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筆記:《最高學習法-激發最大學習效率的輸入大全Input》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Before

閱讀的理由相當單純,既然看完了《最高學以致用法Output》,那就把姊妹作的《最高學習法Input》一併讀了。

相較輸出,我對輸入還是相對比較熟練,所以邊看邊想這回的讀後筆記能寫些什麼呢──索性就挑幾個自己經常實行的吧!

After

  • 打開喜好和興趣的天線:大腦會主動搜尋必要的情報

每個人感興趣的領域一定是不一樣的。我很推薦大家平時就經常審視與列出喜歡、感興趣的關鍵字。

這些關鍵字會是你無時無刻都牢記著的「目的」與「課題」。


例如,我個人感興趣的關鍵字有:「寫作」、「閱讀」、「運動類動畫」、「溝通」、「手工藝」、「子彈筆記」。

這些關鍵字可能會橫跨我的專業、近期的研究、興趣、日常習慣等等,但透過這些關鍵字,就算我今天讀到一個完~全不相關的新知識,大腦也可能自動找到可以互相關聯的部分。

有陣子我正跟工作奮鬥,為了放空隨手點開Netflix,無意間看了某部與工作題材毫不相關的電視劇,卻自然地從中找到適合我輸出的題材。

我並沒有特別為了寫作去「輸入」,但無關的事情卻會讓我從中找到適合為寫作「輸出」的情報。


  • 以輸出為前提來進行輸入

一個沒有強制要求要寫心得報告的活動,本來就容易不知道自己應該要吸收些什麼情報。

我很喜歡作者在書中的舉例:假設你今天要去美術館參觀,先告訴自己你會在參觀後和他人報告五分鐘的心得,主題是某畫家的作品。那你自然會積極尋找關於那位畫家的作品,不然之後就報告不出來了。

相反的,如果沒有這個明確輸出的目標,那就很容易讓自己只是進去美術館走一圈而已。


  • 只要一開始先決定好「今天只想得到這個收穫」,最後一定可以如願
  • 以提問為前提去聽

這兩點在演講、課程上有特別卓越的效果。不曉得大家是否經歷過,參加教育訓練或課程時,經常會在開始前或結束後填寫問卷,總會有題目詢問「為什麼來上課」、「上課後有無解答疑問」之類的。

雖然填寫問卷經常讓人感到煩悶,但「為什麼來上課」就是一個很好地釐清自己在這次課程的關鍵字是什麼。

只要一開始想好自己期望從課程中學習到什麼,課程不一定百分之百適合自己,但只要能抓期望的部分,就是十足的收穫了。

我通常會在演講或課程前先列出一個目標,在過程中立志至少寫下三個問題……不過我欠缺的是真的把這三個問題提問出來的勇氣就是了。


  • 有效率地閱讀

快速瀏覽目次(全書概略內容)、有興趣的章節(自己最想了解的部分),再回到第一頁仔細閱讀。

推薦配合《如何閱讀一本書》的指引,能夠更有效的將書讀透徹。

嗯,但。

我直到現在還是很容易直接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


  • 吸取專家傳達的正確資訊:追蹤值得信賴的專家文章就行了

這點固然重要,但我想稍微轉換一下概念:追蹤感興趣的人就行了。

值得信賴的專家雖然重要,但我很欣賞很多人會生動地分享日常,或是整理他們閱讀到的文章與新聞。這些人多半低調地活在自己的社群帳號上,但我也透過低調地追蹤他們,獲得很多資訊來源。他人的日常與幸福,對我而言也是很重要的新知。


