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12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將「戊戌變法」與 「明治維新」相比較是不恰當的

今年是農曆戊戌年,是「戊戌變法」120周年,兩個甲子;同時也是日本明治維新150周年。在近代同樣遭到來自西方的衝擊後,中日兩個鄰國受其影響都做出了反應和產生了一系列重大變化,目標都是要通過變革來促進和實現國家的強大。其中,戊戌變法與明治維新都是影響兩國的重大事件,且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因而,常常被用來做對比。而今年,又是一個好時機。
通常的評價是,中國的「戊戌變法」失敗了,而「明治維新」成功了。根據是,發起「戊戌變法」的政治人物,光緒皇帝和康梁等維新人士在與慈禧太后為首的保守勢力的鬥爭中落敗了,被囚禁、被斬首或流亡他國。而「戊戌變法」的後續影響,清末的「君主立憲」也未能取得成功。等於說政治行動和政治影響都失敗了,就更談不上促進和實現中國強大這一更高目標。
而「明治維新」成功的根據則是,日本成功地建立了維新政府和「君主立憲」制度,在這一制度下,實現了工業化和軍事現代化,增強了綜合國力;並在「甲午戰爭」中打敗了中國。進而躋身為亞洲第一強國和世界強國。
然而,將「戊戌變法」與 「明治維新」對比還是有些不恰當。時間跨度相差很大。「戊戌變法」僅持續了100天, 始於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頒佈「明定國是」詔書,而結束于同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將光緒皇帝囚禁,發佈訓政詔書,再次臨朝「訓政」。
而明治維新始於1868年4月6日明治天皇發表《五條禦誓文》。而結束時間說法比較多,最早為1871年完成廢藩置縣,維新政府實現國家統一。算下來也有三年。而以1889年制定《大日本帝國憲法》為結束標誌,則有30年左右。那自1898年「戊戌變法」開始,經過清末君主立憲,再到1911年「辛亥革命」清廷退位,才23年。到1919年五四運動,正好31年。所以,將日本「明治維新」與中國自「戊戌變法」開始到五四運動爆發這段時間相比,比較恰當。
實際上,更廣泛而言,問為何中國近代失敗了而日本成功了,更為恰當。觀察期大致相同。人們之所以愛把這兩者比較,是因為「戊戌變法」就是甲午戰敗後中國在主觀意圖上對「明治維新」的效仿。
2018年12月13日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