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8/05/1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現實生活中也上演:《楚門的世界》

《楚門的世界》這部電影好多年前就已經上映,可是一直到今天還常常被提起,這個片名也變成一個典故,一個專有名詞。因為影片中所探討的問題,到現在還是一天比一天嚴重。
電影原來的片名《The Truman Show》,意思是真人(或真實現場)演出的節目,劇情雖然是虛構的,但是之所以能夠引起人們廣泛的討論,原因就是劇中描述的一切是有可能發生的,甚至在今天我們生活的世界已經處在這種虛實難辨的時代。
其中之一是,楚門身邊的人都是裝扮的,透過各種生活情境與場域,不斷地在向觀眾推銷各種商品。就像我們現在已經處在商品廣告舖天蓋地包圍的時代,許多我們以為是新聞的報導,其實都是企業花錢的廣告。
其次是楚門一天24小時,走到那裏都有攝影機拍攝,這也是今天我們社會的寫照。70多年前,有一本非常著名的政治寓言小說《1984》,這是英國作家歐威爾諷剌共產極權國家所寫的書,描述某個國家走到那裏都看到電視銀幕以及攝影機,國家領導人「老大哥」的臉孔出現在所有地方指揮監督你的一舉一動。
《楚門的世界》主角金凱瑞
記得我小時候看這本小說時,以為是個諷剌小說,依據真實世界裏的科技、技術與人民意向,社會不太可能變成「老大哥到處盯著你」的情況,想不到過了二十多年,資本主義社會反而比社會主義國家早一步進入《1984》的世界(因為資本主義社會比社會主義社會有錢及科技與商品化)。除了到處都有監視器之外,我們所有的行為都被記錄著,使用任何卡片(信用卡、健保卡….…)之後,所有的消費都會被永久記錄且保留下來,只要帶著手機,我們走過的任何路徑都可以被追索出來(不一定要通話)。
在數位時代裏,科技已大大提高資訊傳播、計算、存取的能力。換句話說,全面監控的可能性幾乎已經沒有技術的障礙,同時因為不同類型的資訊分析結果,這些資料,大到政府的決策,小到各部門各團體處理事物都具有愈來愈高的參考價值,因此也嚴重地影響到個人的隱私權。
隱私權的討論,大概得先界定什麼資訊是我們可以透露出來的?在什麼條件下該透露出來?那麼資訊是我們可以嚴格由自己保有,別人無權干涉?
有時候,即便是公開的資訊,比如在公開場合被監視器拍到的畫面,在街口被人用長鏡頭相機拍下,在用餐被人用手機偷拍,或者原來分散各地的個人及活動資料,比如我們的健康檢查,從小到大的學業成績,購買過的東西、報稅的資料、參加過的旅遊、搭乘過的交通工具……這些分散的資料若是整合在一起,可以形成新的關係,這些新整合分析,也許會揭露出我們不為人知且不願為人知的一面,那麼,這算不算隱私權?
到底什麼是一般所謂的私隱權?
我想,一個人有躲在房間裏不讓人家看到他在做什麼事情的權利就是隱私權,這也包括一個人可以不讓人家知道他在想什麼或自己的資料不希望別人看到,這些也都算是隱私權。因此,偷看別人的信或者把別人不想讓人家知道的事情公開,都算是觸犯了別人的隱私權。
有隱私權,我們就可以不受別人干擾,自由地思考自由地行動,可以讓我們的想法保密。有時候我們有了一些發明或創造還沒準備好時並不想讓別人知道,而且有了隱私權,我們也可以依照自己的方式和別人交往或選擇宗教信仰。隱私權是保障每一個人是獨立個體的基本前提,同時隱私權也會要求我們必須尊重他人。
不過,太強調隱私權當然也有一些缺點,比如說可能會讓我們無法及時發現違法或違規的行為,對於個人來說,有時候和別人在一起可以剌激新的想法,學習不同的做事方法,過度強調隱私權或許會失去一些創新的機會,而且擁有太多的隱私也會帶來寂寞的感覺,在學校或團體中,也會讓別人討厭、被別人排擠。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面臨的問題,是非對錯、得經漫長討論形成社會共識最後才會形諸於法律,甚至所謂道德與倫理規範,其實也會隨著時代而有不同的發展與面貌。只是現代科技進步得太快之下,或許有許多屬於倫理層次的討論尚未沈澱,我們的社會已被科技帶著跑到很遠的地方了!
民主社會裏很多的權利與一些價值選擇,彼此之間也許有衝突,在輕重緩急之下也必須要有取捨,沒有放諸四海不變的標準答案。在不同的社會不同的情境之下,都會有不同的解決方案,因此我們要常常抱著開放的心胸去思考與討論各種社會現象。


所有圖片來源:IMDb
編輯:熊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