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6|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台灣新創公司變少了,是好事還是壞事?

創業家數少沒關係,至少比數量多而浮濫更有成功機會;但上述這些條件如何找到最理想的組合,就得兼靠眼光、努力、運氣、人和,以及有沒有好的導師和投資人帶領了。
以上連結的這篇文章,統計了近年的台灣新創公司數字,從最高峰的2014年516家,掉到2018年只剩55家。
(因為取樣方式的關係,有人認為數字有問題,不過看比例趨勢就好)
這一兩年(不科學,純感覺)新創的數量確實變少了;個人認為是因為:
  1. 荒謬的題材變少了:早年新創風潮剛起時,只要是聽起來新鮮、沒有人做過的荒謬題材都有人做,甚至也拿得到投資(這中間往往有內情,但就不談了)。 經過幾年的市場淬鍊驗證,即使沒有景氣問題,這類題材也會逐漸無法生存。
  2. 不荒謬的題材也變少了:即使是可行性高、有成功機會的題材,幾年下來多半也已經有人做了;後起之秀即使拿到錢,要超越前車也要花好幾倍的力氣,想嘗試的人也會不如以往多。
  3. 景氣問題:這個不用多說,多少也會影響到投資人的意願。
  4. 投不出去:雖然有些投資人並不受景氣影響、或是金額相對不痛不癢(幾百萬台幣之類的),但卻感覺到「沒有什麼好案子可以投」,這一點又會回到1和2。
  5. 市場驗證問題:有些人說台灣市場很小、也有人說不小。其實都對,台灣人口並不少,但城鄉差距和生活習慣(尤其在消費科技應用產品方面)落差很大,分割之後或許難以支撐某些新創的目標。
  6. 海外拓展能力:很遺憾的說,就我看過的新創,有很多並不具備海外市場拓展能力;有些是產品設計問題、有些是市場適用性問題、有些就很單純是沒有行銷和語言能力打海外市場。 這一點沒有改進的話,就會一直受到「小市場」的限制。
創業的題材、資金相對多寡(理論上如果你有領先者的100倍資金,也是可能把它幹掉的,理論上啦)、目標市場、以及自己的核心能力(產品技術)與周邊能力(管理、語言、行銷、通路等)都是很重要的。
創業家數少沒關係,至少比數量多而浮濫更有成功機會;但上述這些條件如何找到最理想的組合,就得兼靠眼光、努力、運氣、人和,以及有沒有好的導師和投資人帶領了。
關於這方面的話題,可以參閱這幾篇: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