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覺察自己與財富之間的關係
前幾天,朋友邀請我一起玩「財富沙流盤」的遊戲。包括我,一共有四個玩家。我的朋友則是那位負責派錢的「宇宙」。我們從20歲玩到60歲。事後回想,這個游戲好像反應我的真實人生,值得好好記錄下來,分享我所獲得的收穫。
在我20幾歲時,就已經知道需要被動收入,才能財富自由,不為金錢煩惱。可是,就像遊戲裡經驗的那樣。我因爲不理解自己的限制,就輕易投入那些能快速財富自由的方案,結果撞了兩次牆。第二次失敗之後,才告訴自己,還是乖乖打工就好。
不僅如此,這個游戲還讓我覺察到自己的兩個課題。
第一個課題:學習接受他人的善意
這個課題,要從我抽到一張覺察卡開始講起。它上面寫著「人脈等於錢脈」。可是,這一句話,在整個游戲過程中,一直被我忽略,沒有靜下心來品味它的含義。

覺察卡
直到有一次,我的那位扮演「宇宙」的朋友,指著這張覺察卡提醒我:「人脈等於錢脈」。再加上坐在我隔壁的玩家G已經致富了,我才猛然醒悟:「可以跟她借錢投資啊!」
玩家G對我很好。她說她給我這筆錢。雖然我收下這筆錢去投資了,但還是心心念念「這是跟她借的錢」。直到步入中年,我真的有錢了,就立刻把這筆錢還給玩家G。當時玩家G還堅持不用還,我卻還自以為是的認為,這一生能夠對別人沒有虧欠,是我們的福氣。
當遊戲結束,檢討的時候,我們才談起這件事。原來我面對的課題,是害怕帶給別人麻煩。可是另一個角度,我不接受別人的善意,其實玩家G是會很傷心的。
隔天,在現實生活,我再次面對類似的課題。一個朋友,他聽我提起小米,知道我需要,就從家裡帶了一包給我。我想起昨天的檢討,就決定接受他的這份善意。一方面覺得感動,另一方面其實有點不好意思。通過接受別人的善意,我在學習相信「我值得擁有」。

小米
第二個課題:承擔是宇宙給予的豐盛
再次回到「財富沙流盤」的遊戲,我們製造了很多笑聲。其中一個笑點,我從20歲到60歲,一直不斷遇到「生孩子」。這個笑點是我的第二個課題。
剛開始,沒有足夠經濟能力,每個月要為孩子多付3000元,我覺得很負擔。在生第二個孩子時,還想能不能領養出去?
到了近60歲,我又老來得子。當時已經比較有錢了。雖然我覺得很意外,覺得又要承擔了,可是卻沒有年輕時那麼抗拒,默默接受了這個安排。而且,我還娶到一位兒童攝影師,是很有愛心的妻子。

妻子卡
在遊戲結束,我們進行檢討時,朋友說,別人都沒像我那麼「幸運」,連續四次遇到生孩子,這應該是宇宙要給我什麼訊息。她猜測,可能因爲我不接受別人的幫忙,所以宇宙要用「生孩子」不斷給我負擔,試圖提醒我,去接受別人的善意。
爲了承擔孩子的費用,我能夠勇敢撿起每一個來到面前的機會,甚至願意嘗試跟其他玩家借錢。這份勇氣,才造就了後來的我,變成比較有錢。宇宙怕我看不懂,還特地讓我抽中「有愛心」的兒童攝影師成爲妻子。
回想當時的情境,看著「兒童攝影師」這張妻子卡,那一刻我好像突然懂了。宇宙也許是想告訴我:「被需要,是一種祝福。能夠付出愛,是一種豐盛。」
結語:真正的財富自由,也許就是信任
最後,分享我在游戲中抽到的另一張覺察卡:
「做任何事情,100%投入在當下,是你走出逆境,獲得自由的關鍵所在。 」

覺察卡
我是一個對金錢沒有安全感的人。所以在遊戲時,我一直重複數自己還剩多少錢。這個動作,讓我覺得比較安心。可是這種焦慮感,讓我關閉了自己的直覺。反觀坐我隔壁的玩家G,她很放鬆,用直覺投資,才會致富的。
我想,真正的財富自由,也許就是信任:
❤️信任自己是安全的。❤️信任自己值得被愛。❤️也信任自己有能力給予愛。
這份信任,讓我們能夠100%投入在當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