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聯邦政府經歷長達43天停擺,創下歷史最久紀錄,在國會兩院通過短期撥款法案後總算重啟運作,然而,這段停擺風暴並未真正結束市場的不確定性,法案僅讓政府支撥運作到2026財政年度,新的撥款談判死線落在1月30日。
政府可能面臨再次停擺,短期政治風險升高,投資人將面臨政策周期更短、更不穩定,市場對未來財政支出前景依然迷霧重重,短期問題解決,長期焦慮不減,政策不確定性仍在。
白宮警告,CPI、非農、失業率等10月官方數據可能永遠不會發布,數據真空,真正衝擊市場。
CPI是Fed最重要的升降息參考;非農與失業率決定Fed對經濟熱度的判讀;統計缺失,等於Fed無法依賴經濟數據制定政策。Fed看不到通膨、看不到就業、不敢降息、也不敢大幅轉鷹、市場波動可能因此加劇。
美國數據不明,利率不確定,高本益比科技股容易先震盪,外資短線偏向調節,短期台股AI族群可能出現波動加大,套利盤增加,下游(ODM、伺服器組裝)買盤力道可能趨緩。

台股三大法人今日(11月13日)外資及陸資、投信賣超,自營商買超,合計賣超61.73億元,外資為連10賣;融資餘額來到約3,129.5億元(2025/11/12),短期內融資增幅,顯示散戶資金正加速進場,從10月底以來累增逾112億元、增幅約3.7%。
融資餘額創近期新高,顯示散戶追價情緒旺,但在法人賣超環境下,雖資金進場,但在主力撤出下,風險升高。
大盤漲太多、法人想休息+避險,資金正輪動快速補漲股,選股比選盤重要一千倍。
利率不確定使下游高本益比震盪加劇,近期資金聚焦玻纖布、CCL、PCB、載板等上游材料因供需緊俏、具漲價循環,仍為AI中期主軸,AI材料鏈韌性最強。
*高基期行情買股,不僅需考慮方向,何時該進場,切入布局,時機尤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