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地陪伴在痛苦中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Peace
it does not mean to be in a place where there is no noise, trouble or hard work.
it means to be in the midst of those things and still be calm in your heart."
圖為貝加爾湖,攝影師:Daniel Kordan
我陪了一個女孩走了一段時間,
見證了被悲傷擊碎成千萬片的她,
一點一滴收拾了傷心,
慢慢拼回迷失的自己,
透過眼淚洗滌,成為更美好的靈魂。
不再緊抓完美,
而是找回完整自己;
不再只看成功,
而是學習面對失敗;
不再只想逃避痛苦,
而是願意踏實彌補;
不再嚴厲苛責自己,
而是客觀理解自己的難處;
不再對遭遇忿忿不平,
而是開始渴望每天讀一點神的話。
我感覺在看一部縮時影片,
種子埋在土裡,在重壓下破土,
然後發芽結實,我彷彿還看見聖靈閃閃發亮的痕跡。
竟然有這麼強韌的生命力?!
每一次談話,我都看見一個嶄新的她,
而她還很埋汰自己恢復的進度緩慢......
這也讓我有感而發,我們基督徒真的是很難容許自己身處低谷,很喜歡跳掉過程,要不就期待聖靈充滿,以致能超脫肉身苦痛,要不就期待走到長年歲月累積(差不多六十歲)才能有的屬靈深度。
//
昨天我看了一篇文章寫:父母要容許孩子感受羞恥與罪惡感,在這麼糟糕的情緒中,孩子會用防禦攻擊的方式,把痛苦移駕到父母身上,父母需要有界線,在愛中卻不能心軟,陪伴孩子去承認失敗帶來的負面感受,而不是試圖幫助孩子消滅痛苦或轉移注意力,這樣會使得孩童在成長過程中,失去學習接納不完美自己的機會。
愛,不是挪去孩子的痛苦,
是陪他一起承受痛苦,
讓他知道無論如何,有你在!
他將在深刻的情感經驗中,習得功課,認識現實世界,感受自己的有限,卻不害怕「痛苦」。
看完後,我在想怪不得預知未來的上帝,仍然揀選以色列人,並認真的教導他們如果不專心仰賴神,會承受痛苦的教訓,而最終以色列亡國的慘痛,整個群體叩問上帝數百年,「為什麼?為什麼我們會發生這種事?」極大的羞辱與罪惡感下,迫使他們重新編輯了妥拉,不斷尋思在信仰中他們的悖逆,開始堅持守安息日,堅持回到神面前,也使得千年下來,他們保存了自己的民族與信仰。
父母會想保護孩子不受這樣的羞辱,對孩子來說,他就是在這樣的生命經驗中,真正學會了成熟、責任、付代價、堅持。
原文: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lifestyle/2019/04/19/danger-always-trying-protect-kids-disappointment-shame/?fbclid=IwAR3DfX-TG_oVPv87385kps9OanNs9PuhcWm7bMfkTVhxIbgqcB4bsS2t8Ys&utm_term=.ecacbe48d41f
//
我和女孩聊了很多,
有時,我覺得在我們之間說過的話,
其實有如涓涓河流,快速沖刷過,這些話語都隨著水流被帶走,能留下來的言語,萬中取一罷了。
但仍是要說,要傾聽,因為痛苦也會隨著河流而走,
重要的不一定是訴說的內容,不是改變對方的想法,而是你忠誠地友誼與支持。
對我而言,安靜地陪伴一個人在痛苦中,
甚至,有時必須"無所作為"的凝望痛苦的人拿槌子敲碎自己,我心中仍會不忍,需要有意識地費力提醒自己不該阻止(寧可事後多留一些後續的時間自己慢慢調適)。這當中實在需要智慧,才能看見上帝做事的方法,看見正是因為神愛極了祂的孩子,所以神正在容許祂的孩子在苦難中,在痛苦的情緒裡,找到回家的路。
我發現好像又能再支撐久一點了,不用著急拉著對方往前走,不需要看見未來的她,只看見"此刻"的她,專心地接納並欣賞掙扎當下的她,在她厭棄自己時,我卻能看見聖靈為小的軌跡,在修復、在醫治、在等候、在愛著她,生命存在的本身的意義,就是多麼無比的珍貴。
我並不是總能這樣,
但有幸進入一個人的故事,
對我來說,似乎也是一場靈性的造就,
被上帝牽引,體會天父的心。
如同今天翻到那一盒的遊戲紙卡,
真平安是什麼呢?
