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to Invade Next》- 互相觀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Michael Moore(美國紀錄片導演,其作品曾獲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2015年拍攝Where to Invade Next(中譯「插旗攻城市」,IMDb7.6顆星),影片中美國將「入侵」義大利、法國、芬蘭、斯洛維尼亞、德國、葡萄牙、挪威、突尼西亞、冰島並「竊取」他們的優點,試圖帶回美國並讓美國更好。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就如Michael所說,他是要去拿那些鮮美的花,而不是雜草(Pick the flowers, not the weed)。一個國家也不該耽溺於自己的花朵,而要想辦法清除雜草。筆者想藉由這部影片中揭露的各國幾個優點及省思來呼應台灣的問題。


工作品質與生產力

在義大利,員工通常有超過7週的有薪假,15天的蜜月假,五個月的育嬰假。同時每個工作日中午大都有兩個小時的午餐休息,人們不會去買速食,不會去買便當,而是回家聚聚,自己開火煮飯。

義大利一名升斗市民說:「我們只有一次生命,我們必須好好享受(We have just one life, and we have to enjoy it)。」

的確,我們多少人汲汲營營想過一個比現在更好的生活,
卻忘記享受我們擁有的生活。

raw-image
一名工廠老闆說:「(剝奪員工的有薪假)賺更多錢有什麼意義嗎?我覺得有微笑之人伴在左右工作是更重要的(What's the point of being richer? It's important to work next to people that are smiling.)。」

台灣人是否心胸太過狹隘了,是否太貪心不足,總想著如何賺更多更多的利益。台灣大多勞工在一例一休之後只有19天的有薪假,育嬰假則是留職停薪。資方大賺一筆,是花多少勞工的心血才得到的,而資方給勞工的福利卻是少之又少。然而如此並未讓台灣比義大利更好,義大利平均壽命及生產力都在台灣之上。是否應提供員工優良的工作環境,是台灣值得省思的問題。


借鏡芬蘭教育制度

芬蘭的教育是世界排名頂尖的,其教育部長及許多教師建議美國要剔除標準化測驗。芬蘭學生很習慣問答題,沒有選項,沒有標準解答。反觀台灣,高中以下的成果檢驗,大多測驗方法都是選擇題,一聽說考試有問答題,便哀聲連天。

芬蘭教師說:「如果你教學生的是如何考出好成績,那你幾乎沒教他們任何東西(If what you're teaching your students is to do well on those tests, then you're not really teaching them anything.)。」

更令人感動的是,芬蘭教師非常關心學生,希望學生快樂是教學的宗旨,回歸到良師益友,如父如母的教師本質。芬蘭教育部長說:「他們應有更多時間來享受童年、青少年、以及人生(They should have more time to be kids, to be youngsters, to enjoy the life.)。」在台灣,學生需要花極大量的時間準備標準化考試,又或者被父母、家長、同儕壓力逼得不得不花這麼多時間。在台灣一名學生若想投入社團,或多或少會被認為愛玩、不認真,但在芬蘭,讓學生多玩多體驗卻是他們成為世界頂尖教育國家的秘密。

raw-image

當台灣還在為廢除明星學校是否可行而煩惱時,芬蘭早已達成「家附近的學校就是最好的學校(The neighborhood school is the best school.)」的目標。如此一來,學生就不必為了上某間學校而拚死拚活。芬蘭也禁止任何人成立私立學校並收費,這樣的規定促使了如美國常春藤聯盟的貴族私校並不存在。在芬蘭,即便是富人也必須進入和大家平等的公立學校,基於這樣的前提之下,富人會盡力確保這些公立學校能提供最好的教育。然而,在世界其餘國家,為學校排名似乎成為常態,也隱性地為不同職業進行排名,造成貧富差距,勞資對立。