  • 把玩樂計畫寫在行事曆上:就是把時間保留下來的意思

切記,是「今晚七點要去看電影」,所以在七點前必須結束工作;而不是「七點前有結束工作的話就去看電影」,共勉。


  • 想像自己是門簾,用放鬆的心情去傾聽對方,這種溫柔的氛圍也會以非語言訊息的方式傳達給對方。不只自己不會被對方的壓力所影響,對方也會感受到被溫柔療癒的感覺。

我是個緊張兮兮的人,深感和我說話的人經常被我感染這種壓力吧。


Todo

  • 曼陀羅計畫表
raw-image

近年這個方法應該是被大谷翔平給炒熱的XD

這個不只能夠用來檢視自己的感興趣關鍵字,在寫作發想時也相當好用,推薦給各位。

我目前最常使用的時機是在每年年初的子彈筆記上,可以幫助自己檢視今年要重視的事情。


  • 「十年後的自己會變成怎樣?」為了達成十年後夢想中的自己,以此為前提來輸入。

作者提到這點時,大概是這本書唯一一次讓我停下來思考的時候。

十年聽起來很漫長,但十年似乎真的是人類階段轉換的共用單位。

二十幾歲的我,是靠著十幾歲的經歷來撐起夢想;三十幾歲的我,是靠著二十幾歲的累積來延續生涯。但回頭想想,二十幾歲的我總在埋怨自己見識不夠,十幾歲的我總在渴望未來的自己能有所改變。

