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姊姊與我爬樹玩樂
黑板上老師的粉筆
還在拼命嘰嘰喳喳寫個不停
等待著下課 等待著放學
等待遊戲的童年………
這是4.5年級生的心情寫照,急忙下課回家玩耍去。
50年代在農鄉出生的小孩,玩樂花樣可多呢。抓蝴蝶、釣青蛙、打彈弓、玩彈珠,跳橡皮圈、跳房子,爬樹、玩溪水等等….不花錢又有趣。而住在兵營旁邊的我們,更多了一些另類的玩法。
爬樹鑽水溝進兵營
小時候,雜貨店門口有3、4棵比兵營紅磚圍牆還高一點的榕樹,我們兄弟姊妹常常像猴子一般,在榕樹的樹幹爬上爬下,那時候膽子可真大,也不怕摔下來,也不曾摔下來。還常常藉著榕樹攀爬過圍牆到兵營去遊蕩。
翻過圍牆,右手邊有一座舊式澡堂。印象中澡堂裡有2座用水泥做的長方形大水池,約到大人腰部。聽說阿兵哥都是圍著水槽,從水池中搖水沖澡。
弟弟在3、4年級的暑假時,結識了一位叫安心的傘兵,曾短暫住過兵營,他說他會下去水池玩水,順便撿阿兵哥用完丟棄的牙膏罐(當時是鋁製或鐵製的),可以回收賣錢。水池中還有米粒,應是阿兵哥的傑作,順便洗碗。當年的水池應該不是很乾淨。
澡堂再過去就是籃球場,哥哥、弟弟與我的同學都會進去打籃球,一直打到國中,有時還跟阿兵阿一起較勁,這是男生的玩法。
我的玩法則是鑽水溝洞去兵營。當年右側鄰居開的澡堂,對面的兵營圍牆下方剛好有一個排水管,可以容納一個小孩身體的大小。雖然排水管有髒水或乾的髒癬苔,但我依舊會鑽過來鑽過去,進出兵營,享受那種偷偷摸摸的刺激感。

我從排水管鑽進兵營(照片提供~鄰居黃先生)
丐幫搶剩菜
水溝的不遠處有2、3棟連在一起的廚房,我倒沒有印象有進去過。用餐時間,高高的煙窗會冒出裊裊白煙,以及飄出濃濃的菜餚味道。弟弟說他曾進去過.有時掌廚的阿兵哥還會倒菜給他。
小學時期,弟弟就常常跟村裡的小孩,成群結隊、浩浩蕩蕩地進去兵營裡,像丐幫一樣撿剩菜。每個人都各自從家中拿出各種鍋碗瓢盆能裝的器皿,撿廚餘變成村裡小孩的成就及樂趣。
有一次,一群小孩進到長官的房間,長官都還沒進去吃飯,大家就把菜掃光光,長官知道後,非常生氣,把這些小孩臭罵了一頓。
有時弟弟沒搶到剩菜,回家時會非常沮喪及難過。不過有潔癖的媽媽,通常會把弟弟撿回來的剩食拿來餵雞。

當年營房都是簡陋的木造屋
兵營大部分是一棟一棟簡陋的木造房子,阿兵哥看到我們通常不會驅趕。靠近大門口處有一顆紅心芭樂樹,結果纍纍,我會去摘來吃。紅心芭樂小小圓圓的,口感極佳。現在看到紅心芭樂都有很濃厚的情感,但滋味卻沒有小時候偷摘的甘甜。
而後門右側有座小山坡,我們衝上衝下,也能自得其樂。旁邊有棵大榕樹已有數十年的樹齡,兵營重新改建時,施工單位費了一些心力才請走祂。
免費看電影
住在兵營旁還有一個小福利就是可以免費看電影。營區都會不定期放電影,也會敦親睦鄰開放給村民一起觀賞。這時左鄰右舍的小朋友就呼朋引伴一起去,大家各自帶著小板凳,走過我家農田旁的小路,從後門進入營區。

幼年在兵營的照片
那時總覺得那條路有點遠,加上旁邊又有外公種的整排木麻黃,在晚上風吹樹搖,黑影幢幢,有些小害怕及刺激。不過有一群人一起走,興奮多於害怕。
放電影的位置在司令台,一堆大阿兵哥面向司令台觀賞,而我們小朋友就像貴賓一樣會坐在最前面。當時播放的都是黑白電影。哥哥說有梁山伯與祝英台、汪洋中的一條船等,雖然畫質不是很好,但每次我都看得津津有味。
小學中高年級後,我就不再進兵營玩耍。兵營就真的只是兵營.不再是我的遊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