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有救嗎?(十二):精神改造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本系列慢慢步入尾聲,也進入較哲學的階段,要來探該如何重建國軍的意識形態。國軍上下現在都有「不知為何而戰」的問題,但這個問題並不是現在才有,李登輝時代就有了,因為原本國軍是為蔣家效命的,但後來總統不姓蔣了,就要「調整一下」。當時的解答是:
「為中華民國國家生存發展而戰,為中華民國百姓安全福祉而戰。」
後來這句話在陳水扁時代被改為「為台灣的國家生存發展而戰,為台灣的民主自由而戰,為台灣的百姓安全福祉而戰。」到了馬英九上台,又改了,口號變成「為中華民國生存發展而戰,為台澎金馬百姓安全福祉而戰。」這版本拿掉了「民主自由」,總是讓人感覺怪怪的。不過蔡英文也接受這個版本,那這話題就先放下。
知道這標語變化過程的軍人並不多,因為正常軍人對政戰部門搞出來的鬼話一向是「無感」,或看了就起肚爛。但不論高低階,現役軍人還是會有做這行的「目的性」問題,就是除了錢之外,是否還追求什麼其他的不可量化價值呢?
國家認同的分歧是台灣當前的現實,現役軍人有偏統的,當然也有偏獨的,如果要以國家認同來建軍,鐵定有另外一邊的人會「離心離德」。那該怎麼辦?
不妨來看一個近期引起熱議的個案。有位志願役軍官期滿退伍,退伍之後發文批評國軍已無大中國思想,他無法接受這種現狀,所以最終還是選擇退伍。
這新聞一出,統獨兩端的台灣人立刻「就定位」,一邊當然力挺,一邊是全力痛批;但我看這個案的新聞時,目光卻離不開四個字,就是這位軍官提到的「分離主義」。
分離主義,是老共那邊愛用、愛講的詞,台灣這邊的輿論不太會提到分離主義,國軍內部文本也不用,這是因為台灣沒有局部獨立的爭議,台獨主要還是正名制憲,也就是整個現有中華民國一起「砍掉重練」。
既然台灣人不會講分離主義,那為什麼這位弟兄會提到這個詞呢?顯然,這位退役軍官看了蠻多老共的東西,然後沒有意識到這是老共的東西。
這不代表他就有可能投共,只代表他的腦子已經被老共的思想浸潤了。這種狀況,政戰單位不該管一管嗎?又該如何管起?
就讓我們放下個案,先看看整體來說,國軍若有必要「抓思想」,有什麼應該注意的部分。

脈絡

前一篇的最後,提到國軍需要一套新的意識形態,讓官兵能有所依循,知道自己是在幹嘛。而現今國軍在目的層面的茫然,主要在於如果賺的錢和領的退休金都沒那麼好了(可量化價值不足),那為什麼要為國奮戰呢?
這就需要「不可量化價值」,也就是成就感、榮譽感、親情、愛情、友情來補足。在古早的過去,這不可量化價值的實現是透過對兩蔣的效忠,國軍就是為兩蔣犧牲奉獻,因此國軍就是蔣軍。這點共產黨倒是看得很透澈。
過去在老蔣時代,除了對蔣的效忠之外,當然還有「反攻大陸」、「統一中國」這種外層包裝,不然「拱衛兩蔣」這種話若太直白的講出來,也是很難看,所以還是賣弄了一下大中國概念,把大中國概念內化、等同於兩蔣。
後來兩蔣掛了,郝杯杯本來想整碗捧去,但老美和李登輝不肯,這舊戲就演不下去。老李知道國軍在失去「神主牌」之後,會有不知為何而戰的問題,也知道自己沒辦法玩個人崇拜,但至少中華民國的皮還在,所以就推出了「為何而戰?為(中華民國)國家生存發展而戰」與「為誰而戰?為(中華民國)百姓安全福祉而戰。」這組萬用Q&A。很多軍事單位的「中正堂」(也就是禮堂)到現在都還看得到這兩句話。
這對聯在當時是張安全牌,老實說,不只是統派會買帳,期盼軍隊國家化的獨派,在拿掉括號部分後,也是會買帳。這對聯也的確在某些場合中會拿掉括號內的部分。
陳水扁時代就在這個「括號內可變動」的基礎上,提出「為台灣的國家生存發展而戰,為台灣的民主自由而戰,為台灣的百姓安全福祉而戰。」也就是把括號內代入「台灣」,並且多加了「民主自由」這個價值。
這做法就引起統派不滿了,所以馬英九上台後才兩三天,政戰單位就改回來,變成「為中華民國生存發展而戰,為台澎金馬百姓安全福祉而戰。」我認為這雖然保住了一點台灣精神,但拿掉了「民主自由」的做法,就頗為低能,因為這是台灣政權的真正賣點。我想馬英九本人對此應該介入不深,這98.7%是政戰高層的馬屁作為。