不是外在可控制的狀態,而是內心所仰仗的信仰。
陪伴人的時候,你願他有平安,
也是信上帝是賜他平安的神,
而不是仰仗自己的陪伴能力,
不用著急,不要自己內心先失去了平安,
時間是上帝做事的工具!
avatar-img
2會員
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密室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如何愛上一座城市? How can we connect to a city? 當我們因為不同的理由停留在一座城市裡,會在心底留下那座城市的記憶,記憶形塑了我,也形塑了城市,從此不覺得陌生,或是從此不想再踏入。 When we stay in a...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屬靈旅程,並且我們內心的渴求塑造了自我獨特的旅程。 按照羅馬所言「 體貼肉體的就是死,體貼聖靈的乃是生命、平安。」,直接按著字面意思,基督徒會誤以為在實際操作上要剋己苦修,戰勝身體的私
人生本來就是一場旅程, 在不同階段轉換, 從一群人到另一群人, 從一處地方到另一處地方。 即使我們很留戀人生某個時刻, 也無法永遠停留,無論它多麼好。
我們如何愛上一座城市? How can we connect to a city? 當我們因為不同的理由停留在一座城市裡,會在心底留下那座城市的記憶,記憶形塑了我,也形塑了城市,從此不覺得陌生,或是從此不想再踏入。 When we stay in a...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屬靈旅程,並且我們內心的渴求塑造了自我獨特的旅程。 按照羅馬所言「 體貼肉體的就是死,體貼聖靈的乃是生命、平安。」,直接按著字面意思,基督徒會誤以為在實際操作上要剋己苦修,戰勝身體的私
人生本來就是一場旅程, 在不同階段轉換, 從一群人到另一群人, 從一處地方到另一處地方。 即使我們很留戀人生某個時刻, 也無法永遠停留,無論它多麼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媽媽的朋友下午打了通電話給我,說她們一起幫媽媽寫了法會牌位, 因為在北部,所以用很家常的口氣跟我說,有空的話記得去拜拜。 掛完電話我坐在手機前爆哭。 因為能感受到媽媽朋友們用自己的方式想念她,記得她的習慣、愛好, 所以用同樣的方式延續下去,用她們能做到的關愛試著照顧我們。
Thumbnail
只有苦才能慰苦,只有愛才能超越愛。一個失去兒子的媽媽走不出失去的痛苦,精神耗弱,一段時間過去,儘管已經走出家門、走入人群,心中的苦依然不時隱隱作痛、日夜折磨一個為人母的心。有一天,這位失去兒子的媽媽遇到一位失去醫生女兒的痛苦,卻能勇敢化小愛為大愛,領受女兒的遺願隨義診團隊上山下海,走入苦難,為其拔苦
Thumbnail
如何面對深不見底的悲傷?如何適當地愛著傷心的人?《姊姊住在壁爐上》故事裡的孩子們,教會了身為大人的我們。
Thumbnail
每一個在婚姻中受苦的女人,委屈都像一座山,在吞忍與不忍之間數度徘徊,都是為了孩子。那些受苦的女人也不是因為善知識幾句話,幾次勸慰就能想開或是從此心開意解,而是因為知道與其在家坐困愁城,不如出門轉換心境, 讓痛苦暫時消失幾個小時都好。 受盡苦楚的女人,傷口太深需要善知識牽引轉念,就算是心不在焉的
Thumbnail
「我只能說,孩子你受苦了,我無法幫你承受這些,所以接下來的路,我會陪你一起走。」 近日,看見朋友有些情緒困擾,所以來聊聊自我療癒。
疼痛或許一直都在, 但你寬容,甚至無視。 ~校園生活手札
Thumbnail
透過敘述治療的方式,作者陪伴朋友克服了女兒憂鬱症的初期症狀,讓朋友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與智慧,並充滿了信心。文章中主要敍述作者如何陪伴朋友變化,透過敘事溫柔的問句去引導朋友看見他的獨特結果和支線故事。最後提到,研究指出幸福感的得指由自己掌握,並歡迎讀者一同來共學活出幸福。
Thumbnail
2021.3.6 前幾天去二階當小助理時,在某段冥想老師請我去摸著一位在過程中痛哭的同學的背給予她支持的力量, 看著同學像個孩子般的放聲大哭,也許是她願意放開自己的一切,任由喉嚨將心裡的感受用力嘶吼哭喊出來,那時的我一邊抱著她、一邊覺得好感動 !
