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12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輝煌的尾巴-維也納會議(四)

第四幕-分大餅與切小丁

來自各強權的菁英外交官,也處理了其他的問題,包括義大利和日耳曼。
兩地素來都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國家,尤其是日耳曼地區,在拿破崙組成萊因邦聯以前,國家和自由市多達三百個,事後才整併為三十多個,號曰「萊茵邦聯」(Rhein Bund)。而「日耳曼」這個名字也只是一種泛稱,並沒有這個國家。較大的中小國包括赫森(Hesse)、薩克遜、巴伐利亞(Bavaria)、符騰堡(Württemberg)、巴登(Baden)、漢諾威(Hanover)等等。
而稱得上大國的,唯有普魯士和奧地利兩國。普魯士是很年輕的國家,1701年才由霍亨索倫王室(Hohenzollerns)建立,雖然在拿破崙戰爭中吃了幾次鱉,但是仍然是一個渴望權力的政權,在日耳曼的範圍內盡可能地擴張。在日後,十九世紀下半葉,也成功地以三階段計畫-丹麥戰爭、日耳曼內戰、普法戰爭取得最後的主導權。
反觀奧地利的哈布斯堡(Hapsburg/Habsburg),作為拿破崙戰爭前神聖羅馬帝國內的龍頭,她承襲了龐大的影響力,也承襲了一項特徵:多元的民族,日後會變成奧地利─匈牙利雙元帝國,甚至有奧地利—匈牙利—斯拉夫三元帝國的構思,正是源於此。也因為眾多的民族,她經不起任何革命勢力的挑戰,有一處發起,必然引起眾多民族的響應,而國家也將變得四分五裂。人稱「革命的地震儀」。
而此時日耳曼問題有幾種解決辦法:一、奧地利為首,建立一個帝國。二、普魯士為首,建立一個帝國。三、建立一個邦聯(Confederation,組織鬆散,影響力小,有統一的機關處理相關事務,沒有統一的政府)。四、建立一個聯邦(Federation,聯邦或聯邦國家,組織較嚴密,影響力大,有統一政府)。五、兩大強權各自建國建邦。六、各邦各國各自謀取完全的獨立。
各小國的立場來說,都不希望喪失王室的主權,因此傾向於方法三,就像拿破崙的萊因邦聯一樣,雖然自有其缺點,但各王室可以高枕無憂。普魯士則受到自由主義影響,國內不斷有統一的聲浪出現。除了哈登堡外,首相史坦因男爵(Baron vom und zum Stein)就是自由主義、民族主義的擁護者,從法國大革命起就不喜歡普魯士加入反法同盟。現在面對日耳曼問題,認為方法二才是最佳選擇。而奧國相信,這個情況唯有方法三才不會引起國內的連鎖效應,若有動亂也可以各自照應、各別擊破。
此時,東西鄰法、俄也都畏懼一個過於強大的日耳曼國家會影響到她們的地位。所以最後由各國小國討論出《1815聯邦法案》(Ferderal Act),組成「日耳曼邦聯」(Deutscher Bund,1815-1866),解決問題。既不太鬆,讓奧地利沒有影響力;也不太嚴,讓普魯士有機可乘。
義大利的情況也很類似。但是由於離奧地利最近,影響最大,所以梅特涅主導了大部分的決定。義大利半島上並沒有一個真正的強權,但是在拿破崙戰爭時,曾經規劃為義大利王國(北義)、那不勒斯王國(南義)、西西里王國、教皇國和薩丁尼亞王國五區,全數在法國掌控之下。
梅特涅同樣不希望有強權出現,挑戰哈布斯堡的國祚。在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讓半島上的小國家可以接收奧地利的控制,又互相牽制是再好不過了。所以梅特涅協助原本在地的王室建立了皮特蒙—薩丁尼亞王國(Piedmont and Sardinia,由維克多‧伊曼紐一世,Vittorio Emanuele I 統治,原皮特蒙王室曾因拿破崙出逃,現由王弟繼位),帕瑪大公國(Grand Duchy of Parma)由拿破崙的第二任妻子,奧地利公主瑪莉露易莎(Maria Luise von Österreich)統領,摩登那(Modena)和托斯卡納(Toscana)也都由奧國貴族出掌。
有點麻煩的是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原國王費迪南四世(那不勒斯王號,西西里的王號為費迪南三世),屬於波旁王朝旁支,在法蘭西第一帝國期間由拿破崙妹夫,若阿尚‧繆拉(Joachim Murat)取代,日後拿破崙首次戰敗時卻倒戈,因而獲得列強承諾,為日後那不勒斯的國王。現在到底應該復辟波旁王室呢,還是應該繼續他的統治?
正當眾人不知所措之際,拿破崙百日帝政爆發,繆拉未堅持他的立場,又轉而支持拿破崙,列強因而名正言順地推翻他。原波旁王朝復辟,合併二王國為二西西里王國(the Two Sicilies),原王重歸王位,稱費迪南多一世(Ferdinando I)。繆拉自己解決了問題。
結果來看,實力最強的皮特蒙—薩丁尼亞可以分心去對付法國,成為奧法中間的緩衝,無心建立一個統一的義大利。剩下的義大利半島除了教皇國受法國影響較大,幾乎完全受奧國控制。
維也納會議此時進行得差不多了,但是最後......

