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我們坐在肉鍋旁,吃餅得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那時我們坐在肉鍋旁,吃餅得飽】
  舊約聖經記載,公元前13世紀,上帝命令摩西解放在埃及為奴以色列人,帶領他們歷經40年跋涉抵達迦南地(今巴勒斯坦)的邊境。
  其實從埃及步行到迦南地,就算幾十萬人行動緩慢,兩三個禮拜也就走到了,為什麼以色列人竟花了40年才到迦南地?莫非摩西這老兄跟我一樣是路痴,在曠野繞著逛著就迷路了。
  不是的。是因為在埃及為奴過的以色列人輕看自由的身分和價值,每每在曠野中遇困難和艱厄,就退縮想要回埃及去當奴隸,因為奴隸至少有吃有住有保障。故他們說「我們寧願在埃及地死在耶和華手中!那時我們坐在肉鍋旁,吃餅得飽」(出埃及記十六3)。在派出偵探去察看迦南地情況,發現那邊的民族人高個兒大兵強馬壯,就又哭了「耶和華為甚麼要把我們領到那地,讓我們倒在刀下呢?我們的妻子和孩子必成為擄物。我們回埃及去豈不更好嗎?」(民數記十六3)
  上帝於是讓這群當過奴隸,且竟然對奴隸「好處」念念不忘的以色列人,整代都死在曠野(40年剛好一代);能進迦南創立新局的是在曠野出生的以色列人,沒當過奴隸的。
這個敘事像極了現在台灣的處境,超級像!
  現在台灣有一群特別的世代,剛好是歷經台灣怪異戒嚴、虛假道統教育薰陶長大,且承接著台灣經濟起飛的美好成果……的人,即整個5年級+4年級後半和6年級前半。
  這一世代的人相對來說,是掌握最多資源權力、享受到最扎實「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原則,卻最固執不變通、最自私、最沒有同理心、最貪生怕死愛面子的一代。
  這一世代台灣人當社會有示威遊行、呼籲改革而有動盪的時候,會說「…還是以前戒嚴的時候好……」,維妙維肖就是當過奴隸的以色列人現代版。
想回去當奴隸的以色列人,進不了迦南地;緬懷戒嚴時代的台灣人,也與新台灣無涉。
  當過奴隸的人,心自由不起來,只求溫飽沒有尊嚴和理想,更別說什麼遠大志向了,「坐在肉鍋旁,吃餅得飽」已是生命極致。被台灣戒嚴過的人,其實比當奴隸更悲慘。
  5年級+4年級後半和6年級前半這世代台灣人,我說其所受的是怪異戒嚴,因為那並不是真正的戒嚴,是國民黨精心設計「只要不礙到政府極權專制,馬跑舞跳、姦淫擄掠巧取豪奪隨你便」的半調子戒嚴,是毀人心志滅人理念的邪惡戒嚴。再早些時候的戒嚴是會出人命的、是白色恐怖……,活過那種戒嚴時代的人,反而腦袋比較清楚,事理比較分明。
  我自己就是標準典型5年級這個世代的人,長江黃河是我們的歌,一眼看不完是青海草原,燈殘被冷夢中重返是金陵。我們是最錯亂的一代,「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朗朗上口得意自鳴。小心讓台灣待價而沽的就會是我們這一代。
  我們這一代最缺乏同理心、腦袋最堅硬而固執。我們擁核、反同婚、反廢死、堅持道統……;我們反,是不討論的那種反,因為不需要討論。我們掌握社會上大部分資源,卻容讓年輕人薪資跌回25年前的水準,而且繼續哭哭自己福利減低了、年金短少了……。
