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來回回的思考,以及與不同立場對話的可能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avatar-img
472會員
140內容數
我想知道當我跟小孩說「不想寫可以不要寫」,對他們到底會產生什麼影響?小孩會不會真的就都不寫了;還是,因為寫作這件事的權力回到自己手中,小孩反而因此可能愛上寫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廖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p>我想做而且能做的是──引導他們「直面」自己的問題,然後透過寫作來試著回答自己,就算回答不出來也沒關係。但或許最後會發現,他們本來視為問題的「寫作」,竟然可以幫忙自己面對自己的問題。</p>
<p>每天我們都會走路,從這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但是很多人在移動的時候,要不是走得很快,就是一直看手機。明明我們身邊有很多很有意思的東西,卻好像有看卻沒看到一樣。</p>
我覺得使用文字好好把事情想清楚、說清楚的能力很重要;然後,能不能讀出他人文字中的問題,這個能力也很重要。所以我想邀請大家,重新檢視「文字」與自己的關係──我們想寫卻寫不清楚是為什麼?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我把內心的東西表達清楚?這是我在大人的寫作課中,想要陪大家做的事。
<p>我想做而且能做的是──引導他們「直面」自己的問題,然後透過寫作來試著回答自己,就算回答不出來也沒關係。但或許最後會發現,他們本來視為問題的「寫作」,竟然可以幫忙自己面對自己的問題。</p>
<p>每天我們都會走路,從這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但是很多人在移動的時候,要不是走得很快,就是一直看手機。明明我們身邊有很多很有意思的東西,卻好像有看卻沒看到一樣。</p>
我覺得使用文字好好把事情想清楚、說清楚的能力很重要;然後,能不能讀出他人文字中的問題,這個能力也很重要。所以我想邀請大家,重新檢視「文字」與自己的關係──我們想寫卻寫不清楚是為什麼?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我把內心的東西表達清楚?這是我在大人的寫作課中,想要陪大家做的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復關係的正向衝突>中,作者亞曼達.瑞普立探討了衝突的根源及其複雜性。無論是家庭、社會或政治衝突,本書提供實用的方法來理解與解決衝突,讓人們在競爭中找到合作的可能性。運用作者的見解,我們可以系統性地分析衝突,釋放過度的控制慾,並重塑身份認同,最終促進個人與群體之間的和諧與進步。
Thumbnail
想不到這次的課程內容也要寫這麼多篇,一天兩個課程活動,跟著組員跑來跑去,其實到了課程後段我也覺得有點疲倦了,但看到同學們都還精神奕奕地在談判,真心佩服。在這次的課程設計中,我覺得最有價值的是用「活動體驗」來代替說理,體驗的記憶點比較深刻。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學習身心靈的過程中,逐漸明白了拒絕的重要性,以及對自己的價值。從與母親的關係中,體會到其實自己有權利做出選擇,並學會如何看見真正想要的事情。
Thumbnail
概是從小,老媽常說: 如果我死後,要記得要好好過日子。 呸呸呸 長大後,深思咀嚼, 我想那背後在說的是「留下來的人,要好好過日子。」 我跟道別的關係,是從母親身上傳承而來的。 - 7/31準備離開照顧我好一陣子的單位, 我婉拒哭哭啼啼的方式,因為若再見面, 我會
Thumbnail
【該怎麼同理】 從上禮拜小銓的事件後,我開始問自己一個問題:「該怎麼同理不同的孩子?」,因為在跟小銓對話的過程中,我知道的資訊很少,所以有蠻多事情是需要我不斷追問的,其中就包括一些嚴重的衝突事件,我怕我在問的過程,觸及到小銓不想講的事情,讓心中的傷口越烈越大。   昨天跟亮師討論後,亮師提醒我