尾聲-評分

在維也納會議的最後,讓我們來統整會議的效益,和各國菁英的表現吧!
維也納會議所代表的,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國際政府的嘗試。國際的問題,只有以國際管道解決,才能保證眾人利益最大化,1919年的國際聯盟與1945年的聯合國,都是延續此一構想。日後,在德義等國擴張、獨立以前,都是由五國進行協商來處理國際上的問題。當然,「歐洲協調」體系,也就是「梅特涅體系」,最常被人詬病的就是保守主義,十九世紀的史學家經常抨擊他們不支持革命和民主政府,反而擁護舊有的王權、教權,是有害人類福祉的主張。事實上,到1914年歐戰爆發為止,歐洲大陸上沒有再出現全歐洲性質的戰爭,梅特涅等外交家可說是居功厥偉。
亞歷山大一世在這次會議當中,一開始似乎來勢洶洶,有成為歐陸霸主的決心。但是在英奧防堵、普魯士立場鬆動、法國自詡為小國代言人的情況下,最後所扮演的角色並不重大。俄國取得的土地包括會議王國波蘭、從瑞典王國得到的芬蘭。如果滿分是10分,我們給他3分,不能再多了。
卡斯利子爵並不關心誰被併吞,誰併吞人,只要歐陸四國可以彼此制衡,誰也不太強。英國的商業利益只要航海平安,島嶼則多多益善。他為英國獲得的領土包含北海上的黑爾戈蘭島(Heligoland)、馬爾他島(Malta)等等,在中南美則自西班牙獲得千里達(Trinidad)、自法國獲得托巴哥(Tobago)、聖露西亞(St. Lucia);在非洲自法國獲得模里西斯(Mauritius)、自荷蘭正式購得開普敦殖民地 (Capetown Colony);在印度洋則有錫蘭(Cylon)。簡單來說,商業利益也有了,歐洲大陸也均衡了,卡斯利可以說是收穫頗豐。我們應該可以給上7分。
塔列杭一開始雖然被拒於門外,但是他提出的正統主義對於會議貢獻很大,也為之後十至二十年的歐洲政治路點了一盞明燈。之後雖然以小國代言人之姿一屁股坐進議事廳,但除此之外並沒有額外的建樹。條約上,原本的1814條約比較寬大,但1815就比較不留情。土地上,法國交出亞爾薩斯、洛林兩地給普魯士,薩伏衣等要塞則給了薩丁尼亞,另外還接受賠款、聯軍駐軍。但以塔列杭一開始的劣勢,能做到這樣可說相當不易,給個6分不為過。
哈登堡可以爭取的不多,畢竟實力不如人是事實。他在交涉時,德皇又受到沙皇影響,訓令其停止協商,因此發言權相對少。但是此時,各國希望可以獲得支持,他怎麼走怎麼划算,先天上有優勢。他的立場比較鬆動,只要有賺就好,不必一定是俄羅斯給的籌碼或是英奧陣營給的。所以在日耳曼邦聯的成立上雖未獲得絕對勝利,但在薩克遜議題上也不無小補,可說是為日後德意志統一的野心埋下伏筆。綜合一下,不賺不賠的5分。
最後是地主梅特涅,他在議場上、舞會上、甚至閨房裡,都可以製造紛爭、進行外交,讓其他代表按捺不住,搶先出手,而為梅特涅所利用。正統主義的勝利,對於奧國的立場來說,就是絕對的勝利,還記得她的綽號嗎?「革命的地震儀」,沒錯,革命都被牢牢地壓在腳下,梅特涅最高興。而土地的劃分上,奧國的領土依然凌亂,但完全在掌控範圍內,日耳曼邦聯中也有一定的影響力,梅特涅值得我們給上9分。
1815年6月9日,維也納會議蕆事文件(Final Act)正式簽署,包含一百二十一條款,其中在維也納一地簽訂的有二十七條,其餘則是移駕各地簽署的。整體評價維也納會議,其實和平的重要不可忽略,雖然追求一個自由的、人民作主的政府有其必要性,但是逐漸的改革遠勝於一夕之間血洗全國的革命。維也納會議,筆者以為,對人類全體最大的貢獻也在於此。

續集:

  1. 輝煌的尾巴-維也納會議(一)
  2. 輝煌的尾巴-維也納會議(二)
  3. 輝煌的尾巴-維也納會議(三)
責任編輯:游沛駿 核稿編輯:黃琬婷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