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政府教育部的存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美國聯邦政府教育部的網站,過去寫論文找資料很愛去,各種政策文件計畫檔案都整理得很好,也很開放,可以下載。而且是英文!! 相對來說,歐洲各國的教育部網站就沒那麼友善,英文網頁常常資料不齊全。這也是我們普遍只會一點英文造成的限制。

至於台灣的教育部網站那就是噩夢了,超討厭去教育部網站,對我這個中文母語的人,比歐洲網站還難用,什麼資料都找不到,往往後來還是google找到的。能不去盡量別去啊。


raw-image


美國聯邦的教育部網站有很多教育法案,每隔幾年總統也會發布新的教育政策,諸如 No Child Left Behind (NCLB, 沒有一個孩子落後)、Race to the Top (RTT, 衝向巔峰)等等。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教育法案,是關於基礎國民教育,已經發布執行五十幾年的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ct (ESEA)。還有特教的IDEA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等。

大家都知道美國聯邦教育部是1979才成立,相對於兩百多年的聯邦政府,實在是很晚期才成立,規模也很小,因為美國教育本來就是州政府的權責,國中小師資薪資都沒有全國統一。各州的教育甚至下放由各地教育董事會(education board)掌理。在那之前沒有教育部,美國人也過得好好的。

聯邦教育部主要任務就是那些國民教育法案,在ESEA的基礎上建立,但每次一個新的口號,也沒什麼成效,甚至勞師動眾辦理學力測驗、把整個學校教職員換掉等等,惹人爭議,而各州要不要聽聯邦教育部的命令,也未可知。

至於ESEA和IDEA 是否提供弱勢族群資源、弭平階級和種族差異、製造流動,以學理來說,很多學者認為教育成就最大因素就是家庭背景,但當然所謂民主社會還是會做一點努力,讓事情看起來公平一點,大家可以繼續接受自己在社會結構的定位。

所以,廢不廢其實真的還好。配套措施各州政府都可以做,只是川普這樣不委婉,在我看來是揭開了資本主義的面具,民主社會的公平正義,還是在自由競爭,極少數能被教育政策拯救的人才,成為統計數字之後,只能犧牲這些人,也犧牲社會可能因為他們而獲得的發展,因為績效太小了。



