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小眾無法接受大眾行為、大眾不了解小眾思維」?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感謝《ViewFinder》提供官方視覺照使用。
小眾並非特立獨行、標新立異、自感良好,而是了解自己的喜好與立場,並且長年在固定領域當細微觀察者或是親身投入許久。通常小眾族群的特質習慣思考、勇於挑戰、願意花時間經營,並樂意推廣認同的理念。
有時感到些許的寂寞,但遇到同好難得可貴時會非常珍惜,並且在雙方之間能夠碰撞與交流出新的火花與創造。

小眾注重細節、品質、思想,你也這樣認為?

當一個小眾的「創作者」(或是創業者),不會刻意迎合誰的口味,在商業操作層面放在後端,專心做好內容品質與整體質感為最先考量,不想「省」而是求「精」,作品的成本往往高於實際的銷售該有的收入,因為光是時間的付出就是一個超時工了。
而身為小眾支持者通常注重「質」大於「量」,喜歡也擅於探索於獨立品牌、關注社會議題、有特定領域的專業性與研究,在「食、衣、住、行、育、樂」都有專屬自己讚賞支持的對象(或者品牌),正確來說有著自己一套生活哲學與品味。

而你所認知的大眾市場,也是這樣的狀態嗎?

對於低成本與講求CP值通常極對「大眾市場」的胃口,以至於出現大量製造但品質參差不齊的快速複製品,因為他們在乎現有的付出能夠獲得更多的回報,不求真材實料而是吃飽嗑滿、不懂得一分錢一分貨,並非說這類的人就是錯的,而是他們「太害怕吃虧」。
有些人討伐甚至不屑大眾市場,認為他們沒有美感、沒有思想、沒有社會公共意識,講直白一點就是認為大眾是「較顧自己利益」以及「一窩蜂性」的多數人。

社會的分眾現象狀態

大眾帶來的社會影響力,通常在「經濟」、「行銷」層面較為顯現,像是近期的夾娃娃機開店潮、老虎堂飲料店廣告不實卻仍排隊現象、衛生紙囤貨之亂、知名景點的打卡拍照熱潮等,都顯示出「腦波弱」的症狀,但小眾者不會被風向帶走,而是會思考這層面背後的價值是否該投入或者該細究延伸。
舉一例子「大眾人關心喝珍珠奶茶怎麼可以沒有吸管,但小眾人關心環保議題。」這就是大眾人有私我的傾象,而非顧及全面的同理心。
會造成這樣的差異,多數人沒有長年在特定領域投入心力與研究,對於社會議題(動保、環境、老年、教育等)較漠不關心,日常中的生活範圍狹窄,沒有社交圈、沒有良好的休閒興趣、在多餘的時間裡通常不知要做什麼;消磨時間通常看電視、網路視頻、直播等非知識型的節目,只想輕鬆歡笑而非有意識的自我成長與吸收。
要一時之間讓大眾人去理解小眾多年累積的研究,與在意的品質呈現,有可能嗎?

從美學教育開始慢慢影響擴散

有些人會想著「教育大眾」,無論在思想、價值觀、社會責任、公共意識等,但這是很難一時之間去傳遞與影響。
但近年從「美學」提升來說,這是一個很辛苦的推動,從日常生活最容易看到的視覺設計,由公部門、政府主導的狀態,因為以「投標接案」導致真正的專業人士無法親身參與。
但近年開始美學翻轉,從2017年的世大運、近年幾屆的金曲獎、金馬獎等,許多的視覺設計交由專業團隊操作質感提升,讓美感教育不分群眾的傳遞感染;而2018年的金曲獎,設計團隊邀請許多台灣的插畫創作者,為視覺與議題作出讓人為之振奮的呈現,在群眾之間的討論度也提高許多。


做好群眾設定-累積小眾也能成為好的群體

無論推動任何事情,都需要確認「目標對象」以及內容顯現的調整,事實上很少能直接性「全民接受」。並且給予所謂大眾人多一點耐心與時間,慢慢淺移默化傳遞所給予的理念,這是需要長期培養醞釀的。

