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格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接獲到友人買了新房子,聽他家講了好久,終於買了,還一次買兩棟,可喜可賀,也參與了新家的房間規劃,雖然我也不是什麼是內設計師或是建築系專業人士,但對於空間分配我是蠻有自己的想法的,可能也是從小培養的吧,從小家裡的一樓,直到現在,一直沒有一個固定的樣子,這必須歸功於我的老爸,他不安於現狀,大概一季,就會將一樓客廳擺設全部大風吹,每次放學回家發現又改了就覺得無比新奇,也造就現在在外面租屋,喜歡嘗試多種風格,也能接受各種不合常理的擺設(笑)。
想想我的房間,小時候我算是跟哥哥使用同一間房間,但說來尷尬,直到高中一直都是和媽媽睡同一張床,所以是說房和哥哥共用,那間房間很大,坐在書桌前面,在這張桌子唸書的回憶都湧現,稱不上是苦讀,但這桌子承接我少年維特時期的所有點點滴滴,幸好我現在還坐得下,後來因為哥哥上了私中,課業繁重,不好共用會打擾彼此唸書時間,我就移駕致三樓,三樓整個都是我的好不開心,還記得高三時期睡前都會練瑜珈,練就了劈腿和當時一個姿勢叫做「御飯糰」。
之後上了大學,離開了呆了18年的家裡,住進了宿舍,之後在外找了房子,至今也有12年的歷史了,我繼承了老爸的「不安於室」的觀念,每一個地區都沒有住滿兩年過,喜愛各種風格迥異的房間,也喜歡樸素典雅的空間,用一點鮮豔色彩來點綴枯燥乏味的單一色牆,我想,這是一種對空間的規劃,也造就我熱愛逛傢俱店,對於挑選寢具樂此不疲,換了一個新床單,感覺世界都變了,春天到了,就挑選有花朵奔放的圖案,顯示沈穩,就睡在經典格紋上,最近新歡是全淨素白,有一種飯店感,喜歡每次到飯店就是全新的感覺,RESET過,想要每天住飯店,不如就把家裡變飯店,這樣的一個概念。
話又說回來,一個家真的很重要,要有『想回家』,才是這個家的最主要核心,講著講著,想回家了,是回我出生的那個老家。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解憂高材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其實大家都了解,當個藝術家,是天生需要才華的,剛去完義大利旅遊回來,見證到文藝復興三大巨頭的作品。
「隧道盡頭即見光」「失敗或挫折,辛苦過後就能見到希望之光」 書上是這樣寫著的。
這幾天有韓國友人來台灣,說了他想要吃芒果冰,帶他來到台北知名冰店品嚐芒果冰,真的是好吃的啦,
我又搬家了! 其實從上大學離開家後,我在同一個房間,沒有住超過一年,都是合約到期就搬,或是換了樓層,換了房間,我上輩子應該是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概念,這次搬離了中山區,來到了三重區,的確是有一種遠離台北市的感覺,其實住在台北市,到哪其實蠻方便,雖然永和和三重都是標榜過個橋就到台北市,但光要過那個橋
世界を動かそうと思ったら まず自分自身を動かせ
只要是心情好,即使小事再無聊,快樂成分也會被無限放大。
其實大家都了解,當個藝術家,是天生需要才華的,剛去完義大利旅遊回來,見證到文藝復興三大巨頭的作品。
「隧道盡頭即見光」「失敗或挫折,辛苦過後就能見到希望之光」 書上是這樣寫著的。
這幾天有韓國友人來台灣,說了他想要吃芒果冰,帶他來到台北知名冰店品嚐芒果冰,真的是好吃的啦,
我又搬家了! 其實從上大學離開家後,我在同一個房間,沒有住超過一年,都是合約到期就搬,或是換了樓層,換了房間,我上輩子應該是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概念,這次搬離了中山區,來到了三重區,的確是有一種遠離台北市的感覺,其實住在台北市,到哪其實蠻方便,雖然永和和三重都是標榜過個橋就到台北市,但光要過那個橋
世界を動かそうと思ったら まず自分自身を動かせ
