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世界不配有」的人!(希伯來書 11:38)
亞伯拉罕帶著所有家當過了大河,遷移到了迦南,到了「示劍地方、摩利橡樹那裏」,「耶和華向亞伯蘭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創 12:7) 這次真的是答對了,一百分,鼓勵鼓勵,再度以異象確認呼召,堅定盟約。不同於第一次顯現是為呼召,這再次的顯現是因為他的順服,作為肯定與加強。
從哈蘭到示劍,可參閱 這個聖經網站的地圖 ,大約是 600 公里的長途拔涉,途中還要穿越幼發拉底河,那必定是下了很大的決心,有去無回的旅程!不需要教導什麼叫遠離舒適圈或自我突破了,看著亞伯拉罕的傳記,就同時寫著自己的自傳吧。「他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他出去了,還不知道往哪裡去。」(希伯來書 11:8) 方向是已知的,路徑是未知的,走起來是茫然的!信心的考驗就在於此。但神知道每個人的程度,他是智慧領路者,祂知我們的軟弱,到了重要的關口,再度以祂榮耀的顯現,鼓舞腿痠手垂的天路旅人,終能讓我們知道,信心的度量可以如何的擴大,甚至到無堅不摧的地步!「在信的人,凡事都能!」(馬可福音 9:23),「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哥林多後書 5:7)。我真不知科普頻道中喜滋滋的介紹「世界是虛擬的」的人,有何值得高興的,若非認識「神的真實」這個客觀存在,怎能投影出這美妙世界,又怎能用信心「質實」(希伯來書 11:1) 其中微妙的變化。對於神的顯現,亞伯拉罕的反應是:築壇。
「亞伯蘭就在那裡為向他顯現的耶和華築了一座壇。」(創 12:7) 這個壇是祭壇,與巴別塔是個強烈對比;巴別塔是宣揚人的名,祭壇則是為著神的。祭壇意味著有一些東西獻上為祭物,並被焚燒而歸於無有,成為取悅神的馨香之氣。世上的英雄豪傑們,不管你們把巴別塔造得如何雄偉壯麗,沒有生命的磚頭一點不吸引我,在我看來不過如廢墟,獻在神前的東西似乎無用,神的喜悅卻是無比的可貴,馨香之氣甚至成為無所不在的偉大。
祭壇表明亞伯拉罕是個為著神的人,顯然他對神和神的應許已經有了超特的認識,「大國」「使他的名為大」「使別人得福」這些東西雖難懂得,但他「信」!因為相信後面必有大事會發生,這位呼召他離開家的神,還在賣著關子,這一片土地那麼廣闊,還未到定居下來的時候,因此他住在「帳棚」,向神表明「神啊,你的意念高過我的意念,我的認識和領會太有限,惟願照你的旨意,自由自在不打折扣的成就在我身上」。
「從那裏他又遷到伯特利東邊的山,支搭帳棚;西邊是伯特利,東邊是艾;他在那裏又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並且呼求耶和華的名。」(創 12:8)
支搭帳棚比祭壇更近一步表明,我的生活是為著神的,神要如何帶領雖難知悉,但我願意待命配合,相信祂的旨意是好的。而神的旨意高深莫測,如何參透?除了更多的獻上自己,沒有更好的方法,因此再度築壇,這次在伯特利與艾的中間。伯特利是神的家的意思,艾則是亂堆,兩者相對,意味著世界的文明在神看來其實是亂堆,而神的家值得我們獻上所有,並向著世界見證我們是屬神的。這個再次築壇與基督徒的經歷又很神奇的對應上了:第一次,我們的獻上是為著個人屬靈生命的提升;第二次,我們看見神的旨意在於他的家,就是團體的召會,為此而再度獻上自己。就這樣,祭壇和帳棚成為我們生活的寫照,是蒙召之人一生最明顯的記號。
當我們在世界努力工作而有所成就時,外表風光其實也不過如駿馬般被鞭打,與地的糾纏也容易盤根錯節,生活的內涵被掏空如同無生命的磚塊 (神的建造是用石頭),這就是巴別塔的基本元素!當趁著還有餘生小杯的時候,贖回一些光陰來為著主,雖是微不足道的小祭物,卻能經歷聖靈的悅納和生命的悸動。屬天的呼召吸引我們,重擔漸脫去,腳步漸輕快,因此獻上更多!那靈賜生命並不吝惜,獻得越多做工越多,將屬肉體的變為屬靈的,這是物質的觀點永遠無法理解的。如灰如煙如香氣,卻是頂天立地的柱子!這難道不是身而為人所能達到最令人稱羨的境界嗎?
「那從曠野上來,形狀如煙柱,以沒藥和乳香,並商人各樣香粉熏的,是誰呢?」(雅歌 3:6) 這是雅歌中愛主的人與主活在升天裡,被變化成為讓主都嘖嘖稱奇,如煙柱般存在的美麗女子!與在曠野帶領以色列人 40 之久的神的同在的形式,白天如雲柱晚上如火柱,有幾分相似。再看新約中最重要的使徒保羅,他如何描述自己:「我們都是獻給神的基督馨香之氣:在這等人,就是出於死的香氣叫人死;在那等人,就是出於生命的香氣叫人活;對這些事,誰夠資格?」(哥林多後書 2:14~15) 這個肉身存在的人,竟然成為一種香氣,且是有能力定人生死的香氣!這種深奧的性質只存在於將自己獻於祭壇的人。
亞伯拉罕遙望應許的福份,遠遠望見他的後裔大衛王和所羅門所蓋造聖殿的榮耀,更是盼望那位真正使萬人得福的後裔,就是耶穌基督。由復活之靈在信徒靈裡所建造的新耶路撒冷,才是這應許的終極應驗。「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其設計者並建築者乃是神。」(希伯來書 11:10) 因此他築壇獻祭,他支搭帳棚,承認自己在地上是客旅,是寄居的,我們也是在同樣的盼望中得救的;所不同的是,亞伯拉罕的福份已經大多數應驗了,我們的得救更近了!
「只是所見的盼望不是盼望,誰還盼望他所見的?但我們若盼望所不見的,就必忍耐著熱切等待。」(羅馬書 8:24~25)
Newman 2024/3/28
導覽頁:紐曼的思想漫步
參考資料:創世紀生命讀經 41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