結語

因為身處在群體卻分眾的社會裡,「小眾無法接受大眾行為、大眾不了解小眾思維」,這樣的隔閡就會無法凝聚力量。
對我來說,無論小眾或大眾,最重要的「美」、「善」、「公義」要是能在生活日常中付出與循環,在這失衡的社會,或許多少帶來一些安慰與轉變。
附註:感謝《ViewFinder》提供官方視覺照使用。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0會員
64內容數
分享:人際關係與心理、電影藝文、設計創作、一些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ji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許多人已經不是找無對象的問題,而是沒有錢所以也不敢想⋯⋯你單身的其中原因也是這樣嗎?這次來探討現代「赤貧戀愛」現象!
常有人問我,什麼才算是「好朋友」?好的定義其實因人而異,也許能滿足於個人某部分缺乏的彌補,或是時常給予安慰陪伴⋯⋯會花時間在彼此身上的,通常都達到願意付出的狀態,以下列出的六種好朋友特質,是否也是你好友的類型,或者是目前沒有的呢?
以前從沒想過友情是會分類型的,但隨著交友圈擴大以及在人生中緣分的來來去去,越是發覺會留下來一起陪伴成長的,都具備一些共同的特性;而友情的分類只是幫助檢視你的生活與價值觀落在何處,因為想花時間相處的,也代表自己的心態在哪裡。
也許你已經玩交友軟體一陣子的人,或者對這有興趣也考慮會使用的心態,這篇想以提醒的角度告訴大家,使用交友軟體可能會產生的副作用⋯⋯
無論現實生活或者在虛擬的交友軟體上,不時會有人問我「為什麼交不到朋友?」我都會反問一句「你為什麼想交朋友?」
別再為了現在還單身這個問題所困擾,單身已不再是負面一詞,並非與孤獨、寂寞、沒人要⋯⋯關鍵字連上等號。 當別人對你說:「蛤!你現在單身」時,可以回說:「所以咧?」藉此聽對方的價值觀,是否圍繞在家庭觀念⋯⋯
許多人已經不是找無對象的問題,而是沒有錢所以也不敢想⋯⋯你單身的其中原因也是這樣嗎?這次來探討現代「赤貧戀愛」現象!
常有人問我,什麼才算是「好朋友」?好的定義其實因人而異,也許能滿足於個人某部分缺乏的彌補,或是時常給予安慰陪伴⋯⋯會花時間在彼此身上的,通常都達到願意付出的狀態,以下列出的六種好朋友特質,是否也是你好友的類型,或者是目前沒有的呢?
以前從沒想過友情是會分類型的,但隨著交友圈擴大以及在人生中緣分的來來去去,越是發覺會留下來一起陪伴成長的,都具備一些共同的特性;而友情的分類只是幫助檢視你的生活與價值觀落在何處,因為想花時間相處的,也代表自己的心態在哪裡。
也許你已經玩交友軟體一陣子的人,或者對這有興趣也考慮會使用的心態,這篇想以提醒的角度告訴大家,使用交友軟體可能會產生的副作用⋯⋯
無論現實生活或者在虛擬的交友軟體上,不時會有人問我「為什麼交不到朋友?」我都會反問一句「你為什麼想交朋友?」
別再為了現在還單身這個問題所困擾,單身已不再是負面一詞,並非與孤獨、寂寞、沒人要⋯⋯關鍵字連上等號。 當別人對你說:「蛤!你現在單身」時,可以回說:「所以咧?」藉此聽對方的價值觀,是否圍繞在家庭觀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世上本來就沒有單一普世的絕對標準,反而有著一堆是非對錯的爭論,甚至到最終都沒有標準答案;但在這些思辨與實踐的過程中,更多元的空間也因此被打開,更多的人就可能因此受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智模式,為我們做出資訊的決定、行動,沒有絕對的好跟壞,都是依據個人經驗與狀況長出..... 」我們的社會是個集體意
Thumbnail
人總是盲目追求大眾認可的價值觀,比如書要念得好、錢要賺得多、房子要住高大上、男人要會賺錢要懂貼心、女人要會操持家務、女孩身材要纖細,男孩要瘦高帶一點精壯等等。 其實沒有一個價值觀可以完整套用一個人的人生,就算是普羅大眾認可的價值觀對我們來說也有可能左支右絀,極不合適。現代人過得這樣揪心、不由自
Thumbnail
在商業裡,面對不同的受眾人,必須思考如何讓產品達到不同的人群,更需要考慮市場競爭、符合法規等課題。
Thumbnail
這次閱讀所得總結如下: 1. 書籍中若有能顛覆固有想法的”驚奇元素”,較易爭相傳誦,成為暢銷書。 2. 當一個個的人因為某些緣故心理形成某種一致性,就被稱為「群眾」,會表現出低智商、高自信、情緒化的特徵。 3. 陪審團由怎樣的人組成對最終判決影響不大,「群眾」容易被情緒煽動。
我很喜歡現在的電子科技業,並不是羨慕他們的高薪,而是除了後勤跟人事以外,這是個一定要看專業能力才能決定位置的行業。基本上平庸無能的人,是出不了頭。 而傳統產業呢?只要能熬夠狗,就可以爬到一個位置,所以常見到小人得志的嘴臉! 我是最受不了這種狀況的人,在我眼中,傳統產業並不是夕陽產業,而是這樣的文