蔡英文大概是為了穩定軍心,並沒有去動馬英九的內容。不過國軍體系在馬末年以來已有很大的改變,義務役退出第一線,大量長期人力進入國軍成為基層,國軍過去由外省籍或統派主導的狀況,也被快速洗淡,內部的意識形態組成相對複雜與多元。
因應這種內外在環境,傳統的洗腦式做法當然不合用,國軍需要一套在形式上更理性,在內容上更有彈性的意識形態主張。但在談具體主張之前,我要先採用否定方法,來談談設定上應該「避免」的幾種狀況。

應避免

第一,是不能落入中共安排的思想框架。
這意思是,國軍不應該採取對抗類做法,也就是不能「人家怎樣,我們就不怎樣,人家不怎樣,我們就怎樣」。他們就放他們的屁,我們就玩自己的砂。
思想戰經常陷入一種迷思,就是當事人想要嗆贏對手,在理論上辯證得比對手更高一層,但吵來吵去,都還是卡在對手設定的框架中,你就永遠無法真正玩贏他們。
所以如果對方的框架設定就對台灣不利,像是「一個中國」、「華人」、「兩岸」、「國內事務」、「島內事務」之類的概念,那我們在做任何反應或進行自身的教育時,就應該避免這些概念,連提都不提,罵也不用回,他們講東,我們就講西,他們談什麼兩岸聯合對抗外來勢力、一寸都不能分割,我們就談實質控制東沙和太平島。
當然,像那個分離主義,也不用提、不用回。不過,如果自家人突然講起老共的這些詞和概念,那就有必要去注意,因為軍人平常已經夠忙了,上網也應該都是在做輕鬆事,怎麼會突然大量接觸到這種資訊,還套用在現實情境呢?
第二類應該避免的狀況是從第一點延伸而來的,就是別再賣弄「反攻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這種傳統梗。現在國軍宣傳部門當然不會這樣搞,但有些混了二十年以上的老軍將官,偶爾還是會拿這類價值標準出來說嘴,說以前怎樣怎樣好,現在怎樣怎樣不好。
國軍如果有心進行思想改革,應該是要出個官版說帖,主動批判過去反攻大陸政宣的問題,言明搞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實質困境。但要政戰部門做到這些批判思考工作,不論是價值觀上或能力上都有一段不小的距離,所以也就不勉強了。他們只要不再賣弄傳統「中華民國自由燈塔光照大陸」的向外擴張論,只採本土防衛觀點即可。
第三個不該搞的,也是由第二個延伸出來,就是別玩弄宗教情懷。過去搞兩蔣崇拜和黨國崇拜,現在後座力和副作用頻發,光是一個去蔣化就搞得整個國家雞飛狗跳。之後呢?當然也不能這樣搞。
不只回頭路不能走,也不能把「台灣」、「台獨」這些概念當成新的崇拜對象,甚至連「民主」、「自由」也不應拿來崇拜,因為民主自由之所以可貴,是做為一種理性的選擇,而非不能挑戰的偶像。
第四個要避免的,就是不能脫離新生代的知識能力與生活經驗。軍隊基本上是由年輕人組織起來的,大多數人四十五歲前會退,因此你採用的思想教育內容就不能是老人的老梗,而是貼近年輕人的知識能力與生活經驗。
所以過去國軍怎樣,這個旅有什麼光榮軍風,都不重要,這種鬼話連老人都不想聽,別說是年輕人。你要談精神戰力,就從他們的真實人生體驗、共同回憶出發,不要扯什麼八百年前的故事,他連自己阿公的故事都不想聽了。年輕人挖掘知識能力很強,他想知道時,自己會去Google。
第五個該避免的,是論事不可忽略多元性與發展空間。軍令如山,也有執行的必要,可是軍隊的意識形態應該有一定的彈性空間,也就是不能用軍令的方式傳達,更不該隨意給出具體的標準答案。
那該怎麼傳達呢?我認為間接比喻會比直接溝通好,等待反饋會比壓迫接受好,但這只是形式面,內容面才是真正的決勝點。

應該強調的

我認為在內容面,有幾個價值概念或主張是應該讓全軍知悉的。價值觀當然可以是一種選擇,但台灣軍隊在某些面向的價值選擇空間並不大,那這些受限或應該受限的地方,就以正面表列的方式講清楚。
第一,是強調軍隊一切給養來自台灣人民。從薪水、服裝、餐食到武器,都是百姓給的,不是你生下來就應得的,不是因為你讀軍校就應得的,不是因為你走投無路被迫當兵就應得的。那也不是兩蔣給的,不是黨給的,不是國家給的,全都是百姓給的。你身為軍人,就要認知這點,並感謝百姓的付出。
