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工作的創意工作者更可憐?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篇是舊文,藉著想要開始經營SOSreader的契機,重新翻出來並且補足一些內容讓給從事文案、創意、廣告行銷、平面設計等的大家思考一下。
讀了「22K工資與40K工資的差距」一文,其中說到一些觀點,恰恰說明目前在行銷創意上勞方與資方面臨的囚犯困境:
他們關心的是要不要加班,而想做好文字工作的人,是不會去考慮這件事。因為打磨文字所下的功夫,是看不到底的——不然曹雪芹也不會「加班」十年,還寫不完一部紅樓。試問,要做好哪項工作不是如此?以要不要加班來評價一份工作好不好的人,絕不是企業需要的人才,因為他對工作的態度就是「做了」而不是「做好」。
對於創意工作者來說,這件事情詭辯的地方在於說資方判斷創意產出的標準到底是什麼?
在企業內部工作時(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領薪水」,而非自由工作者或者外包接案的情況)如果老闆的期望值是產出一個成果要花八個小時並且可以賺一萬元,那麼對只需花四個小時就可產出賺一萬元成果的員工來說,也不會因為只花四個小時就完成工作而讓剩下四個小時變成自己的,在一般的情況下是會被塞更多工作填滿剩下四個小時,進而還有可能因為多出來的工作影響本來四個小時的關鍵工作成果。
當然,四個小時的創意工作與四個小時的雜務加總起來,仍然有可能會超出八個小時的工作成果(例如四小時一萬加四小時三千),但若剩下的四個小時是更為偏向代工、可估計的成果時,在台灣很常見也很可怕的事情就會發生了:往往資方會將可量化的部分越來越拉大,終至影響該職位的關鍵工作為止。
而即便如此,創意產出如果直接關係到業績或數字那還好辦,怕的是這些工作是間接的、沒有反饋機制或者根本沒有量化量尺可言,那時候哪怕創意工作需要兩小時、四小時都一樣,時間必定會被安排去其他事務上,也就是說,如果你是一個越優秀的創意人員,你在工作時被適才適所運用的時間也就越少。
若是平面設計、廣告行銷等需要特定輔助工具的職位倒還好一點,在文字工作上,有一種極常發生卻大部份被視而不見的現象:如果你所在的部門或公司並不是廣告創意領域,你會因為你的優秀工作效率而被交付更多你並不擅長也不喜歡的工作,可能是專案管理、也可能是企劃溝通等等不一而足,美其名是發展和進步,但事實上就是不認為產出優秀的文案也屬於工作績效的一種。
說服別人文字工作為什麼是種專業,有時候比產出優秀的文案更困難。
我今天補足新內容除了我自己的經驗外,就是因為聽說了一件匪夷所思的業內秘聞,這個在這裡先略過不提,以我目前僅知的資訊讓我覺得我不了解台灣老闆的腦袋——嗯大概就像是找喬丹去賣電腦的感覺,或許等到我得到更完整的資訊並且能夠開付費機制來篩選讀者的時候再跟大家說說,
遇到這種情形,我覺得在專業的廣告公司工作或者擔任自由工作者,都比在企業中不相關但有需求的部門任職更幸福,如果有志成為專精的創意工作者,不可不慎。
認為這篇文章有價值的讀者,請按個喜歡或追蹤,以讓我未來能有機會跟大家分享更多文案工作的秘辛內容,也歡迎來《我是文案》粉絲頁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專注美學與品味的風格邏輯、生活風格與質感設計、沈浸式體驗與地方創生。只有文字,能用細節打造出,比視覺和想像力更精確的——夢寐以求樣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天見四份工之後,懷疑設計師是做什麼? 講真的,今天行程緊逼。而最大的收穫是,上下見工間距最好預留兩個小時。因為很多時候都是花在等候見工,而差點下一份工遲到。但最讓我無語的是…有些公司很好,很能分辨設計師的職責範圍。但有些公司明顯未知自己公司要請什麼人上來,就浪費了他人時間。就算我再能幹都好,從3
Thumbnail
這個問題困擾著許多文字工作者。在資訊狂轟濫炸的每一天,內容創作與文案寫作的需求與日俱增,但兩者的界線卻日漸模糊。 究竟內容創作者和文案寫手有何不同?本文將深入剖析兩者的差異,並提供實用建議,助你寫出更具影響力的作品。 「內容行銷的成功,不只取決於內容的品質,更在於文案的魅力。」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我想寫詩。 有個先生,也很懂得做人。他一工作起來就很賣命,婚後因為公司人事凍結,遇缺不補,使得他的工作越來越繁重,每天都在加班。 新婚的太太知道先生這麼努力,但心裡還是不免犯嘀咕:「真有那麼多事要做嗎?總是很晚才回家,回家到半夜都還掛在網路上開視訊會議?這樣的生活,一點品質也沒有。」 某天,先生本
我也知道書店不賺錢的,但是如果你要找人打工一定要事先講清楚是免費的還是有時薪的,我自己也錯在沒有先問清楚,覺得跟文青談錢就是俗。我一直活在工作就有時薪跟勞健保是正常的,原來之前得到的那些理所當然的福利,現在都是必須要靠自己去爭取才有的。
