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們 - 互相為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負面事件,不需要重播的功能

兒時,經歷過的某些事,即使始末已有點模糊,但當時的悲傷委屈生氣恐懼,只要輕輕觸及,當年的情緒仍會和著淚,不斷在心中翻攪。即便我已長大,依然如此。而成年之後,任勞任怨,辛勤付出,卻一再被視為理所當然,我既惱怒失落。

我,若獨處於冬風偕雨的午後,潛藏的哀傷懊悔雲湧直上,心頭的難過自責不減當年。

假設,妳(你)也曾如我,畫面重播令妳(你)一再陷入過去,困在當年的痛楚,吞忍許多的委屈。這些想甩卻甩不掉類似的處境,在我的解讀裡,就是【靈馨療聊心靈】這個專題第一期所說的「我們」。


我們的目標

raw-image



這裡的每一個「我」相加,變成了「我們」。到「我們」這裡,提筆聊,療心傷。我們實現的是 :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傾聽彼此的憂傷。我們走向的目標是愛自己療癒自己




情緒像個孩子,需要被關注

心理專家說:「敘述帶來療癒。」
朋友向我訴苦,算是敘述吧! 但是,他每回訴苦之後,情緒似乎沒有得到緩解。對於這個現象,我感到疑惑,不知哪裡出了錯。後來,才知道問題出在「畫錯重點」。訴苦大多是在事件中找證明,要證明都是別人的錯。

把自己情緒晾著,忽略不照顧,情緒就會像個孩子。當孩子傷心哭泣時,得不到媽媽的關懷,孩子的傷心就會更加傷心了。
這似乎像個公式【原有傷心 + 被忽略而產生的傷心 = 更加傷心】,情緒因此更為擴張而複雜,難以梳理。

受傷了,該處理的是傷口

姊姊問 : 「假設,妳跌倒受傷了,妳會拿藥擦傷口,還是去追究誰害你跌倒?」
「受傷了,當然是趕快擦藥。但是,我也會想追究責任。」我直覺的回應。
姊說 : 「如果,讓你跌倒的是一顆石頭呢?」
「.....................」我沒說話,只感覺頭被敲了一下。
姊又說 : 「受傷了,去追究誰的錯,對傷口有幫助嗎? 擦藥才有用。」

原來,每一種盤據心頭,久久不退的情緒,如委屈、悲傷,憤怒、恐懼、懊悔、難過...等,這些情緒都是心裡的傷。承上所說,該關注的是情緒傷口,而不是沉溺過往事件,著眼在證明誰的錯。

這些話,說來簡單。但要擺脫慣性不去證明誰的錯,轉而將力量收回而關注自己,需要夥伴陪同,更需要長時間投注,關懷自己。

以筆耕心田,淡化心靈的傷

心裡有傷,得上藥療傷。在我理解中,這麼做才是真正的愛自己療癒自己,也是具有療效的方法之一。但如何為自己的心靈上藥,我想,心理專家說的「敘述帶來療癒」,即是療癒自我的第一步。關注自己情緒,靠自己就能舒緩痛苦。