在工作上,軍人忠於職務,職務延伸到國家,國家又來自於百姓。沒有百姓納稅,沒有百姓認同,國家就是個屎。很多現役國軍狂言只效忠國家,不接受百姓的民主決定(像台獨公投­),這當然在邏輯上是大錯特錯。真實存在的是活人、自然人,只有自然人認同、接受,才會有國家這種法人。
第二,是強調與盟邦的友誼互動。台美日同盟,甚至更廣義的亞太戰略同盟,都是台灣在戰略上的實質盟邦,彼此之間也有很多軍事合作,只是一般人不知道,甚至許多軍人也不知道。
不過,二戰都結束七十幾年了,還有現役軍人因為他老子或老爺子和日本人的恩怨,要求國軍要針對日本進行戰爭準備,或至少保持敵對態度,這根本就是拿公共資源來解決個人家務事,當然是大有問題。國軍不只應該拿掉反日宣傳,更應該嚴格區辨內部這種不分敵我的腦殘之見,給予批判,因為這會造成實質軍事合作時的認知混淆。
第三,是強調工作與責任的對應關係。過去國軍一直強調從軍不是工作,而是一種神聖的付出,是種「志業」,這也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和低效率。
只有重新認知到這是種職業,是個工作,每個「職員」應有什麼業務責任,什麼又會是多做的功德,那麼這工作才能對當事人產生意義,也才可能於工作中把握到專屬於其個人的不可量化價值。
講白一點,做志工有做志工的價值和道德標準,做苦工有做苦工的價值和道德標準,你當然可以同時做兩種,但做志工時要用志工的標準來檢視自我,不能混合做苦工的道德標準。國軍現在就是一堆人不清楚自己是在做什麼工,當然就會很茫然了。
第四,是應該強調從軍只是個人生階段,盡量別設定為終身工作。現在月退沒那麼爽了,因此正確的心態,就是把這看成階段工作,當自我成長或改變到某個程度,就應該往下一個階段去。
因此「軍人」就不再是一種族群劃分,就是一種可選擇的職業,人人都可能做,也多半是做一段時間就走。這樣國軍不會脫離社會,軍人也不會自外於其他的社會人(民人)。這才有辦法把國軍和全民國防理念結合,不然你的全民國防搞再久,也是騙錢的計劃而已。
以上談的,是國軍若要重建意識形態系統應該注意的大致條目,包括了應該避免與應該強化的部分,但整體來看,還是有點模糊。那這國軍的意識形態體系,或者說,國軍的「精神戰力」,到底應該重建為什麼樣貌呢?
因為篇長所限,就下回分解吧。


延伸閱讀: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K會員
234內容數
<p>各位鄉親父老大家好,我是人渣文本,我要做一個超小型媒體,你可以視它為具有網路版與紙本的一人雜誌社,所有文字內容都由我產出。新年度我推出50-60篇左右的網路版文章,以及2期紙本雜誌書。網路版渣誌將以「系列文」探究倫理學、宗教,運動與政治議題,而紙本渣誌則以一期一主題的方式整理個人的相關想法,你可以將之視為「議題專書」。因此渣誌不是新聞評論媒體,而是以深入論述為主的知識性媒體。</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渣文本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各種人渣之中,叛國者總是最能引起眾人的注視。是否存在某種判準,足以讓我們明確區分「愛國者」與「叛國者」?或是區分「愛國者」、「中立者」與「叛國者」?
從法學到運動規則,只要是規範人的具體規約、條文,通常都會見到「傷害說」與「同意說」的蹤跡,這也讓我們在討論公共事務或人與人的互動時,必須先弄清這組概念。
Q:丁守中到底有啥優缺點?丁守中有什麼為人不知的問題嗎?為什麼國民黨一直不給丁守中選,今年又給他選?國民黨有可能換丁嗎?丁守中會這樣一直選下去嗎?  A:我們前一期內參結束在丁丁,這期就來好好談一談。
〈師說〉的內容雖然看來「道貌岸然」,卻是在韓愈年輕時寫成的。年輕人畢竟是年輕人,這文章所提出的思想理論,真的夠「硬」嗎?有硬到足以成為教學理論的核心嗎?我認為狀況或許沒有「古文迷」所想得那麼樂觀。
在前面對於建軍的討論過程中,我對於陸軍的討論是少了點,這可能會讓你覺得陸軍就是要放著爛。我當然不認為陸軍都該放著爛,這不是負責任的態度;因為就算放著,他們還是會吸走大量的資源;那要怎麼修正,才能讓陸軍的成本效益提升呢?