Thumbnail
探討業務同仁「領多少薪水,做多少事」思維,文章指出這種觀念可能忽略工作的內在價值,僅以薪水衡量。薪水是否等同於工作價值,以及這種思維對未來的影響成為討論焦點。提倡超越薪水思維,挑戰傳統觀念,注重工作的滿足感和成就。勇敢探索個人工作價值,使工作不僅是換取薪水的交易,而成為實現夢想和發揮所長的平台。
Thumbnail
為什麼決定成為自由工作者? 2010年的時候,我決定成為自由工作者在家接案,主要是因為那時的工作環境對設計師來說是不友善的。 對設計師來說在靈感還沒出現之前對老闆來說都不算產值的,因為需要一段思考期;在這段看起來沒什麼產值的時間裡,老闆就會覺得你沒有在做事。而當你一旦有了靈感之後,也不一定是在白
Thumbnail
臺灣面臨著嚴重缺工,各行各業都急著調整條件搶人才。此篇文章闡述了人們對夢幻工作的渴求,以及對於體面工作意義的反思。同時強調了每個工作者都是平衡社會運作的重要角色,無論是仰賴腦力或體力的工作都需要承擔辛苦與困難。文章最終呼籲讀者要懂得感恩,專注、講究,在自律的道路上不斷成長。
Thumbnail
打工者必須釐清打工不是打雜,而是培養職場競爭力的過程。對工作的態度決定生活質量和人生的層次,隧道視野效應理論描述視野越小,能力提升越受限。
續昨日文章,為何積極的人她居於餐飲業工作七年多是最大的敗筆,這就像我在公司所眷養的協力員工一樣,為什麼薪資只有三萬六,卻可喜於這樣薪資工作十幾年,就算高雄多個台積電缺人、缺工,也紋風不動,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已經喜於現狀,完全離不開了。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天見四份工之後,懷疑設計師是做什麼? 講真的,今天行程緊逼。而最大的收穫是,上下見工間距最好預留兩個小時。因為很多時候都是花在等候見工,而差點下一份工遲到。但最讓我無語的是…有些公司很好,很能分辨設計師的職責範圍。但有些公司明顯未知自己公司要請什麼人上來,就浪費了他人時間。就算我再能幹都好,從3
Thumbnail
這個問題困擾著許多文字工作者。在資訊狂轟濫炸的每一天,內容創作與文案寫作的需求與日俱增,但兩者的界線卻日漸模糊。 究竟內容創作者和文案寫手有何不同?本文將深入剖析兩者的差異,並提供實用建議,助你寫出更具影響力的作品。 「內容行銷的成功,不只取決於內容的品質,更在於文案的魅力。」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我想寫詩。 有個先生,也很懂得做人。他一工作起來就很賣命,婚後因為公司人事凍結,遇缺不補,使得他的工作越來越繁重,每天都在加班。 新婚的太太知道先生這麼努力,但心裡還是不免犯嘀咕:「真有那麼多事要做嗎?總是很晚才回家,回家到半夜都還掛在網路上開視訊會議?這樣的生活,一點品質也沒有。」 某天,先生本
我也知道書店不賺錢的,但是如果你要找人打工一定要事先講清楚是免費的還是有時薪的,我自己也錯在沒有先問清楚,覺得跟文青談錢就是俗。我一直活在工作就有時薪跟勞健保是正常的,原來之前得到的那些理所當然的福利,現在都是必須要靠自己去爭取才有的。
Thumbnail
探討業務同仁「領多少薪水,做多少事」思維,文章指出這種觀念可能忽略工作的內在價值,僅以薪水衡量。薪水是否等同於工作價值,以及這種思維對未來的影響成為討論焦點。提倡超越薪水思維,挑戰傳統觀念,注重工作的滿足感和成就。勇敢探索個人工作價值,使工作不僅是換取薪水的交易,而成為實現夢想和發揮所長的平台。
Thumbnail
為什麼決定成為自由工作者? 2010年的時候,我決定成為自由工作者在家接案,主要是因為那時的工作環境對設計師來說是不友善的。 對設計師來說在靈感還沒出現之前對老闆來說都不算產值的,因為需要一段思考期;在這段看起來沒什麼產值的時間裡,老闆就會覺得你沒有在做事。而當你一旦有了靈感之後,也不一定是在白
Thumbnail
臺灣面臨著嚴重缺工,各行各業都急著調整條件搶人才。此篇文章闡述了人們對夢幻工作的渴求,以及對於體面工作意義的反思。同時強調了每個工作者都是平衡社會運作的重要角色,無論是仰賴腦力或體力的工作都需要承擔辛苦與困難。文章最終呼籲讀者要懂得感恩,專注、講究,在自律的道路上不斷成長。
Thumbnail
打工者必須釐清打工不是打雜,而是培養職場競爭力的過程。對工作的態度決定生活質量和人生的層次,隧道視野效應理論描述視野越小,能力提升越受限。
續昨日文章,為何積極的人她居於餐飲業工作七年多是最大的敗筆,這就像我在公司所眷養的協力員工一樣,為什麼薪資只有三萬六,卻可喜於這樣薪資工作十幾年,就算高雄多個台積電缺人、缺工,也紋風不動,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已經喜於現狀,完全離不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