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月農曆過年後出了一本新書《李偉文的退休進行式》,這是至今出了三十多本書中,唯一一本把自己的名字用做書名的書了。這個書名也與三年多前,遠見集團拍的微電影所用的片名是一樣的,主要也是讓160萬個在網路上點閱過的朋友好辨識吧。 二月中出書時我們全家在歐洲旅行,三月份回台灣,出版社才開始幫我敲通告,接受廣播節目的採訪。其實我這些年來出書幾乎都不再辦新書發表會了,連專程上廣播「打書」也是意興闌珊的,主要是自己已經太忙、邀約太多,早已排定的行程,實在插不進這突然多出來的通告。 不過這本書是例外,早在去年底就預留新書出版後的空檔,因為我覺得台灣人口結構的改變,是台灣目前最迫切的危機。如何讓這一代四十歲以上的人,也就是擁有資源、受過完整教育以及有行動力的中高齡人口,正視退休的準備,把資源(也就是自己的錢與時間)放到對的地方,除了可以過個快樂自在的下半輩子之外,對自己的家人,以及整個社會與國家,都是莫大的幫助。 所以這個月只要出版社幫我聯絡到廣播節目願意採訪,我就盡量排出時間。出版社的行銷企劃也很訝異,台灣每星期出版的新書就將近一千種,而廣播節目中有介紹書的單元且有知名度的主持人其實是寥寥可數的;但幾乎每一個著名且資深的廣播主持人,只要看過書,就主動表示想採訪,因此我單單在一個月內就接受超過十場的訪問。 而且好玩的是,只要主持人已結婚,而且結婚超過二十年以上的,無一例外,都對書中有三、四篇提到伴侶關係的文章特別感興趣,尤其「老夫老妻千萬不要溝通」更是讓大家心有戚戚焉。 後面附上這本書的序,說明為什麼我對這本書談的主題有特別的使命感。 準備退休但永不止息:《李偉文的退休進行式》自序 最近這三年多,只要是很久不見的老朋友或剛遇到的新朋友,都會問我:「你們在台南要蓋的蝸居,現在進行的怎麼樣了?」這個好奇,是來自於掛在網路上的一部微電影——《李偉文的退休進行式》。 這是遠見出版集團在2014年8月的年度特刊主題「養得起未來」所搭配拍攝的影片,短短不到三年,單單網路上的點閱率已超過160萬人,除了顯示大家很關心退休這個主題之外,也期待能用正面,甚至浪漫一點的行動來準備自己的下半生。 當初之所以答應遠見集團以我為主角記錄我們這一群一起參與社團並且相約同居共老的老朋友的紀錄片,是因為高齡化社會席捲全世界。如何在來得及的時候,將自己有限的資源放到對的地方(時間與金錢是每個人最重要的資源),是我這些年非常關注的領域;因為這不僅攸關個人幸福,對家庭、甚至社會國家的影響也很大。 這個紀錄片短短的,不到十分鐘。裡面有四個主題,其中大家最有興趣的是「蝸居」,也就是老友們集資買地,自己規劃設計營建一棟自己住的老人公寓。 故事的緣起來自於我們2012年底旅行到台南,當地朋友導覽介紹時提到台南除了是富含文化與歷史的古都之外,氣候非常好,據說一年有將近三百天的好天氣,再加上豐富的小吃,適合優閒散步、富含人情味的巷弄老街文化,當下就有人起鬨我們退休後一起搬到這裡來住吧! 說起來也是緣分吧,過沒幾天,就傳來一塊巷弄裡的土地,幾位地主已高齡九十歲有意出售。素來行動派的我們,立即推派我高中最好的老同學羅綸有專程到台南看了一下,然後在電話與E-mail討論幾天之後,就有十來位朋友響應,共同買下這塊地,開始建築我們的「蝸居」夢。 人生真的很奧妙,2012年12月到台南旅行,2013年初買下土地,並且以我們近年旅行「蝸居」為名,希望像蝸牛一樣,一步一步慢慢且確實地走在自己的土地上。所以,我們將這塊地命名為「蝸居」,然後2014年遠見雜誌拍紀錄片,2017年台南市政府居然很巧的將蝸居的巷弄命名為「蝸牛巷」,除了巷口做了雅致的門坊標誌外,整個巷弄街區的地面與牆壁重新整理並裝飾許多帶有蝸牛意象的圖形或裝置藝術。 