依教育部辭典的定義,偽君子是「滿口仁義道德,實際卻是卑劣無恥的人」。我認這定義有問題。這篇就要來打破許多人對於「偽君子」概念的錯誤認知。
在各種人渣之中,叛國者總是最能引起眾人的注視。是否存在某種判準,足以讓我們明確區分「愛國者」與「叛國者」?或是區分「愛國者」、「中立者」與「叛國者」?
從法學到運動規則,只要是規範人的具體規約、條文,通常都會見到「傷害說」與「同意說」的蹤跡,這也讓我們在討論公共事務或人與人的互動時,必須先弄清這組概念。
Q:丁守中到底有啥優缺點?丁守中有什麼為人不知的問題嗎?為什麼國民黨一直不給丁守中選,今年又給他選?國民黨有可能換丁嗎?丁守中會這樣一直選下去嗎?  A:我們前一期內參結束在丁丁,這期就來好好談一談。
〈師說〉的內容雖然看來「道貌岸然」,卻是在韓愈年輕時寫成的。年輕人畢竟是年輕人,這文章所提出的思想理論,真的夠「硬」嗎?有硬到足以成為教學理論的核心嗎?我認為狀況或許沒有「古文迷」所想得那麼樂觀。
在前面對於建軍的討論過程中,我對於陸軍的討論是少了點,這可能會讓你覺得陸軍就是要放著爛。我當然不認為陸軍都該放著爛,這不是負責任的態度;因為就算放著,他們還是會吸走大量的資源;那要怎麼修正,才能讓陸軍的成本效益提升呢?
依教育部辭典的定義,偽君子是「滿口仁義道德,實際卻是卑劣無恥的人」。我認這定義有問題。這篇就要來打破許多人對於「偽君子」概念的錯誤認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到底有哪個國家的官員一直強調自己想被併吞? 台灣的官員不承認自己的國家,為什麼還可以領台灣人民的納稅錢?
國民黨立委提出「中華民國全圖」,引發憲法疆域範圍的爭議。事實上,憲法並未明確定義固有疆域,而在歷史上中華民國疆域也有所變遷,我們不禁思考:究竟是一廂情願堅持固有疆域,還是要承認事實,接受現狀,維護現有主權? 修改憲法艱難,應尊重人民意願,以開放態度和理性討論,找尋社會的共識,國家才能有嶄新未來。
中國國務院台辦發言人陳斌華20日就台灣地區領導人「5·20」講話中有關兩岸關系內容表示,當前,台海形勢復雜嚴峻,根源在於民進黨頑固堅持「台獨」分裂立場,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勾連外部勢力不斷進行謀「獨」挑釁。今天台灣地區領導人的講話,頑固堅持「台獨」立場,大肆宣揚分裂謬論,煽動兩岸
大陆國務院台辦發言人陳斌華20日就台灣地區領導人「5·20」講話中有關兩岸關係內容表示,當前,台海形勢複雜嚴峻,根源在於民進黨頑固堅持「台獨」分裂立場,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勾連外部勢力不斷進行謀「獨」挑釁。今天台灣地區領導人的講話,頑固堅持「台獨」立場,大肆宣揚分裂謬論,煽動兩岸
Thumbnail
【前言】因為陸陸續續在寫軍事國防的專欄文章,所有留有一些存稿,這篇是在幾年前寫成,但再三思考後,沒有寄出的文章,因為覺得文人國防部長的時機仍然未到。但此一時彼一時,在賴清德任命文人國防部長後,決定讓這篇文章重見天日。
從台灣近年「抗中保台」的主流民意來看,可以知道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是一種「虛假的」(模糊的)的統獨對峙現象,其中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是主要原因。「正確的認清中華民國是中國的舊政權之真相」(這就是一個中國),才能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走向「改變現狀」之目標 。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的是台灣二戰之後到邁向民主化的過程,總共分成三部份,第一部份是國共內戰到韓戰爆發這段時間的歷史,第二部份是蔣介石政權,第三部份是蔣經國繼位以後台灣的政治變化。第一部份我最不熟悉,然而這段時期的國際形勢非常暗潮洶湧,台灣的命運也因此經歷了好幾回的變化。 韓戰改變了台灣的命運 1949
「維持中國的非法政權中華民國統治台灣的現狀(維持現狀)」,北京政權即可依「政府繼承原則」,繼承、併吞台灣,所以台灣人民才需要建立屬於台灣人的國家。
Thumbnail
聊天GPT ·機器人 台灣民進黨歷來主張台灣獨立,或至少維持事實上的獨立。 民進黨支持獨立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一些共同因素包括: 民族認同:​​民進黨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台灣已經形成了獨特的民族認同,擁有自己的文化、歷史和民主價值。 他們認為台灣應該被承認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以體現其獨特的特徵。
一言蔽之,蔣介石是「戰後台灣」、蔣經國是「現代台灣」或(轉型台灣) 1950年起的「中華民國」(GRC),其根本問題:缺乏國際法人條件的「國家」。那是源於「軍事佔領」與「政權流亡」的雙重糾葛。 作為國際法人,國家state的四項資格:恆常人口、固定疆域、政府/統治、與他國交往的能力。
Thumbnail
到底有哪個國家的官員一直強調自己想被併吞? 台灣的官員不承認自己的國家,為什麼還可以領台灣人民的納稅錢?
