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8|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地方的寫作需要你的支持:首屆嘉中嘉女聯合文學獎

今年2017年開春,嘉義藝文界就達成了一項了不起的里程碑,也就是嘉中嘉女首屆聯合文學獎圓滿落幕。

 

嘉義高中是我的母校,以「醫生搖籃」著稱,因為是男校,學生出路多以理工為大宗,社會人文方面對照下明顯貧弱。在2016年初的校友聚會中,聊及文壇中傑出校友,校方萌生興建「嘉中文學步道」的想法,遂整理名單,並組織籌備會。在此同時,學生們以另一種形式的方式來表徵——嘉中青年刊物社邀請嘉女青年編輯社一齊合辦「嘉中嘉女聯合文學獎」,有著17歲青年的傻勁和熱血。

 

Photo source : 嘉中青刊社

 

「嘉中嘉女聯合文學獎」共分成散文組、小說組、新詩組,限定由嘉中嘉女學生投稿;在經費短缺的情況下,由兩校校方與台灣圖書室的經費挹注下才得以順利舉辦。許多評審老師都無償參與,我則是義務參與散文組評審。

 

學生的作品成熟度頗令人讚賞,生活、親情、土地的連結頗深,明顯呈現嘉義亦鄉亦城的場域特質,不過在論述與社會議題方面稍嫌單薄。眾多評審老師的意見略同,但結果頗令人意外,嘉女學生囊括了近八成的獎項。學弟們,男兒當自強,明年再戰。

 

或許有人質疑辦一個文學獎,對文學的效益會有多大?

 

老實說,我無法回答這個問題,畢竟這是無法量化的課題。這是關於內心的質變,若不邁出第一步,就無法啟程。我們已經在路上,也無法走回頭路,期待以後推廣為「高校聯合文學獎」,甚至「文藝培訓營隊」。寫下這篇文章的同時,嘉中文學步道剛發包執行;春暖花開之際,路將鋪好,文學種子已經種下,這是嘉南平原所萌芽的稚嫩幼苗,要細心呵護才能蔚然成林。

 

興建中的嘉中文學步道。Photo source : 陳俊文

 

校園文學獎

 

文字是思想的具體表徵,文學獎最早不脫政教宣導的範疇,像是戒嚴時期中華文藝獎金(1951)、國軍文藝金像獎(1965),聯合報文學獎(1976),國家文藝獎(1975),時報文學獎(1978)等。當「全國學生文學獎」(1981)設立後,提供了青年學生一個文學競艷的場所。在當時社會上已有「國軍」、「聯合」、「時報」三大文學獎,也因此徵文類別,始涵蓋了軍中、社會及學生三個層面,文學獎的網絡才算架構完整。

 

校際文學徵文,因直接深入校園,讓中學、大學生的寫作興趣提早萌芽。每年的徵文被視為年度大事,也被認定是作家的搖籃,當今許多備受矚目的作家[1],學生時期大都得過獎。

 

校園寫作因文學獎而進步,學生本屬學習階段,不論學業、技術,大都必須等到畢業之後,經過時間累積、社會歷練,始有機會出人頭地;文學寫作,也大抵如此。文學獎開辦後,學生也能和一般寫作者並列得獎名單。當學生有了專屬的文學獎,校園寫作風氣轉變,學生之間相互鼓勵,校際之間相互競技;時間積累,校園寫作風氣與學生作品水準,將不可同日而語。

 

由左至右分別為散文組評審鄭順聰老師,新詩首獎嘉義中學呂道詠,台灣圖書室鄭書勉女士。Photo source:台灣圖書室

 

嘉義地區文學獎

 

文學獎在地化則跟政治時空轉變和地方學興起有關。1981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簡稱文建會)設立,各縣市成立文化局、地方級的縣市文學獎,也同時開始設置。1994年文建會開始推動社區營造的活動,這是地方學的發韌。嘉義地區則是因為縣市升格(1982),導致文化局土地爭議長達十餘年,連帶文化推廣無法正常運作而慢半拍,這是較可惜之處。

 

建議桃城文學獎應增列報導文學類,嘉義籍作家辦理聯誼會,應設置文學館,協助市民出版鄉土教材,帶領嘉義學研究;辦理文學營隊,出版地方學叢書,籌備在地寫手團隊。嘉義地區人才濟濟,期待回嘉,然文學風氣著實仍有進步空間。

 

[1]簡媜、吳淡如、侯文詠、王浩威、陳克華、駱以軍、張曼娟、楊翠、焦桐、許悔之、蔡素芬、李進文、黃光芹等。

 


 

封面圖片來源:Pixabay

編輯:熊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