教育是國家之根本,雖然從教育著手改善一個國家最花費時間,但成效也會是最大的。改善教育從觀念做起,盡力讓教育、讓台灣變得更好。


歷史責任與承擔

眾所周知,德國的希特勒在二戰期間慘無人道的暴政荼害不少人。但德國卻毫不避諱,直言承認自己的錯誤,並日日反省。德國每間學校每天都有一節課,專門教導學生有關希特勒的惡行,甚至拜訪受害者家屬。在德國街上,處處可見有關希特勒的物件,刻有受害者名字的石板嵌在街道上,舊時種族隔離時的標誌等等。德國坦然面對自己的過錯,並在短時間內迅速復興,成為一大強國。而台灣呢?一個228事件,爭吵至今無人願意承擔過錯,大家都在互相指責,為了黨派,為了理念而操作議題。

一個國家悲傷的歷史事件,究竟是誰的錯?

一名德國學生給出了答案:「我剛獲得德國國籍,而因為我獲得這份國籍,我也應該承擔德國的歷史,並為一個德國人(希特勒)的所作所為負責,因為我也是德國人(I just adopted the German nationality, and I think by my adopting the German nationality, I have to adopt the history of Germans, too, and also feel responsible for the things a German did because I'm German, too.)。」

歷史共業,大家都有責任,許多年輕人都認為228與我無關,我並未殺人,錯也不是我鑄下的。然而身為中華民國之一員,中華民國所做的事,就是我們必須承擔的責任,我們的原罪。不必區分誰錯誰對,不必強調當年是誰先殺誰,誰殺得多,無論誰先起的頭,殺了多少人,都是我們全國的責任。


尾聲

在紀錄片之末,Michael說:「我悲嘆『美國夢』似乎在各地都很興盛,除了美國(I began to lament that the American dream seemed to be alive and well everywhere but America.)。」的確是悲嘆,紀錄片提到,很多這些優點是源自於美國的,但為甚麼別的國家能,美國不能?

看完影片,筆者也不禁思考:為甚麼別的國家能,台灣不能?

突尼西亞一位受訪的女性說:「我很了解美國,我知道你們的音樂...我會說你們的語言...我穿你們的衣服...我吃你們的食物,而我還是有我自己的文化。但你們了解我的文化嗎?」一語驚醒高高在上的世界最強國家,或許美國因為太過強大而忘記觀察、認識別的國家,而台灣呢?台灣人關心其他國家嗎?關心國際事務嗎?關心世界嗎?或者我們只專注於自己小小的生活圈,享受身邊的小確幸,而不再多聽多看。

台灣曾因為經濟奇蹟被世界矚目,而如今亞洲四小龍中的其他三條龍(韓國、新加坡、香港)都成為台灣人奮力追趕的目標,相較之下台灣的進步實在有點望塵莫及。然而,台灣並不差,台灣多的是人才輩出,但如何讓台灣發揮己身優點才是我們需要思考的方向。

再引用Michael在影片末的話:「我們根本不需要入侵這些國家,我們只需要去失物招領找回我們的初衷(We didn't need to invade. We just needed to go to the American lost and found.)。」