國民黨立委提出「中華民國全圖」,引發憲法疆域範圍的爭議。事實上,憲法並未明確定義固有疆域,而在歷史上中華民國疆域也有所變遷,我們不禁思考:究竟是一廂情願堅持固有疆域,還是要承認事實,接受現狀,維護現有主權? 修改憲法艱難,應尊重人民意願,以開放態度和理性討論,找尋社會的共識,國家才能有嶄新未來。
中國國務院台辦發言人陳斌華20日就台灣地區領導人「5·20」講話中有關兩岸關系內容表示,當前,台海形勢復雜嚴峻,根源在於民進黨頑固堅持「台獨」分裂立場,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勾連外部勢力不斷進行謀「獨」挑釁。今天台灣地區領導人的講話,頑固堅持「台獨」立場,大肆宣揚分裂謬論,煽動兩岸
大陆國務院台辦發言人陳斌華20日就台灣地區領導人「5·20」講話中有關兩岸關係內容表示,當前,台海形勢複雜嚴峻,根源在於民進黨頑固堅持「台獨」分裂立場,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勾連外部勢力不斷進行謀「獨」挑釁。今天台灣地區領導人的講話,頑固堅持「台獨」立場,大肆宣揚分裂謬論,煽動兩岸
Thumbnail
【前言】因為陸陸續續在寫軍事國防的專欄文章,所有留有一些存稿,這篇是在幾年前寫成,但再三思考後,沒有寄出的文章,因為覺得文人國防部長的時機仍然未到。但此一時彼一時,在賴清德任命文人國防部長後,決定讓這篇文章重見天日。
從台灣近年「抗中保台」的主流民意來看,可以知道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是一種「虛假的」(模糊的)的統獨對峙現象,其中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是主要原因。「正確的認清中華民國是中國的舊政權之真相」(這就是一個中國),才能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走向「改變現狀」之目標 。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的是台灣二戰之後到邁向民主化的過程,總共分成三部份,第一部份是國共內戰到韓戰爆發這段時間的歷史,第二部份是蔣介石政權,第三部份是蔣經國繼位以後台灣的政治變化。第一部份我最不熟悉,然而這段時期的國際形勢非常暗潮洶湧,台灣的命運也因此經歷了好幾回的變化。 韓戰改變了台灣的命運 1949
「維持中國的非法政權中華民國統治台灣的現狀(維持現狀)」,北京政權即可依「政府繼承原則」,繼承、併吞台灣,所以台灣人民才需要建立屬於台灣人的國家。
Thumbnail
聊天GPT ·機器人 台灣民進黨歷來主張台灣獨立,或至少維持事實上的獨立。 民進黨支持獨立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一些共同因素包括: 民族認同:​​民進黨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台灣已經形成了獨特的民族認同,擁有自己的文化、歷史和民主價值。 他們認為台灣應該被承認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以體現其獨特的特徵。
一言蔽之,蔣介石是「戰後台灣」、蔣經國是「現代台灣」或(轉型台灣) 1950年起的「中華民國」(GRC),其根本問題:缺乏國際法人條件的「國家」。那是源於「軍事佔領」與「政權流亡」的雙重糾葛。 作為國際法人,國家state的四項資格:恆常人口、固定疆域、政府/統治、與他國交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