自我療癒是一段漫長的旅程,愛自己是一生的功課。所以,「我們」在人生路途上,互相為伴前行。一同提筆療聊,淡化早該離場的心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悉貞 此篇讓我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受傷應該專注療傷,而不是一直關注在責任出在誰的身上~這樣的自責或者責怪,徒增痛苦與煩憂!謝謝悉貞的分享,我來方格子書寫也是為了療癒自我,願我們都能透過書寫讓自己越來越好!
悉貞-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3/14
心總含怨,只是讓苦更苦,痛更痛而已。
但是朋友如果找我訴苦,我會明白她們苦到太難受,想來找我獲得認同的心,所以如果她們被誰傷害了向我訴苦,我還是順著她們一起罵就好
悉貞-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2/24
真好,你的傾聽,可以陪朋友度過痛苦階段。
Red-avatar-img
2023/05/03
非常認同這句話需要長時間投注,關懷自己。
旅人小萌-avatar-img
2023/03/25
喜歡這篇文章,有兩個學習點:1. 述說是為了“被理解”,才能帶來療愈;述說是為了“爭對錯”,就無法帶來療癒了。2. 受傷了,最重要要先照顧自己的傷口,而不是先關心造成傷口的外在人事物。
美利古拉-avatar-img
2023/03/05
十分認同 我靠寫作 抒發情緒
悉貞-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3/14
每寫一篇,就能積累生命能量。
avatar-img
漫游人間的沙龍
67會員
237內容數
女子,拆為女與子,合為好字。想和大家一起透過每期不同主題、不同角度探索,儘管不依附任何關係也能看見自己的好。
漫游人間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07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自我與他人之間的關係,引用漫畫《工作細胞》及老高的分享來解釋「我」與「我們」的聯繫,並強調每個個體在集體中的重要性。文章還提到作者的焦慮經歷和對孤獨的反思,鼓勵讀者保持自我純粹,注意心理健康。作者提出在探索自我和協助他人之間的平衡。希望讀者能從中獲得啟發。
Thumbnail
2024/09/07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自我與他人之間的關係,引用漫畫《工作細胞》及老高的分享來解釋「我」與「我們」的聯繫,並強調每個個體在集體中的重要性。文章還提到作者的焦慮經歷和對孤獨的反思,鼓勵讀者保持自我純粹,注意心理健康。作者提出在探索自我和協助他人之間的平衡。希望讀者能從中獲得啟發。
Thumbnail
2024/03/18
最近看了一部2002年開播的動漫,被網友評為冷門神作的《十二國記》,讓我理解2015年開播的《瑯琊榜》讓我震撼的一段經典台詞,領悟了如果無法一開始就很通透的處理人際,那麼就走一段必經的磨練之路去堅定自己的信念。成長這件事,總是需要時間和契機。
2024/03/18
最近看了一部2002年開播的動漫,被網友評為冷門神作的《十二國記》,讓我理解2015年開播的《瑯琊榜》讓我震撼的一段經典台詞,領悟了如果無法一開始就很通透的處理人際,那麼就走一段必經的磨練之路去堅定自己的信念。成長這件事,總是需要時間和契機。
2024/02/16
藉由回顧自己原生家庭和學校的兩個階段,我再次看見自己很喜歡追求"意義"。一旦當下眼前的事被我判為沒有意義,那我就會失去學習的動力,
Thumbnail
2024/02/16
藉由回顧自己原生家庭和學校的兩個階段,我再次看見自己很喜歡追求"意義"。一旦當下眼前的事被我判為沒有意義,那我就會失去學習的動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也許,你正在處於眼前所遭遇和卡關. 腦袋裡有千千萬萬的OS. 可能和最親近的人有著誤會,很久沒有說話了,感覺怎麼樣也解不開 可能在公司遇到沒有原則的主管,什麼事都要你去執行,又覺得沒有人支持,身心俱疲. 遇上天災人禍,而失去了照顧自己或工作的能力 突然工作機會減少,心裡很焦慮,擔心收入無法養家
Thumbnail
也許,你正在處於眼前所遭遇和卡關. 腦袋裡有千千萬萬的OS. 可能和最親近的人有著誤會,很久沒有說話了,感覺怎麼樣也解不開 可能在公司遇到沒有原則的主管,什麼事都要你去執行,又覺得沒有人支持,身心俱疲. 遇上天災人禍,而失去了照顧自己或工作的能力 突然工作機會減少,心裡很焦慮,擔心收入無法養家
Thumbnail
每一個心裡受苦、受傷的大人,心裡都住著一個遍體鱗傷的孩子。看見自己內心童年所受的傷,讓傷痛說話,不再否認與逃避,是自我療癒的第一步。 近來時常聽到的一段話: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童年時的記憶會是將來長大後,面臨困頓或苦楚時,回想起總能成為心中的養分,陪伴渡過難以捱過的時光
Thumbnail
每一個心裡受苦、受傷的大人,心裡都住著一個遍體鱗傷的孩子。看見自己內心童年所受的傷,讓傷痛說話,不再否認與逃避,是自我療癒的第一步。 近來時常聽到的一段話: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童年時的記憶會是將來長大後,面臨困頓或苦楚時,回想起總能成為心中的養分,陪伴渡過難以捱過的時光