當我好朋友當媽媽後 在我們面前都用自己的感受表達 比如說: 我們另一個朋友跟爸媽吵架 我那位好朋友都會鼓勵我們 去跟爸媽溝通 爸媽都是很愛孩子的 而我們其他人 就只能是靜默⋯⋯ 無奈的是~她現在是媽媽身份 說什麼都聽不進去 「每個人的觀點都是來自於自己生活」 ——這是主觀
當你在做生涯抉擇時,很多人會擔心是否做出了正確的決定。心理學家威廉・葛拉瑟提出了抉擇理論,認為人的潛在問題大多相似,都是與人際關係或未滿足的需求有關。對於職涯抉擇遇上瓶頸時,可以思考哪個需求未被滿足,並採取行動來解決。沒有不能解決的問題,只需要智慧心來尋找適合的解方。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面對困難抉擇時的善良和正確之間的抉擇。作者分享了她和家人的一些個人事例,並提出了一些對於教導孩子和與年長家人相處的感悟。藉由這些真實生活中的例子,希望能啟發讀者在面對日常生活中的抉擇時,選擇善良。
Thumbnail
這是「選擇」的後篇,我命名為「抉擇」。 跟以往一樣,我希望能夠把它當成獨立的章節來看。我先用Snow寫給我的信破題,並加上「選擇」的女主角咕哩,把兩個故事結合。
Thumbnail
在<復關係的正向衝突>中,作者亞曼達.瑞普立探討了衝突的根源及其複雜性。無論是家庭、社會或政治衝突,本書提供實用的方法來理解與解決衝突,讓人們在競爭中找到合作的可能性。運用作者的見解,我們可以系統性地分析衝突,釋放過度的控制慾,並重塑身份認同,最終促進個人與群體之間的和諧與進步。
Thumbnail
想不到這次的課程內容也要寫這麼多篇,一天兩個課程活動,跟著組員跑來跑去,其實到了課程後段我也覺得有點疲倦了,但看到同學們都還精神奕奕地在談判,真心佩服。在這次的課程設計中,我覺得最有價值的是用「活動體驗」來代替說理,體驗的記憶點比較深刻。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學習身心靈的過程中,逐漸明白了拒絕的重要性,以及對自己的價值。從與母親的關係中,體會到其實自己有權利做出選擇,並學會如何看見真正想要的事情。
Thumbnail
概是從小,老媽常說: 如果我死後,要記得要好好過日子。 呸呸呸 長大後,深思咀嚼, 我想那背後在說的是「留下來的人,要好好過日子。」 我跟道別的關係,是從母親身上傳承而來的。 - 7/31準備離開照顧我好一陣子的單位, 我婉拒哭哭啼啼的方式,因為若再見面, 我會
Thumbnail
【該怎麼同理】 從上禮拜小銓的事件後,我開始問自己一個問題:「該怎麼同理不同的孩子?」,因為在跟小銓對話的過程中,我知道的資訊很少,所以有蠻多事情是需要我不斷追問的,其中就包括一些嚴重的衝突事件,我怕我在問的過程,觸及到小銓不想講的事情,讓心中的傷口越烈越大。   昨天跟亮師討論後,亮師提醒我
當我好朋友當媽媽後 在我們面前都用自己的感受表達 比如說: 我們另一個朋友跟爸媽吵架 我那位好朋友都會鼓勵我們 去跟爸媽溝通 爸媽都是很愛孩子的 而我們其他人 就只能是靜默⋯⋯ 無奈的是~她現在是媽媽身份 說什麼都聽不進去 「每個人的觀點都是來自於自己生活」 ——這是主觀
當你在做生涯抉擇時,很多人會擔心是否做出了正確的決定。心理學家威廉・葛拉瑟提出了抉擇理論,認為人的潛在問題大多相似,都是與人際關係或未滿足的需求有關。對於職涯抉擇遇上瓶頸時,可以思考哪個需求未被滿足,並採取行動來解決。沒有不能解決的問題,只需要智慧心來尋找適合的解方。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面對困難抉擇時的善良和正確之間的抉擇。作者分享了她和家人的一些個人事例,並提出了一些對於教導孩子和與年長家人相處的感悟。藉由這些真實生活中的例子,希望能啟發讀者在面對日常生活中的抉擇時,選擇善良。
Thumbnail
這是「選擇」的後篇,我命名為「抉擇」。 跟以往一樣,我希望能夠把它當成獨立的章節來看。我先用Snow寫給我的信破題,並加上「選擇」的女主角咕哩,把兩個故事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