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8|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巨人的肩膀

站在巨人肩膀上可以走得更快看得更遠,可是你確定巨人願意讓你站在上面?

 

一般人尋求投資的建議時,常常會參考專業人士怎麼做,就像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節省一些力氣,也因為如此,大家會得到差不多類似的建議,因為英雄所見略同,在情勢平穩時期,績效可能也還可以接受,但投資是一項馬拉松比賽,能跑到終點才算完成比賽,許多建議方案在過程擁有良好績效,但未必能維持到終點。

 

例如過去的連動債,人民幣TRF等,都來自於專業人士的建議,過程有不錯的績效(當然也包括推薦者的業績績效),只是績效並未能維持到終點;投資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走了一段路,但在巨人跌倒前可能已經把肩膀上搭便車的人先甩了;需要你的時候,巨人把你放上肩膀上看得更遠,不需要你的時候也讓你摔得更慘。

 

這是市場的生態特性,投資人不應一廂情願的以為可以站在巨人肩膀上,因為有時候他會不願意讓你站上去,或有時候站上去之後卻成為他跌倒時的墊背。

 

平常的股市隨時有一堆數據,顯示外資或投信法人買了甚麼股票,把這些數據拿來參考也如同是要站在巨人肩膀上,同樣的未必會有預期想像的效用;雖然邏輯上參考專業人士的做法是合理的,只是專業人士的考量角度有時候和一般投資人期待的不一樣。

 

最簡單的例子是專業人士會看相對比較的績效,一般投資人的認知績效是絕對比較的績效,意思是如果指數跌了30%,專業人士的績效是跌15%,他勝過指數表現,績效是「優秀的」,但一般投資人的期待投資是為了獲利,賠了15%有甚麼優秀可言?為了相對績效或其他理由,有時候投信或其他法人進行的買進或賣出,對於一般投資人而言並不符合常理。

 

如果投資人自己沒有建立自己的邏輯與思考判斷,純粹跟著巨人的腳步,例如股市裡直接參照外資或投信的動作,意思就是投資人搭便車,吃白吃的午餐?天底下哪有這麼好的事?會成為巨人跌倒時的墊背一點都不意外。

 

不過如果做得洽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還是有很大的幫助,前提是巨人去的方向剛好與投資人的方向一致,還有就是剛好是是巨人走得穩健,沒有遭遇困難而跌倒的時候;實際上,一般投資人的問題與巨人無關,而是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就無從判斷巨人的方向是否剛好是自己要去的方向,也不知道當下的環境會不會造成巨人跌倒。

 

這裡面有兩項要素,其一是必須要了解自己要去的方向,另一是要了解是否剛好巨人的方向可以幫助自己,而非單純只是盲目搭便車;了解自己的方向意即必須建立自己的思考判斷邏輯,了解巨人的方向則是判斷各種市場資料數據,而且是依據自己的邏輯去解析資料,或是基於自己的邏輯之下而建立的資料數據內容來判斷。

 

資訊軟體可以處理龐大的資料,但這些資料未必會依照某種邏輯來整理與呈現,而是全部資料堆疊在一起,必須要自己去找出其中的關聯,一般人可能還沒整理出頭緒就被淹沒在「大數據」裡找不到出路;邏輯,資料數據,及其中的搭配連結,三項條件同時存在,才會建立更合適的解析。依據投資人邏輯而建立,適當整理與呈現的資料數據,才是可以依靠的巨人的肩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