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 陳又嘉
台灣醫師長期被視為社會中最勤奮、最具專業的一群人。從努力考取醫學院、完成嚴格臨床訓練,到成立個人診所,將專業轉化為事業,過程艱辛。然而,隨著醫師進入事業穩定期,若忽略傳承與資產規劃,往往可能在退休或意外發生時,面臨稅務、繼承或股權爭議等風險。
瀛睿律師機構創辦人簡榮宗長期擔任多家醫美、牙科與眼科診所的法律顧問。他指出,醫師的傳承規劃不僅關乎診所的延續,更影響家族的和諧與信任。畢竟醫師辛苦建立的診所,不只是經濟資產,更承載著專業名譽與病患信任的象徵。
簡榮宗分享,一名執業逾三十年的眼科醫師,因準備退休卻難尋接班人,因而選擇將診所轉讓給醫療集團。過程中涉及診所資產與品牌價值的估值、設備折舊、醫師留任條件及稅務節稅等多重議題,若缺乏法律與會計雙重專業輔導,可能導致稅負偏高或合約爭議,影響交易結果。
他也提到另一案例,一位診所負責人於生前立遺囑,將財產留給長期伴侶,但未與前妻的兩名子女充分溝通,最終在其過世後引發家庭爭訟。此案例反映出缺乏遺囑與信託規劃的風險,讓醫師一生心血成為爭議焦點。
簡榮宗建議,開業醫師應及早啟動傳承規劃,並諮詢專業律師、會計師或財務顧問意見,透過診所併購轉讓、遺囑安排或信託設計等方式,確保資產與經驗順利傳承。「醫師的財富不僅是金錢,更是信任與名譽的結晶。若能提前規劃,將能讓醫療事業與家族傳承同時延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