十年後夢想中的自己,靠的是十年前的自己。如果十年後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那就讓它成為關鍵字,作為輸入與輸出的重點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玠Jie的沙龍
12會員
7內容數
自我認同是編劇,社會認同是社畜。 人生組合成分約50%的「人為什麼要寫稿」以及50%的「明天的我會解決問題」。
玠Ji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1/02
前陣子才正從某處看到(大概是A編),在這個演算法莫名其妙的時代,許多歌、許多書或許又有莫名其妙被看見的機會。也許你寫的某段心得被演算法選中,而地球上某個年代的某個作品,也能被這個時代的人們看見。 這本書大抵就是這樣的過程。而我也是平凡的、看見他的其中一個人而已。
Thumbnail
2025/11/02
前陣子才正從某處看到(大概是A編),在這個演算法莫名其妙的時代,許多歌、許多書或許又有莫名其妙被看見的機會。也許你寫的某段心得被演算法選中,而地球上某個年代的某個作品,也能被這個時代的人們看見。 這本書大抵就是這樣的過程。而我也是平凡的、看見他的其中一個人而已。
Thumbnail
2025/10/12
《一百公尺。》動畫電影,說的是這一百公尺的距離能容納的一切。 《一百公尺。》原作漫畫,說的是為了這一百公尺,人們所能獻上的一切。
Thumbnail
2025/10/12
《一百公尺。》動畫電影,說的是這一百公尺的距離能容納的一切。 《一百公尺。》原作漫畫,說的是為了這一百公尺,人們所能獻上的一切。
Thumbnail
2025/03/29
按理來說,實在應該把兩本書的讀後筆記拆開來的。但是正因為讀了這兩本書,讓我決定第一步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打開方格子先寫再說。希望你們和我一起概覽筆記時能感受到我何以產生此種體悟。
2025/03/29
按理來說,實在應該把兩本書的讀後筆記拆開來的。但是正因為讀了這兩本書,讓我決定第一步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打開方格子先寫再說。希望你們和我一起概覽筆記時能感受到我何以產生此種體悟。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書名:高產出的本事 作者:劉奕酉  出版社:樂金文化   一、閱讀心得  這本書正是我一直在尋找的——能夠邏輯性、系統化的有效提升寫作結構。  重新建立「輸出習慣」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為了未來論文寫作做準備,希望能避免完全寫作產出困難、無從下手的困境。  高中時期,寫作
Thumbnail
書名:高產出的本事 作者:劉奕酉  出版社:樂金文化   一、閱讀心得  這本書正是我一直在尋找的——能夠邏輯性、系統化的有效提升寫作結構。  重新建立「輸出習慣」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為了未來論文寫作做準備,希望能避免完全寫作產出困難、無從下手的困境。  高中時期,寫作
Thumbnail
最近開始喜歡理財類的書後,就一直在學校的圖書館不斷翻閱關於理財的書籍。結果這本書的標題讓我相比於其他書的標題來說,讓我為之一亮: 《簡單致富》 看到這本書的標題後,就已「是有多簡單,通常理財致富一直都是大部分人覺得困難的事不是嗎?」 不過實際翻閱後並把這本書借回去後(我相信大部分人
Thumbnail
最近開始喜歡理財類的書後,就一直在學校的圖書館不斷翻閱關於理財的書籍。結果這本書的標題讓我相比於其他書的標題來說,讓我為之一亮: 《簡單致富》 看到這本書的標題後,就已「是有多簡單,通常理財致富一直都是大部分人覺得困難的事不是嗎?」 不過實際翻閱後並把這本書借回去後(我相信大部分人
Thumbnail
孩子的閱讀量大,但是沒有寫作閱讀心得的習慣,等於大腦只有執行「輸入」,卻沒有進行「輸出」,閱讀的效果極其有限。不過,難不成孩子每讀一本書,或每讀一篇文章,就得寫一篇洋洋灑灑的閱讀心得?這樣壓力豈不是太大了?其實,只要構思四句話,便能提煉出文章的「寓意」,同時精準表達。這四句話分別是……
Thumbnail
孩子的閱讀量大,但是沒有寫作閱讀心得的習慣,等於大腦只有執行「輸入」,卻沒有進行「輸出」,閱讀的效果極其有限。不過,難不成孩子每讀一本書,或每讀一篇文章,就得寫一篇洋洋灑灑的閱讀心得?這樣壓力豈不是太大了?其實,只要構思四句話,便能提煉出文章的「寓意」,同時精準表達。這四句話分別是……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高效閱讀並從書中提取最大價值成為許多人的挑戰。《讀懂一本書》由樊登所著,專為希望提升閱讀效率與效果的人士而作。書中介紹了選書、讀書及應用知識的實用策略,並闡述了「沈浸式學習」與「觀光式學習」的概念,幫助讀者更深入地體會所學內容。若你也在追求更好的閱讀效果,這本書絕對值得一讀。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高效閱讀並從書中提取最大價值成為許多人的挑戰。《讀懂一本書》由樊登所著,專為希望提升閱讀效率與效果的人士而作。書中介紹了選書、讀書及應用知識的實用策略,並闡述了「沈浸式學習」與「觀光式學習」的概念,幫助讀者更深入地體會所學內容。若你也在追求更好的閱讀效果,這本書絕對值得一讀。
Thumbnail
這本書用30個不同的主題,帶讀者一窺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樣態。每個主題篇幅都不長,不會有讀歷史讀到愛睏的情況;並且作者的敘事方式生動易懂、同時內容又紮實縝密,即使這些故事並不完全按照時間序排列,讀完後仍然可以在腦中勾勒出一幅當時社會的生活景象,同時作者也給予讀者理解某些歷史事件不同的角度。
Thumbnail
這本書用30個不同的主題,帶讀者一窺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樣態。每個主題篇幅都不長,不會有讀歷史讀到愛睏的情況;並且作者的敘事方式生動易懂、同時內容又紮實縝密,即使這些故事並不完全按照時間序排列,讀完後仍然可以在腦中勾勒出一幅當時社會的生活景象,同時作者也給予讀者理解某些歷史事件不同的角度。
Thumbnail
剛開始要寫作,一定會遇到「不知道要寫什麼」、「如何持續地寫」等的困擾。參考樺澤紫苑的心得分享四個關於輸出的改善問題,包括擅長輸出的方法、提升輸入效率和質量的建議、快速寫出文章的技巧,以及長期持續寫作的祕訣。
Thumbnail
剛開始要寫作,一定會遇到「不知道要寫什麼」、「如何持續地寫」等的困擾。參考樺澤紫苑的心得分享四個關於輸出的改善問題,包括擅長輸出的方法、提升輸入效率和質量的建議、快速寫出文章的技巧,以及長期持續寫作的祕訣。
Thumbnail
自我成長跟『輸出』,而非輸入量成正比。大部分人是輸入過剩,輸出不足,這是學習無成的最大原因。輸入跟輸出的時間佔比,應該是3:7。 樺澤紫苑:只有透過無止盡的輸入,累積形成多元而充滿自我風格的知性世界,才有辦法源源不絕的輸出。
Thumbnail
自我成長跟『輸出』,而非輸入量成正比。大部分人是輸入過剩,輸出不足,這是學習無成的最大原因。輸入跟輸出的時間佔比,應該是3:7。 樺澤紫苑:只有透過無止盡的輸入,累積形成多元而充滿自我風格的知性世界,才有辦法源源不絕的輸出。
Thumbnail
本文 2021 年 10 月 17 日首發於 matters。
Thumbnail
本文 2021 年 10 月 17 日首發於 matters。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