Thumbnail
2023年年底時,一位母親因為陪讀,壓力大到身體不適,從那天起,孩子的變化使她發覺,孩子保持原本的樣子就好,真正需要拯救的是『你自己』!一本非常療癒的書,將「孩子帶來的焦慮」轉變為「我自己的幸福」的方法。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媽媽的朋友下午打了通電話給我,說她們一起幫媽媽寫了法會牌位, 因為在北部,所以用很家常的口氣跟我說,有空的話記得去拜拜。 掛完電話我坐在手機前爆哭。 因為能感受到媽媽朋友們用自己的方式想念她,記得她的習慣、愛好, 所以用同樣的方式延續下去,用她們能做到的關愛試著照顧我們。
Thumbnail
只有苦才能慰苦,只有愛才能超越愛。一個失去兒子的媽媽走不出失去的痛苦,精神耗弱,一段時間過去,儘管已經走出家門、走入人群,心中的苦依然不時隱隱作痛、日夜折磨一個為人母的心。有一天,這位失去兒子的媽媽遇到一位失去醫生女兒的痛苦,卻能勇敢化小愛為大愛,領受女兒的遺願隨義診團隊上山下海,走入苦難,為其拔苦
Thumbnail
如何面對深不見底的悲傷?如何適當地愛著傷心的人?《姊姊住在壁爐上》故事裡的孩子們,教會了身為大人的我們。
Thumbnail
每一個在婚姻中受苦的女人,委屈都像一座山,在吞忍與不忍之間數度徘徊,都是為了孩子。那些受苦的女人也不是因為善知識幾句話,幾次勸慰就能想開或是從此心開意解,而是因為知道與其在家坐困愁城,不如出門轉換心境, 讓痛苦暫時消失幾個小時都好。 受盡苦楚的女人,傷口太深需要善知識牽引轉念,就算是心不在焉的
Thumbnail
「我只能說,孩子你受苦了,我無法幫你承受這些,所以接下來的路,我會陪你一起走。」 近日,看見朋友有些情緒困擾,所以來聊聊自我療癒。
疼痛或許一直都在, 但你寬容,甚至無視。 ~校園生活手札
Thumbnail
透過敘述治療的方式,作者陪伴朋友克服了女兒憂鬱症的初期症狀,讓朋友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與智慧,並充滿了信心。文章中主要敍述作者如何陪伴朋友變化,透過敘事溫柔的問句去引導朋友看見他的獨特結果和支線故事。最後提到,研究指出幸福感的得指由自己掌握,並歡迎讀者一同來共學活出幸福。
Thumbnail
2021.3.6 前幾天去二階當小助理時,在某段冥想老師請我去摸著一位在過程中痛哭的同學的背給予她支持的力量, 看著同學像個孩子般的放聲大哭,也許是她願意放開自己的一切,任由喉嚨將心裡的感受用力嘶吼哭喊出來,那時的我一邊抱著她、一邊覺得好感動 !
Thumbnail
2023年年底時,一位母親因為陪讀,壓力大到身體不適,從那天起,孩子的變化使她發覺,孩子保持原本的樣子就好,真正需要拯救的是『你自己』!一本非常療癒的書,將「孩子帶來的焦慮」轉變為「我自己的幸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