或許讓台灣變好所需要的,也是找回當初經濟起飛那份希望、那份熱情、那份初衷。


責任編輯:郭柏廷 核稿編輯:張佳雯

關注粉專 接收最新消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BB 嚕嗶啵的嗶嗶啵啵
449會員
575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2021/07/03
  如果,你的「一天」突然憑空消失了,你會怎麼辦? 榮獲金馬獎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最佳視覺效果、最佳剪輯的喜劇長片《消失的情人節》上映於2020年,由著名喜劇導演陳玉勳執導,劉冠廷、大霈飾演男女主角,獲得相當優異的票房與獎項佳績。 《消失的情人節》劇情講述一段發生在兩個截然不同男女
Thumbnail
2021/07/03
  如果,你的「一天」突然憑空消失了,你會怎麼辦? 榮獲金馬獎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最佳視覺效果、最佳剪輯的喜劇長片《消失的情人節》上映於2020年,由著名喜劇導演陳玉勳執導,劉冠廷、大霈飾演男女主角,獲得相當優異的票房與獎項佳績。 《消失的情人節》劇情講述一段發生在兩個截然不同男女
Thumbnail
2021/05/15
(圖片來源:端傳媒) 或許我們都經歷過一段迷茫。在強調適性發展的教育體制下,好像每個人都應該朝著清晰美好的目標奔跑著,但你看不清楚該往哪裡走,走著走著,腳步開始猶豫,問自己「這是我要的嗎?」「我找不到確切的目標,是不是就代表我是個失敗者?」這些疑惑與焦慮感,或許能在皮克斯的動畫作品《靈魂急轉彎》
Thumbnail
2021/05/15
(圖片來源:端傳媒) 或許我們都經歷過一段迷茫。在強調適性發展的教育體制下,好像每個人都應該朝著清晰美好的目標奔跑著,但你看不清楚該往哪裡走,走著走著,腳步開始猶豫,問自己「這是我要的嗎?」「我找不到確切的目標,是不是就代表我是個失敗者?」這些疑惑與焦慮感,或許能在皮克斯的動畫作品《靈魂急轉彎》
Thumbnail
2021/04/23
 (圖片來源:http://bit.ly/3atJ2po) 無常經常是一種日常 你,一個懷才不遇到處兼職的爵士鋼琴手,某天欣喜若狂得到與偶像同台演出的機會,卻意外掉入下水道陷入昏迷。也是同樣在這一天,你等待已久的中學專任樂團教師的聘書到來。 你總認為下一刻才是「人生」,沒想到你先被此刻的「真實」擄
Thumbnail
2021/04/23
 (圖片來源:http://bit.ly/3atJ2po) 無常經常是一種日常 你,一個懷才不遇到處兼職的爵士鋼琴手,某天欣喜若狂得到與偶像同台演出的機會,卻意外掉入下水道陷入昏迷。也是同樣在這一天,你等待已久的中學專任樂團教師的聘書到來。 你總認為下一刻才是「人生」,沒想到你先被此刻的「真實」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教育理念違背人性,終究毀在人性!」現在繼續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教育理念違背人性,終究毀在人性!」現在繼續
Thumbnail
出國唸書的念頭是在30幾歲時才冒出來的。因為念大學時,留學最常見選項就是英美兩國。而我對這兩個國家都興趣缺缺。如果只是出國念幾年書就回台灣,那大概不用太挑惕。如果念完書後想留在那個國家就業生活,那就要斤斤計較了。文化不適應會是天天都要面對的難題。逃也逃不掉。 以下是我選擇留學國家的考量點(詳內文)
Thumbnail
出國唸書的念頭是在30幾歲時才冒出來的。因為念大學時,留學最常見選項就是英美兩國。而我對這兩個國家都興趣缺缺。如果只是出國念幾年書就回台灣,那大概不用太挑惕。如果念完書後想留在那個國家就業生活,那就要斤斤計較了。文化不適應會是天天都要面對的難題。逃也逃不掉。 以下是我選擇留學國家的考量點(詳內文)
Thumbnail
我們曾對高中生調查:「你夢想中的高中生活是什麼?」,眾人的回覆,往往脫離不了交個知心懂你的朋友、和一群死黨們一起打鬧、一起瘋;談一場酸酸甜甜的戀愛;或是參加校隊、玩社團,寫下一篇篇精彩熱血的故事。 高中生嚮往的似乎大多數是友情、愛情、社團,那課業呢?那未來呢?
Thumbnail