Thumbnail
人們相信的東西真是令人難以置信。畢竟,抽象就是這樣過生活的。它生活著,它是人類的方式。抽象的聲音淹沒了我們,使我們相信與真理無關的各種東西。哦,瞭解你在設計中的權勢是如此美好。這是你唯一的機會。因為你的權勢將在遠處嗅到一個想法。因為對一個人來說,最不健康的事情就是在不知道有地方可去的情況下離開流動。
Thumbnail
副標題:中間市場陷落,小眾消費崛起 翻開書的最後頁,是2014年出版的,距今已有10年。以現在來看,這樣的書名一點都沒錯,而我也是被這樣的書名給吸引的 光是書名,就很明顯告知所謂的「小眾」,力量一點也不小,反而是走得長久的原因 是誰為了「利益」開拓(複製)商品,希望能收獲更多的
Thumbnail
《鎖定小眾:市場越窄,獲利越大》一書提出了小眾市場的優勢和風險,並提供了選擇踏入小眾市場的人應該做的準備和策略。作者深入探討瞭如何成為小眾專家、累積人脈利息以及提升效率等方面,同時指出了切入特定市場所需的時間投入、成本和大環境的風險。具體案例和實際建議使本書成為一本值得一讀的小眾市場指南。
Thumbnail
今天來談談想分享很久的主題,如何從小事判斷一個人的人品。 在這個充滿人設的年代,每個人都可以(很會)營造出想帶給別人的形象, 但我覺得生活中一些小細節是裝不了的,因為那是習慣。 所以我很喜歡觀察人一些不經意的小動作,比方說在健身房裡用完器材會拿酒精消毒完 再走,或是會幫忙扶門讓後
Thumbnail
「世上本來就沒有單一普世的絕對標準,反而有著一堆是非對錯的爭論,甚至到最終都沒有標準答案;但在這些思辨與實踐的過程中,更多元的空間也因此被打開,更多的人就可能因此受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智模式,為我們做出資訊的決定、行動,沒有絕對的好跟壞,都是依據個人經驗與狀況長出..... 」我們的社會是個集體意
Thumbnail
人總是盲目追求大眾認可的價值觀,比如書要念得好、錢要賺得多、房子要住高大上、男人要會賺錢要懂貼心、女人要會操持家務、女孩身材要纖細,男孩要瘦高帶一點精壯等等。 其實沒有一個價值觀可以完整套用一個人的人生,就算是普羅大眾認可的價值觀對我們來說也有可能左支右絀,極不合適。現代人過得這樣揪心、不由自
Thumbnail
在商業裡,面對不同的受眾人,必須思考如何讓產品達到不同的人群,更需要考慮市場競爭、符合法規等課題。
Thumbnail
這次閱讀所得總結如下: 1. 書籍中若有能顛覆固有想法的”驚奇元素”,較易爭相傳誦,成為暢銷書。 2. 當一個個的人因為某些緣故心理形成某種一致性,就被稱為「群眾」,會表現出低智商、高自信、情緒化的特徵。 3. 陪審團由怎樣的人組成對最終判決影響不大,「群眾」容易被情緒煽動。
我很喜歡現在的電子科技業,並不是羨慕他們的高薪,而是除了後勤跟人事以外,這是個一定要看專業能力才能決定位置的行業。基本上平庸無能的人,是出不了頭。 而傳統產業呢?只要能熬夠狗,就可以爬到一個位置,所以常見到小人得志的嘴臉! 我是最受不了這種狀況的人,在我眼中,傳統產業並不是夕陽產業,而是這樣的文
Thumbnail
人們相信的東西真是令人難以置信。畢竟,抽象就是這樣過生活的。它生活著,它是人類的方式。抽象的聲音淹沒了我們,使我們相信與真理無關的各種東西。哦,瞭解你在設計中的權勢是如此美好。這是你唯一的機會。因為你的權勢將在遠處嗅到一個想法。因為對一個人來說,最不健康的事情就是在不知道有地方可去的情況下離開流動。
Thumbnail
副標題:中間市場陷落,小眾消費崛起 翻開書的最後頁,是2014年出版的,距今已有10年。以現在來看,這樣的書名一點都沒錯,而我也是被這樣的書名給吸引的 光是書名,就很明顯告知所謂的「小眾」,力量一點也不小,反而是走得長久的原因 是誰為了「利益」開拓(複製)商品,希望能收獲更多的
Thumbnail
《鎖定小眾:市場越窄,獲利越大》一書提出了小眾市場的優勢和風險,並提供了選擇踏入小眾市場的人應該做的準備和策略。作者深入探討瞭如何成為小眾專家、累積人脈利息以及提升效率等方面,同時指出了切入特定市場所需的時間投入、成本和大環境的風險。具體案例和實際建議使本書成為一本值得一讀的小眾市場指南。
Thumbnail
今天來談談想分享很久的主題,如何從小事判斷一個人的人品。 在這個充滿人設的年代,每個人都可以(很會)營造出想帶給別人的形象, 但我覺得生活中一些小細節是裝不了的,因為那是習慣。 所以我很喜歡觀察人一些不經意的小動作,比方說在健身房裡用完器材會拿酒精消毒完 再走,或是會幫忙扶門讓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