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意識形態》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讀《意識形態》


意識形態,ideology,這個字在當今的意義是具有負面意涵的,例如殷海光教授在《思想的顏色》中將這個語詞的中文譯為「意的牢結」,但這個語詞是怎麼來的?這本書也是我第一次接觸到探討這個概念的著作,所以將會著重於敘述作者所被歸類之馬克思主義路線。


意識形態之概念,有兩條路線:一為法國大革命中啟蒙思想家特拉西(Antoine Destutt de Tracy)一脈,其建議建立一種新的觀念科學(science of idea)作為其他科學的基礎,故創造了這個詞,強調社會意見的一致性,對真理作關照性的描述,即真理對應於實在,觀察與理性能使一切懷有善意志之人,通過與自然科學方法相同之社會科學方法以認識實在;二為馬克思一脈絡,真理並非觀察,而是創造,社會並非穩定凝聚,而是在衝突中變化著的實體,自然科學的方法無法解決問題(且馬克思的著作,才使得意識形態廣泛流傳)。


馬克思係以宗教及政治上觀念的批判,即社會基底的離譜才產生需要幻想來彌補,來確立意識形態的基礎。只要上帝仍被想像是造物者,人仍要依賴上帝,那麼人性就會受到戕害。「廢除作為人民幻想幸福的宗教,也就是要求實現人民的現實的幸福。要求拋開關於自己處境的幻想,也就是要求拋棄那需要幻想的處境。因此對宗教的批判就是對苦難世界—宗教是它的靈光圈—批判的胚胎。」就此可看出馬克思唯物論式的思想,即錯的不是觀念,而是產生觀念的物質現實,「意識在任何時候都只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而人們的存在就是他們的實際生活過程...。不是意識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


但是,是什麼樣的性質,使得思想成為意識形態?


上層建築中的思想未必都是意識形態,「使思想成為意識形態的是,它們對社會和經濟關係的真實性值的掩飾,以及由此而被用來為社會在社會方面和經濟方面的利益中不平等分配,進行辯護。可見,並不是所有的思想,而只是那些用以掩蓋社會矛盾的思想才是意識形態的。」


亦即,思想與勞動過程所固有的社會及經濟關係之衝突性質的聯繫。衝突來自勞動分工,始於腦體分工,又使得勞動及成果之不平等分配,於是造成私有財產,及私益與公益的齟齬,公益又以國家姿態脫離了實際利益,國內之鬥爭不過是虛幻的,於此表象之下是真實的階級間的鬥爭。就此可知,思想與階級鬥爭的聯繫及鬥爭的現實基礎,才使得思想成為意識形態:為免現實中的階級衝突導致社會崩潰,倚靠觀念來進行掩蓋,觀念將分配不均遮飾,使社會的表象是凝聚性的,但實質上是衝突性的。這種觀念,就是意識形態。就資本主義社會來說,「馬克思關於資本主義社會中意識形態的觀點,集中地表現在這裡:生產關係所固有的剝削和不平等被流通領域中自由交換的外表所掩蓋,只全神貫注於這一點導致自由、平等一類典型的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產生。」