我們曾對高中生調查:「你夢想中的高中生活是什麼?」,眾人的回覆,往往脫離不了交個知心懂你的朋友、和一群死黨們一起打鬧、一起瘋;談一場酸酸甜甜的戀愛;或是參加校隊、玩社團,寫下一篇篇精彩熱血的故事。 高中生嚮往的似乎大多數是友情、愛情、社團,那課業呢?那未來呢?
Thumbnail
我一直認為,芬蘭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方式, 有一種和亞洲或俄式訓練上很不同的風格。 打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比喻,就如同大自然森林中的「樹」 (Tree ) 與 「林」(Forest) ; 我們習慣的教育是一種「先見樹,見再林」,但芬蘭,或不少西方國家的教育模式, 則是「先見林,再見樹」!
Thumbnail
我一直認為,芬蘭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方式, 有一種和亞洲或俄式訓練上很不同的風格。 打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比喻,就如同大自然森林中的「樹」 (Tree ) 與 「林」(Forest) ; 我們習慣的教育是一種「先見樹,見再林」,但芬蘭,或不少西方國家的教育模式, 則是「先見林,再見樹」!
Thumbnail
PS. 「你要對標先進國家的薪資水平還是台灣薪資水平」,這樣寫可能有人覺得是在批評台灣,我們要先澄清,兩個女生都很愛台灣,我們只是就實際看到的狀況和經驗,提出自己的觀察和比較。
Thumbnail
PS. 「你要對標先進國家的薪資水平還是台灣薪資水平」,這樣寫可能有人覺得是在批評台灣,我們要先澄清,兩個女生都很愛台灣,我們只是就實際看到的狀況和經驗,提出自己的觀察和比較。
Thumbnail
記得大學時期,就讀外文系的我,曾與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有文化交流的機會。坐在同個教室,上著同樣的課程,亞洲學生和歐美學生的思維、表現、言詞、感受卻有顯著的不同。當教授拋出一個問題,希望得到回應時,台灣學生默不吭聲 ,我們都害怕發言出錯被嘲笑。而歐美的學生勇於發表意見,當想法有分歧時能夠質       
Thumbnail
記得大學時期,就讀外文系的我,曾與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有文化交流的機會。坐在同個教室,上著同樣的課程,亞洲學生和歐美學生的思維、表現、言詞、感受卻有顯著的不同。當教授拋出一個問題,希望得到回應時,台灣學生默不吭聲 ,我們都害怕發言出錯被嘲笑。而歐美的學生勇於發表意見,當想法有分歧時能夠質       
Thumbnail
老師不是死板守舊,而是他有太多無法改變的壓力!新課綱時代,家長和學生,讓我們自己「學習斷捨離」吧! 我到小學與校長及教務主任聊 SIMPRO ,也就是專案導向學習法(PBL,Project/ Problem Based Learning)的工具,因為與生活結合、有動機、自發找答案,這種學習不用重複
Thumbnail
老師不是死板守舊,而是他有太多無法改變的壓力!新課綱時代,家長和學生,讓我們自己「學習斷捨離」吧! 我到小學與校長及教務主任聊 SIMPRO ,也就是專案導向學習法(PBL,Project/ Problem Based Learning)的工具,因為與生活結合、有動機、自發找答案,這種學習不用重複
Thumbnail
陳聖元。2010。雅書堂出版。 推薦給:好奇芬蘭高中生都怎麼學習與生活的人 在聯合報家庭版看到的推薦書,而且是一個台灣高中生寫的,然後他又回來台灣了,所以讓人真的很想聽聽他第一眼、第一手的消息!而且多年後有一天竟然在飛碟早餐廣播時段又聽到他的訪問!原來後來他念了土耳其語文學系,還出了一本《呢喃中的
Thumbnail
陳聖元。2010。雅書堂出版。 推薦給:好奇芬蘭高中生都怎麼學習與生活的人 在聯合報家庭版看到的推薦書,而且是一個台灣高中生寫的,然後他又回來台灣了,所以讓人真的很想聽聽他第一眼、第一手的消息!而且多年後有一天竟然在飛碟早餐廣播時段又聽到他的訪問!原來後來他念了土耳其語文學系,還出了一本《呢喃中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