avatar-img
教育邊緣人阿頓的沙龍
13會員
186內容數
台大自然組轉讀課程與教學,觀察這個圈子,頓悟許多冠冕堂皇的說詞背後,其實是掌權者不想讓大家知道的簡單真相。對教師的情緒勒索,就是用最少的經費,讓民眾為下一代的未來,造一個遙遠的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校園的問題,一直都在於權責不相應。 學校就是一個沒人能主持公道的地方,這種環境根本是小霸王的溫床,這些孩子加上家庭環境的薰陶,看透學校和老師的無力,怎會不知道何時何地可以耍威風? 在此情況下,有心的校外勢力想介入校園,還不容易嗎? 幫你出頭,當你靠山,給你錢財,略施小惠,學校和老師哪能比得上?
台南市提早於2月5日開學,三月底即將辦理新生報到,一月份才緊急宣布分發入學要點的重大變革,又無理論和實務上的利基,不知預估有多少學生受惠? 是否有必要如此匆促、一意孤行? 日後若滾動式修正,豈不是經常修改辦法,徒增基層困擾。但願學生和家長都能受惠於政策,而非與時代趨勢背道而馳。
賴漢生老師自述他2024年,年金改革第六年,月領退休俸六萬二千元。 他是民國66年20歲畢業,96年50歲,服務滿30年退休。 在阿頓所認識的教師教授之中,大家都知道應該不會領到那麼多。年資40年以上有可能,年資30-40年的退休老師,大多不到五萬元。 沒有人懷疑他的數據有問題嗎?
跟別人不一樣一直是很累的事。很多優秀的人,在社會中學習忍耐、逃避、或者戴上假面,改變自已。 畢竟誰不是一直勉強自己做不想做的事... 這其實是實驗教育的核心:給孩子多元的選擇,不必硬要痛苦地將自己塞進公版的模型,成為學校量產的社畜。 但教育階段結束後,在社會中走跳,才是人生真正的挑戰。
自從四天前11/7看到財訊這篇報導,業內朋友們都嘖嘖稱奇。 幾個月前回應提問時,教育部還是聲稱雙語教學有必要,如此堅持己見的中央主管機關,如今竟然鬆口改口,調整政策方向,而且只有財訊發布,其他媒體都沒跟進,這是真的嗎? 這有可能嗎? 最大的改變是,不需要用英語教其他領域了!!
昨天朋友提到中學生的孩子不喜歡閩南語課,朋友也覺得實用最重要。 語言涉及生活方式的選擇。弱勢語言文化的振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該語言具有勞動上的優勢,否則必須是文化環境的整體提升、以及資源的倍數提供,若只依靠學校上一節本土語課,完全是浪費時間,會的本來就會,不會的還是不會。
校園的問題,一直都在於權責不相應。 學校就是一個沒人能主持公道的地方,這種環境根本是小霸王的溫床,這些孩子加上家庭環境的薰陶,看透學校和老師的無力,怎會不知道何時何地可以耍威風? 在此情況下,有心的校外勢力想介入校園,還不容易嗎? 幫你出頭,當你靠山,給你錢財,略施小惠,學校和老師哪能比得上?
台南市提早於2月5日開學,三月底即將辦理新生報到,一月份才緊急宣布分發入學要點的重大變革,又無理論和實務上的利基,不知預估有多少學生受惠? 是否有必要如此匆促、一意孤行? 日後若滾動式修正,豈不是經常修改辦法,徒增基層困擾。但願學生和家長都能受惠於政策,而非與時代趨勢背道而馳。
賴漢生老師自述他2024年,年金改革第六年,月領退休俸六萬二千元。 他是民國66年20歲畢業,96年50歲,服務滿30年退休。 在阿頓所認識的教師教授之中,大家都知道應該不會領到那麼多。年資40年以上有可能,年資30-40年的退休老師,大多不到五萬元。 沒有人懷疑他的數據有問題嗎?
跟別人不一樣一直是很累的事。很多優秀的人,在社會中學習忍耐、逃避、或者戴上假面,改變自已。 畢竟誰不是一直勉強自己做不想做的事... 這其實是實驗教育的核心:給孩子多元的選擇,不必硬要痛苦地將自己塞進公版的模型,成為學校量產的社畜。 但教育階段結束後,在社會中走跳,才是人生真正的挑戰。
自從四天前11/7看到財訊這篇報導,業內朋友們都嘖嘖稱奇。 幾個月前回應提問時,教育部還是聲稱雙語教學有必要,如此堅持己見的中央主管機關,如今竟然鬆口改口,調整政策方向,而且只有財訊發布,其他媒體都沒跟進,這是真的嗎? 這有可能嗎? 最大的改變是,不需要用英語教其他領域了!!
昨天朋友提到中學生的孩子不喜歡閩南語課,朋友也覺得實用最重要。 語言涉及生活方式的選擇。弱勢語言文化的振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該語言具有勞動上的優勢,否則必須是文化環境的整體提升、以及資源的倍數提供,若只依靠學校上一節本土語課,完全是浪費時間,會的本來就會,不會的還是不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就能get 同款 韓系質感包👜 而且獨家下殺 299元up 讓它成為你的 必備單品吧! - momo優惠折扣碼 領取超簡單❤️ 點擊右下角 會員中心 - 折價券 輸入 FLOWERMOMO 點擊歸戶 就能領取 商店優惠券 啦! - https://momo.dm/RaFNzR
最近台灣好幾個學校增設的護理系揭牌了,準備招生。 這種思維真是爛透的慣老闆。 舉一個例子教育界的例子: 國中小教育的行政大逃亡已經好幾年了。2016年教育部宣布要行政減量,結果當然是並沒有,還是很多老師不想當行政。 正常的思維,先調查行政大逃亡的現象,取得充足的數據和資訊,確定此現象存在......
Thumbnail
中國教育公平問題十分嚴重,城鄉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戶籍制度對教育機會的影響以及高考制度的區域差異都是重要因素。教育公平問題涉及經濟、社會、政策等多方面因素,需要政府重視。本文針對中國教育不公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Thumbnail
今天看到切老的貼文,心中感觸頗深,不禁回覆了一下。菁英教育如果成為未來的教育方向,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家長來說,負擔都會越來越沉重。 再回頭看目前的情況,台灣真正的問題在於階級幾乎不再流動。孔子和孟子時期就非常強調教育的重要性,並認為教育是促進階級流動的最佳辦法。因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可以給弱