  5年級+4年級後半和6年級前半這世代需要覺醒,台灣需要周處。不然,我們會讓台灣恆久在曠野流浪,始終進不了佳美樂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azarus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為什麼基督徒所言所行和耶穌基督差這麼多?一個關鍵的盲點是,耶穌清楚明白自己的存在是為了死(為眾人而死)。但是基督徒群體的存在,卻自以為是要擴大且延續下去。 基督徒反同婚背後的恐慌和害怕,也是出於這種「拒絕死」的概念。基督徒群體保護自己,甚至以傷害別人來確保自己的權利益處。如此一來仇恨是
為什麼基督徒所言所行和耶穌基督差這麼多?一個關鍵的盲點是,耶穌清楚明白自己的存在是為了死(為眾人而死)。但是基督徒群體的存在,卻自以為是要擴大且延續下去。 基督徒反同婚背後的恐慌和害怕,也是出於這種「拒絕死」的概念。基督徒群體保護自己,甚至以傷害別人來確保自己的權利益處。如此一來仇恨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新仇舊恨 以色列與埃及。 巴比倫攻陷耶路撒冷,以色列人「是可忍、孰不可忍」,與埃及成立共同戰線對抗巴比倫,然而以色列人似乎忘記了,自家人曾經被埃及奴役、屠殺男嬰,這些血淋淋的舊恨,因著新仇與埃及交好。 「反攻大陸」「漢賊不兩立」是國民政府早期來台的政治標語,如今,「聯共制台」「化獨促統」又
Thumbnail
這眾百姓,就是以法蓮 和撒馬利亞的居民,都要知道; 他們憑驕傲自大的心說: 磚牆塌了,我們卻要鑿石頭建築; 桑樹砍了,我們卻要換香柏樹。 因此,耶和華要高舉利汛的敵人 來攻擊以色列, 並要激動以色列的仇敵。 東有亞蘭人,西有非利士人; 他們張口要吞吃以色列。 雖然如此,耶和華的怒氣還未轉消。
Thumbnail
阿摩司是一個南國的平凡牧羊人、農夫,神的話向祂啟示,祂就成了先知,神話語的出口,向以色列緊鄰的七個國家宣告滅亡,其中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也不例外。此文談到了律法的超越,因應的懲罰和對耶和華的敬拜。
Thumbnail
以色列人與亞蘭人相對安營七日,到第七日兩軍交戰;那一日以色列人殺了亞蘭人步兵十萬, 其餘的逃入亞弗城;城牆塌倒,壓死剩下的二萬七千人。 便‧哈達也逃入城,藏在嚴密的屋子裏。 他的臣僕對他說:「我們聽說以色列王都是仁慈的王,現在我們不如腰束麻布,頭套繩索,出去投降以色列王,或者他存留王的性命。」
Thumbnail
戰爭在這個號稱進入文明社會的現代依舊沒有絕跡,如今的巴勒斯坦正日復一日的承受以色列的軍事行動,而巴勒斯坦人的生命及鮮血也是一面照妖鏡,支持或反對巴勒斯坦建國的無非也是站在自己的利益之下,充滿雙重標準及政治算計,一場戰爭折射出國際現實及大國政治的無恥及雙標,拿支持以色列的大戶美國來說,其無恥雙重標準的
Thumbnail
濟南教會這兩天很紅,讓我來談點歷史。 舊約律法裡,神為猶太人設計了一個空前絕後的制度,叫做逃城。 逃城分散在整個以色列領土,用途很有意思,就是不管是誰,只要進去尋求庇護,任何人都不能進去抓人。 是這樣的,古時候司法當然不可能有多嚴謹,乾脆允許報仇,所以常發生報仇活動(古時候--我是指鐵器時代早
Thumbnail
他們是「世界不配有」的人!(希伯來書 11:38) 亞伯拉罕帶著所有家當過了大河,遷移到了迦南,到了「示劍地方、摩利橡樹那裏」,「耶和華向亞伯蘭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創 12:7) 這次真的是答對了,一百分,鼓勵鼓勵,再度以異象確認呼召,堅定盟約。不同於第一次顯現是為呼召,這