Thumbnail
負面事件,不需要重播的功能 兒時,經歷過的某些事,即使始末已有點模糊,但當時的悲傷、委屈,生氣、恐懼,只要輕輕觸及,當年的情緒仍會和著淚,不斷在心中翻攪。即便我已長大,依然如此。而成年之後,任勞任怨,辛勤付出,卻一再被視為理所當然,我既惱怒又失落。 我,若獨處於冬風偕雨的午後,潛藏的哀傷、懊悔雲湧直
Thumbnail
負面事件,不需要重播的功能 兒時,經歷過的某些事,即使始末已有點模糊,但當時的悲傷、委屈,生氣、恐懼,只要輕輕觸及,當年的情緒仍會和著淚,不斷在心中翻攪。即便我已長大,依然如此。而成年之後,任勞任怨,辛勤付出,卻一再被視為理所當然,我既惱怒又失落。 我,若獨處於冬風偕雨的午後,潛藏的哀傷、懊悔雲湧直
Thumbnail
身心靈-尊重與愛-自我和解及療癒方法 關於 #童年創傷療癒 #內在小孩 #罪惡感 這陣子很適合做溝通 有些人是跟別人溝通 而我覺得 #自我照顧 溝通也很重要 你可以習慣 也可以掙扎 端自己選擇 為何會有這個結論呢? #NLP #催眠 每個過往的回憶跟體驗都會刻印在身上 揮之不去 但過去如何 僅此
Thumbnail
身心靈-尊重與愛-自我和解及療癒方法 關於 #童年創傷療癒 #內在小孩 #罪惡感 這陣子很適合做溝通 有些人是跟別人溝通 而我覺得 #自我照顧 溝通也很重要 你可以習慣 也可以掙扎 端自己選擇 為何會有這個結論呢? #NLP #催眠 每個過往的回憶跟體驗都會刻印在身上 揮之不去 但過去如何 僅此
Thumbnail
日常總會發生許多事,有時是他人的情緒波盪,有時是新聞事件的衝擊,紛紛擾擾的外在容易影響我們的內心狀態,或許會跟著難過傷心,又或者無奈與失望。 也許每天只是一些短暫的時間,都能抽空讓自己的身心放鬆,像是去接觸大自然、聽個音樂、畫圖、閱讀、運動,都是很好的方式。
Thumbnail
日常總會發生許多事,有時是他人的情緒波盪,有時是新聞事件的衝擊,紛紛擾擾的外在容易影響我們的內心狀態,或許會跟著難過傷心,又或者無奈與失望。 也許每天只是一些短暫的時間,都能抽空讓自己的身心放鬆,像是去接觸大自然、聽個音樂、畫圖、閱讀、運動,都是很好的方式。
Thumbnail
小時候跌倒時,我好像都是慢半拍才感覺到痛,然後才慢慢哭出來。 或許是高敏感的體質,讓我對傷害很敏感,會受傷的風險讓我很容易退步,不論是冒險還是人際。 爸媽都偏向保守的把孩子保護的很好,不讓我出去冒險,不過我自認為不是冒險的料。 不過長大後,我發現啊 我們就還是會遇到悲劇,就還是會受傷。
Thumbnail
小時候跌倒時,我好像都是慢半拍才感覺到痛,然後才慢慢哭出來。 或許是高敏感的體質,讓我對傷害很敏感,會受傷的風險讓我很容易退步,不論是冒險還是人際。 爸媽都偏向保守的把孩子保護的很好,不讓我出去冒險,不過我自認為不是冒險的料。 不過長大後,我發現啊 我們就還是會遇到悲劇,就還是會受傷。
Thumbnail
想謝謝自己的勇敢,作為這篇文章的起點。因為,整理自己童年的經歷、接觸自己童年的傷口,對每個人來說,都很不容易,這需要很大的勇氣。當你閱讀這篇文章時,如果與你有所連結,也邀請你拍拍自己,擁抱很不容易的自己,辛苦了。
Thumbnail
想謝謝自己的勇敢,作為這篇文章的起點。因為,整理自己童年的經歷、接觸自己童年的傷口,對每個人來說,都很不容易,這需要很大的勇氣。當你閱讀這篇文章時,如果與你有所連結,也邀請你拍拍自己,擁抱很不容易的自己,辛苦了。
Thumbnail
這些年或許你都經歷過一些撕心裂肺的痛 一些過不去的事長年放在你內心深深處 一直以來你都以為只要不去碰這些傷口 它們就會癒合,你就可以忘記這些傷害 日子久了,你的生活一直在前進 忙碌的生活讓你沒有一刻空閒的時間去記起這些久遺的傷疤 有那麼一刻你以為自己真的已經擺脫一切傷痛 但是午夜夢迴它們就會...
Thumbnail
這些年或許你都經歷過一些撕心裂肺的痛 一些過不去的事長年放在你內心深深處 一直以來你都以為只要不去碰這些傷口 它們就會癒合,你就可以忘記這些傷害 日子久了,你的生活一直在前進 忙碌的生活讓你沒有一刻空閒的時間去記起這些久遺的傷疤 有那麼一刻你以為自己真的已經擺脫一切傷痛 但是午夜夢迴它們就會...
Thumbnail
即便許多人說你「重蹈覆轍」、「自己要的,怪誰?」但那並不是你能控制的,更不是為了自虐,我們都不是真心的想傷害自己,而是卡在無解的輪迴中找不到答案,才會在創傷出現時,再度上前,瞧一瞧。因為我們都欲求一次良善的鬆綁,迫切的想把心中那塊沉重的巨石,放下。
Thumbnail
即便許多人說你「重蹈覆轍」、「自己要的,怪誰?」但那並不是你能控制的,更不是為了自虐,我們都不是真心的想傷害自己,而是卡在無解的輪迴中找不到答案,才會在創傷出現時,再度上前,瞧一瞧。因為我們都欲求一次良善的鬆綁,迫切的想把心中那塊沉重的巨石,放下。
Thumbnail
每當我碰上挫折的時候,會很難過又不知道該怎麼辦,如果眼淚忍得住,我就會盡量忍,但如果忍不住,我就會哭很久,有時可能長達半天,過了一段時間想起來,都會這樣。 好比前幾年,有一段「自作多情」,至今想起來仍
Thumbnail
每當我碰上挫折的時候,會很難過又不知道該怎麼辦,如果眼淚忍得住,我就會盡量忍,但如果忍不住,我就會哭很久,有時可能長達半天,過了一段時間想起來,都會這樣。 好比前幾年,有一段「自作多情」,至今想起來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