Thumbnail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13)針對教育部國際招生相關專題報告,從市場調查、合作國家,到師資準備,一一檢視教育部成效。此外,更再次關心國內私校經營問題,並持續追蹤剴剴案、向兒福聯盟咎責。
第 1 條 為促進社區大學穩健發展,提升人民現代公民素養及公共事務參與能力,並協助公民社會、地方與社區永續發展,落實在地文化治理與終身學習,特制定本條例。 第 2 條 本條例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文化存則國存;文化亡則國亡   我們教出來的是那國的 在師院待了二十年,任職期間,因為擔任<教育實習>課程的關係,經常會帶學生到國小去參觀、見習、試教、實習,參觀過的班級算起來應該有六百班以上,坐在後面觀察老師們認真的教,學生用心的學,教的學的都是為國家的未來在打根基,喜悅之外又有著一份驕傲和
Thumbnail
彰化縣近年面臨裁併校問題,地方教育環境需要更多的重視。裁併校的政策施行,必須減少對學生及社區的負面影響,地方創生無法自外於教育,區域的教育品質如何確實提高,需要更多的關注與對話,確保孩子們能夠在求學歷程中,擁有完整的基本權利。
Thumbnail
已經有對SoR幾乎一無所知的補教業者, 在招生說明會時,宣稱自己的教法、教材、教案, 是「符合」SoR的:請家長放心掏出學費,交出孩子。
Thumbnail
  從近日某大學校長於某直轄市長政見辯論會之提問,認為大學的任務,是讓畢業生留在在地就業,培養符合城市發展與產業需求的人才。到建中人社班等明星高中之語文、人文社會資優班陸續停招、停辦,及政府近年大力推動資通產業、護國群山等政策。反映的是逐漸就業導向的高等教育,及經費、資源、教育「重就業、輕人
Thumbnail
文章討論了中國教育體系的變動,對中國學校未來的可信任性帶來的影響。討論了在國際上的看待,以及對於中國教育體系的質疑和未來可能出現的影響。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就能get 同款 韓系質感包👜 而且獨家下殺 299元up 讓它成為你的 必備單品吧! - momo優惠折扣碼 領取超簡單❤️ 點擊右下角 會員中心 - 折價券 輸入 FLOWERMOMO 點擊歸戶 就能領取 商店優惠券 啦! - https://momo.dm/RaFNzR
最近台灣好幾個學校增設的護理系揭牌了,準備招生。 這種思維真是爛透的慣老闆。 舉一個例子教育界的例子: 國中小教育的行政大逃亡已經好幾年了。2016年教育部宣布要行政減量,結果當然是並沒有,還是很多老師不想當行政。 正常的思維,先調查行政大逃亡的現象,取得充足的數據和資訊,確定此現象存在......
Thumbnail
中國教育公平問題十分嚴重,城鄉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戶籍制度對教育機會的影響以及高考制度的區域差異都是重要因素。教育公平問題涉及經濟、社會、政策等多方面因素,需要政府重視。本文針對中國教育不公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Thumbnail
今天看到切老的貼文,心中感觸頗深,不禁回覆了一下。菁英教育如果成為未來的教育方向,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家長來說,負擔都會越來越沉重。 再回頭看目前的情況,台灣真正的問題在於階級幾乎不再流動。孔子和孟子時期就非常強調教育的重要性,並認為教育是促進階級流動的最佳辦法。因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可以給弱
Thumbnail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13)針對教育部國際招生相關專題報告,從市場調查、合作國家,到師資準備,一一檢視教育部成效。此外,更再次關心國內私校經營問題,並持續追蹤剴剴案、向兒福聯盟咎責。
第 1 條 為促進社區大學穩健發展,提升人民現代公民素養及公共事務參與能力,並協助公民社會、地方與社區永續發展,落實在地文化治理與終身學習,特制定本條例。 第 2 條 本條例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文化存則國存;文化亡則國亡   我們教出來的是那國的 在師院待了二十年,任職期間,因為擔任<教育實習>課程的關係,經常會帶學生到國小去參觀、見習、試教、實習,參觀過的班級算起來應該有六百班以上,坐在後面觀察老師們認真的教,學生用心的學,教的學的都是為國家的未來在打根基,喜悅之外又有著一份驕傲和
Thumbnail
彰化縣近年面臨裁併校問題,地方教育環境需要更多的重視。裁併校的政策施行,必須減少對學生及社區的負面影響,地方創生無法自外於教育,區域的教育品質如何確實提高,需要更多的關注與對話,確保孩子們能夠在求學歷程中,擁有完整的基本權利。
Thumbnail
已經有對SoR幾乎一無所知的補教業者, 在招生說明會時,宣稱自己的教法、教材、教案, 是「符合」SoR的:請家長放心掏出學費,交出孩子。
Thumbnail
  從近日某大學校長於某直轄市長政見辯論會之提問,認為大學的任務,是讓畢業生留在在地就業,培養符合城市發展與產業需求的人才。到建中人社班等明星高中之語文、人文社會資優班陸續停招、停辦,及政府近年大力推動資通產業、護國群山等政策。反映的是逐漸就業導向的高等教育,及經費、資源、教育「重就業、輕人
Thumbnail
文章討論了中國教育體系的變動,對中國學校未來的可信任性帶來的影響。討論了在國際上的看待,以及對於中國教育體系的質疑和未來可能出現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