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fe, photo by bookarchery
『我們真的都以為工作忙碌,家務纏身,所有下次再約喝咖啡,約吃飯,這種小事還有下一次,但很有可能就是彼此最後一次相見。』M小姐嘆了一口氣,她剛送走癌症過世的C學姊。
『最後一次見到學姊是在妳婚禮上,學姊穿著一身粉色洋裝,是婚禮總指揮。』那是我對C學姊最後的印象,那樣游刃有餘、氣定神閒的指揮每個步驟。
『最後她去日本看了櫻花,然後就反覆進出醫院,直到離開。』M抬頭看著陽光灑落的天空。『那妳現在感覺還好嗎?我是說C學姊離開後…』感覺自己有點詞窮,不知該不該開啟這個話題,但我還是嗑嗑巴巴地問了。
『還好,不然怎麼能約妳一起喝咖啡。走,去前面搶頭香,訂不到位,只好肉身來排隊。』
『台灣感性之一,排隊永遠有人更早卡位。』

二樓,photo by bookarchery
訂位已滿,現場排隊的候位時間還好,很快我們就被安排到二樓的位置。秋天來了,陽光顯得溫柔。
在等待上餐的時間,我們倆彷彿白頭宮女憶當年,『妳記不記得我們兩個好像有同款這花色的購物袋?這到底是什麼花?我到現在還是不知道。』入座後我們正對著兩扇窗,窗上貼滿品牌招牌花色。

樓梯上的窗,photo by bookarchery
『這品牌到底正確發音是什麼?我好像到現在也還沒搞懂。』不過似乎越來越懂何謂台灣感性,畢竟從窗外看出去,能瞧見櫛比鄰次車水馬龍中的古厝。『那是古蹟?』我指了一下古厝的方向。

從左邊窗外可看張廖家廟,photo by bookarchery
『是張廖家廟,不過可以預約參觀喔!』
『ok.』我們倆趕緊拿起手機確認行事曆上彼此都有空的時間。
"Enjoy life now, before it’s too late. Just enjoy it as much as you can. Life is tough. Stop whining on about it all the time”~ Anthony Hopkins

台灣印事,photo by bookarchery
台中歌劇院凸凸廳總有不定時展覽,此次展出的台灣印事Taiwan Impress:為那些日常的台灣文化,留下最美的時代印記。

台灣印事展,photo by bookarchery
近來由韓國社群媒體帶起的“台灣感性”,可以是招牌林立的街道、橫空出世的電線高懸、防火巷、鐵窗。復古中帶點現代高度運轉社會少有的鬆弛感。這背後的文化現象也反映出屬於韓國MZ世代(韓國發明的專有名詞,意指千禧世代及Z世代)的焦慮不安。
不單是對社會流動、對自身財務狀況,更多的是對資本主義的消極回應,如同神話裡的薛西佛斯,即便再努力、再內卷依然無力對抗體制。所以burnout,所以文明病上身,所以這AI年代,心理韌性(psychological resilience)其實如同金融韌性(financial resilience)同樣重要。
我們都得刻意練習、強化心理韌性,所以台灣印事1(好懷念媽媽十塊),印事2(台灣感性百貨),印事3(今天要拜拜)。排隊排一排,進場後,印章蓋蓋蓋,蓋滿整個屬於台灣人的台灣感性。

台灣印事1,好懷念媽媽十塊,photo by bookarchery

印事2,台灣感性百貨,photo by bookarchery

印事3,今天要拜拜,photo by bookarchery
我的不內耗練習一,去有陽光的地方,來一場台灣感性。Life is tough, just enjoy life as much as I can. And I did 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