這次的感受,是根據聖經提到,以色列,是主選的國家。 由此可知,今天的以色列,在世界末日的倒數計時,反而感到屬人的軟弱,更是需要主的幫助了。 甚至,在停頓的過程,也有因為以色列的內部紛亂。導致在以色列的主兒女對主呼求。 如今,我在想,要是這是以色列的老百姓所具有的〝懲罰〞呢? 因為,我不沒多想
Thumbnail
新仇舊恨 以色列與埃及。 巴比倫攻陷耶路撒冷,以色列人「是可忍、孰不可忍」,與埃及成立共同戰線對抗巴比倫,然而以色列人似乎忘記了,自家人曾經被埃及奴役、屠殺男嬰,這些血淋淋的舊恨,因著新仇與埃及交好。 「反攻大陸」「漢賊不兩立」是國民政府早期來台的政治標語,如今,「聯共制台」「化獨促統」又
Thumbnail
這眾百姓,就是以法蓮 和撒馬利亞的居民,都要知道; 他們憑驕傲自大的心說: 磚牆塌了,我們卻要鑿石頭建築; 桑樹砍了,我們卻要換香柏樹。 因此,耶和華要高舉利汛的敵人 來攻擊以色列, 並要激動以色列的仇敵。 東有亞蘭人,西有非利士人; 他們張口要吞吃以色列。 雖然如此,耶和華的怒氣還未轉消。
Thumbnail
阿摩司是一個南國的平凡牧羊人、農夫,神的話向祂啟示,祂就成了先知,神話語的出口,向以色列緊鄰的七個國家宣告滅亡,其中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也不例外。此文談到了律法的超越,因應的懲罰和對耶和華的敬拜。
Thumbnail
以色列人與亞蘭人相對安營七日,到第七日兩軍交戰;那一日以色列人殺了亞蘭人步兵十萬, 其餘的逃入亞弗城;城牆塌倒,壓死剩下的二萬七千人。 便‧哈達也逃入城,藏在嚴密的屋子裏。 他的臣僕對他說:「我們聽說以色列王都是仁慈的王,現在我們不如腰束麻布,頭套繩索,出去投降以色列王,或者他存留王的性命。」
Thumbnail
戰爭在這個號稱進入文明社會的現代依舊沒有絕跡,如今的巴勒斯坦正日復一日的承受以色列的軍事行動,而巴勒斯坦人的生命及鮮血也是一面照妖鏡,支持或反對巴勒斯坦建國的無非也是站在自己的利益之下,充滿雙重標準及政治算計,一場戰爭折射出國際現實及大國政治的無恥及雙標,拿支持以色列的大戶美國來說,其無恥雙重標準的
Thumbnail
濟南教會這兩天很紅,讓我來談點歷史。 舊約律法裡,神為猶太人設計了一個空前絕後的制度,叫做逃城。 逃城分散在整個以色列領土,用途很有意思,就是不管是誰,只要進去尋求庇護,任何人都不能進去抓人。 是這樣的,古時候司法當然不可能有多嚴謹,乾脆允許報仇,所以常發生報仇活動(古時候--我是指鐵器時代早
Thumbnail
他們是「世界不配有」的人!(希伯來書 11:38) 亞伯拉罕帶著所有家當過了大河,遷移到了迦南,到了「示劍地方、摩利橡樹那裏」,「耶和華向亞伯蘭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創 12:7) 這次真的是答對了,一百分,鼓勵鼓勵,再度以異象確認呼召,堅定盟約。不同於第一次顯現是為呼召,這
這次的感受,是根據聖經提到,以色列,是主選的國家。 由此可知,今天的以色列,在世界末日的倒數計時,反而感到屬人的軟弱,更是需要主的幫助了。 甚至,在停頓的過程,也有因為以色列的內部紛亂。導致在以色列的主兒女對主呼求。 如今,我在想,要是這是以色列的老百姓所具有的〝懲罰〞呢? 因為,我不沒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