而且意識形態也並非是固定的「既然社會及其階級結構經常不斷地變動,那麼同一種思想就能開始,或者停止成為意識形態。」


關於意識形態此一主題仍有尚多問題可予探究,惟因初涉此題,尚無從予深究,姑先予簡述如上。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曾友俞
86會員
394內容數
雜評
曾友俞的其他內容
2025/02/02
《世》是一本給台灣人的書,這些資訊或是文字中所具有的熱情,或許一時半刻並不會有決定性的影響,但是熱度卻會經由書籍作為知識被傳導。當然,閱讀者的反應各異,然而,每一點熱度都是積累,直到達到某個量值,這些能量或許就可能會讓閱讀者轉化為行動者,用各種方式傳遞熱情,或為行動、寫作、遊行、交流等等,不一而足。
Thumbnail
2025/02/02
《世》是一本給台灣人的書,這些資訊或是文字中所具有的熱情,或許一時半刻並不會有決定性的影響,但是熱度卻會經由書籍作為知識被傳導。當然,閱讀者的反應各異,然而,每一點熱度都是積累,直到達到某個量值,這些能量或許就可能會讓閱讀者轉化為行動者,用各種方式傳遞熱情,或為行動、寫作、遊行、交流等等,不一而足。
Thumbnail
2024/08/01
教育,一直是問題的問題,也是問題的解答。固然《別》以科學為名,但充斥著預設立場(偏見)、矛盾以及語意不明,至少在最基本的一致性(coherecy)上,就有失格之虞。
Thumbnail
2024/08/01
教育,一直是問題的問題,也是問題的解答。固然《別》以科學為名,但充斥著預設立場(偏見)、矛盾以及語意不明,至少在最基本的一致性(coherecy)上,就有失格之虞。
Thumbnail
2023/12/22
扭曲的正義,是否仍是正義?「正義是什麼?」的提問,不只是法哲學的大問題,也是政治哲學的大問題,雖說今日已非爭論不休,但至少到人類的終結時也不會有定論。 然而,這並不是我們放棄思考的理由。這就像難道人都會死,就不用好好活嗎?一般。
Thumbnail
2023/12/22
扭曲的正義,是否仍是正義?「正義是什麼?」的提問,不只是法哲學的大問題,也是政治哲學的大問題,雖說今日已非爭論不休,但至少到人類的終結時也不會有定論。 然而,這並不是我們放棄思考的理由。這就像難道人都會死,就不用好好活嗎?一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 前言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簡單聊一聊一個近年來常常聽到的詞──「意識形態」。或許你也跟尼爾一樣,曾經在新聞或社交媒體上聽到這個詞,似懂非懂,好像有理解但又不是很確定真正的意思?沒關係,讓我們來揭開這個神秘面紗吧! 💭 意識形態是什麼 方便看影片的人可以先來看看志祺七七的這部影片。 我
Thumbnail
🎙️ 前言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簡單聊一聊一個近年來常常聽到的詞──「意識形態」。或許你也跟尼爾一樣,曾經在新聞或社交媒體上聽到這個詞,似懂非懂,好像有理解但又不是很確定真正的意思?沒關係,讓我們來揭開這個神秘面紗吧! 💭 意識形態是什麼 方便看影片的人可以先來看看志祺七七的這部影片。 我
Thumbnail
並不是要求守舊不變,而是既有的路徑走得很順,那沒有道理無緣無故改掉,除非有替代路線,或是找到更好的道路。若我們任意毀滅秩序,就很像說人們每天工作,走著同樣的道路,卻突然被封鎖不得前進。
Thumbnail
並不是要求守舊不變,而是既有的路徑走得很順,那沒有道理無緣無故改掉,除非有替代路線,或是找到更好的道路。若我們任意毀滅秩序,就很像說人們每天工作,走著同樣的道路,卻突然被封鎖不得前進。
Thumbnail
不是走左派路線的人很笨,是單純欠缺經驗,不曉得資本社會運作的邏輯。等到他們手腕熟稔後,就不停地開始修正,也就是我們在90年代看到紀登斯的第三條路線的遠因。想照著馬克思理論去推動,實務上根本做不到,不改不行。(因為走馬克思路線的左派,提出的未來都很迷人,不能否認烏托邦令人感覺美好)
Thumbnail
不是走左派路線的人很笨,是單純欠缺經驗,不曉得資本社會運作的邏輯。等到他們手腕熟稔後,就不停地開始修正,也就是我們在90年代看到紀登斯的第三條路線的遠因。想照著馬克思理論去推動,實務上根本做不到,不改不行。(因為走馬克思路線的左派,提出的未來都很迷人,不能否認烏托邦令人感覺美好)
Thumbnail
讓我們重複一個不斷出現的線索。朴素社會主義思想自古以來皆有,作為一種政治經濟理論則在馬克思手上才逐漸成形﹔而作為一種政治方案,馬克思的社會主義建基於一個階級衝突理論。馬克思認為工業社會 (十九世紀中後期的歐洲+英國) 的基本特徵是資本家與工人之間權力的不平衡。
Thumbnail
讓我們重複一個不斷出現的線索。朴素社會主義思想自古以來皆有,作為一種政治經濟理論則在馬克思手上才逐漸成形﹔而作為一種政治方案,馬克思的社會主義建基於一個階級衝突理論。馬克思認為工業社會 (十九世紀中後期的歐洲+英國) 的基本特徵是資本家與工人之間權力的不平衡。
Thumbnail
意識形態(英語:ideology,意為「理念或想像的學說」
Thumbnail
意識形態(英語:ideology,意為「理念或想像的學說」
Thumbnail
世界已經走在又一個峰巔之上, 如何分析當前的這個「亂局」是問題徵結所在。
Thumbnail
世界已經走在又一個峰巔之上, 如何分析當前的這個「亂局」是問題徵結所在。
Thumbnail
階級關係,是一種共同體的共同利益。 我們都應該試想著,是什麼的因素建立起階級。 我們又是以何種階級存在著。 以及面對不平等待遇,又該以何種方式捍衛自己權利。 就讓我們先來談談階級吧。
Thumbnail
階級關係,是一種共同體的共同利益。 我們都應該試想著,是什麼的因素建立起階級。 我們又是以何種階級存在著。 以及面對不平等待遇,又該以何種方式捍衛自己權利。 就讓我們先來談談階級吧。
Thumbnail
Idéologie et appareils idéologiques d'État (Notes pour une recherche  Louis Althusser 1970    Louis Althusser在本篇文章解釋了三個重要概念(順序略做更動):  鎮壓型國家機器和意識形態
Thumbnail
Idéologie et appareils idéologiques d'État (Notes pour une recherche  Louis Althusser 1970    Louis Althusser在本篇文章解釋了三個重要概念(順序略做更動):  鎮壓型國家機器和意識形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