這是因為出生於台南的前輩大作家葉石濤生前曾住在這個巷弄內,並且多次在文章中提及他住的小小的房子為蝸居,並將這條小巷命名為蝸牛巷的緣故。 當我們這個屬於二十一世紀的「蝸居」買下後,就積極的討論並且設計,營建屬於這一代人的退休夢。其實週遭有很多朋友退休後想搬到山裡面或蓋一座夢想中的養老別墅,但我覺得這都太浪漫或久居都市忙碌工作後反向的一廂情願想法。退休後的居住空間其實還應該依不同年齡與身體狀況而有不同的規畫,這在本書其他文章會再仔細討論。 不過,不管哪個階段、怎麼選擇,如果能跟許多有共同生命經歷或志同道合的老朋友住在左鄰右舍,是最幸福的狀況。俗話有道是:「千金買房,萬金買鄰」、「遠親不如近鄰」,良有以也。 好朋友退休後一起住,並不一定要自己買地蓋房子。現在也有很多建商甚至政府單位積極營建各種適合年長者居住的公寓,只要大家能一起去訂購預約,也不見得要耗費心力自己找地蓋房子。 我們的「蝸居」在記錄片拍完之後不久,也就設計完成,也找了營建廠來估價。但是後來有幾個因素使得計畫暫緩,一方面是因為完全合乎法規是我們的前提,所以建築物必須蓋地下室與停車空間,若施工要避免損及鄰近房舍的安全措施將會使得建築造價非常高昂;另一方面,這群朋友退休大概也還要五到十年,房子蓋好之後若沒有真正來定居空在那裡,其實也不太好。 幾經考量,目前的計畫是,因為蝸居地處商業區,若花了相對高的建築成本只蓋公寓空在那裡實在可惜,因此希望能找到友善環境或具有文化或產業前瞻性的企業合作,也許將建築的一、二樓供商業使用,三四樓以上樓層才留做我們自己規劃。 其實「蝸居」的進展就像我們的人生,或者我們面對退休的態度一樣,必須不斷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調整。退休進行式的意思是,不管我們現在幾歲,都必須預先做準備,但是直到告別世界前,我們也不該從生活中退休,這也是這本書最想傳達的觀念。 「因為有大家,我不害怕年紀變老,甚至很期待老年的到來……」這是不久前,林國香在某次蝸行路上有感而發。國香曾經是位資深的媒體記者,也像許多其他老朋友一樣,三十年前就加入我在家裡舉辦的讀書會「民生健士會」,然後和大伙一起籌備以保護台灣自然為職志的荒野保護協會。當我們陸陸續續卸下在荒野裡的志工幹部職務後,就開始以更緩慢的腳步旅行,這也是紀錄片裡第二個主題「蝸行」。只要透過這一點心思和心意,可以讓旅行更有深度,同時也能鼓勵更多在地方上為公益而努力的朋友。 是的,的確如國香所講的,因為有大家,大伙們其實期待著退休,不怕變老。雖然年齡愈大,體力當然也會隨之下降,許多刺激與冒險的活動必須割捨,但是我覺得年紀大最大的好處是可以不必在乎別人的想法與眼光,我們也不再需要勉強自己去學不想學的東西,更不必勉強自己跟不喜歡,甚至討厭的人應酬往來,我們總算可以活得愈來愈像自己了! 影片最後一段講樹葬,樹葬是最環保的方式,也符合我們這群愛好大自然的荒野伙伴屬性。如果好朋友們都能相約,把辦喪禮的錢省下來,一起合買一塊棲地,只要把地買下來當樹葬園區,當地就不會開發,就能為後代子孫留住一塊美麗的大自然。 此外,假如好朋友們都葬在相同的地方,子孫們就自然會來這個地方追思懷念,連祭拜都可以「揪團」,孩子們也可以和他們的父母一樣,互相成為老朋友,這也才是名符其實的友誼長存。 我這本書裡的每篇文章,每個想法與做法,相信都是大家可以做得到的。雖然這些年媒體不斷想嚇大家老後破產,國家財政即將崩潰,這些觀點與數字當然也不能說錯,但是我們若因此而緊張、焦慮其實也無濟於事,反而要冷靜地思考,那麼我們現在可以做什麼? 就像這本書的第四部分講的養生也是如此,許多事情只要預先想到,提早準備,人人都可以活出個精彩充實又有意義的人生。 封面圖片來源:影片截圖 編輯:熊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