「單純」。
可能嗎?
可能,「單純」的是宇宙,「複雜」的是人。
宇宙的純粹-「複雜」的人可以回歸到「單純」的宇宙。
黃振輝/2025.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