只要是心情好,即使小事再無聊,快樂成分也會被無限放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趁著正式上工前回家看看老人家們。似乎是在年復一年的練習下開始累積越來越多的自主性和勇氣,可以不論任何人的言語或情緒,逮到機會就毅然決然地上車南下,回到屬於自己的第二個家。 不確定這個家是自己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正式認定,但我知道這個地方始終在自己心底有個專屬的位置。每次回家所看到的住宅景色基本上不會變
Thumbnail
家裡最近進行浴室修繕工事,前陣子跟媽媽一起和朋友設計師討論許久,終於決定好格局與樣式,媽媽又想都要施工,乾脆將客廳與書房也稍稍再翻新,就這樣連續好幾天都在打包收拾。原以為要到樓下和表姐雨兒一起住一陣,才知道媽媽在半年前於離家大約兩站公車站牌處,又買了一間新房。然後,又知道,是我的名下。   媽媽
起初他帶我去他家的時候,讓我大開了眼界,說那是個家嗎?倒不如說是一個空間。 黑漆漆的公寓頂加,打開外面鐵門首先印入眼簾的是個長陽台,把已經合不太起來的木門用力推進去後是一片狼藉的客廳,沒有廚房,所有東西堆滿了整個空間,暗沉的頂燈之下只有一條小小走道能通往廁所跟男友房間
由於之前租的租屋處太吵 在跟老爸爭吵過幾次後 終於下定決心要搬離原租屋處 改換租其它住所 上網查591出租網 在眾多住所中 我選中一間住所 當天選當天我就決定去看房 591那間住家定位不太準 於是我打給房東 我:喂~請問是房東先生嗎?我現在在找你家住所位置,但我一直找不到。 房東:小姐,請問妳現在
剛畢業時,我在台北找了一間租屋,房東很年輕,育有兩個幼子,家裡坪數大概有八十多坪,他在裡面隔了幾個雅房,讓我們這些房客跟他共同使用衛浴廚房,非常有雅量,對於剛畢業來到台北這個陌生城市的我,很喜歡這種有家的感覺的租屋處。這對房東夫妻為人好客,家中經常有友人來造訪,我觀察了他們總是非常大方的擺桌宴客相當
Thumbnail
弟弟和弟妹擁有一個安穩的家,為了買房花了一年多時間看房、評估,找到符合需求的房子,並找到一個合適的設計公司進行裝潢。弟弟分享了裝潢過程和成果,強調找對設計師很重要,也建議在客變時就找設計師,這樣能節省更多費用,也省了大動干戈的功夫。
Thumbnail
一位八零年代的創業青年,成功打造了白手起家的第一間新房子,透過與設計師的有效溝通,實現了開放、簡約、大方的設計理念。本篇文章分享了從客變階段到室內設計的勾畫,還有設計圖面想法剖析以及完工心得與分享。
老實說從家裡搬出來住這件事我在兩年前就在想了甚至是跟家人提過,因為想知道家人的想法以及對家人尊重於是我向家人提出我想搬出去住的想法可是他們並不同意覺得花費太多了然後就被爆念一頓了!可是這並沒有打消我想要搬出來的念頭後來二姐回來了他提出要一起合租的想法於是我利用了這個機會終於搬出來了。 一開始我蠻開
Thumbnail
現在住的地方是我兩年多前自己搬出來住的公寓小套房,以一個人的「房間」來說算挺大,但若超過一個人居住,就稍微擁擠些了。 現任伴侶原本也不住在台北,我們在一起後他才來到台北生活,也就順勢住進我的小套房了。 我自知自己對於「收拾」類的家務非常不擅長,因此在我搬出來初期,就告誡自己:買東西前先想清楚、任
Thumbnail
北漂的青年在一番闖蕩後,與另一半攜手買下了人生第一棟房子。 屋齡20年以上的舊式電梯公寓,屋內原有格局雖方正,但設計風格與使用方式已與現在的想像差距甚遠,屋主說著:「希望我們回家時,能有個溫暖的家。」
趁著正式上工前回家看看老人家們。似乎是在年復一年的練習下開始累積越來越多的自主性和勇氣,可以不論任何人的言語或情緒,逮到機會就毅然決然地上車南下,回到屬於自己的第二個家。 不確定這個家是自己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正式認定,但我知道這個地方始終在自己心底有個專屬的位置。每次回家所看到的住宅景色基本上不會變
Thumbnail
家裡最近進行浴室修繕工事,前陣子跟媽媽一起和朋友設計師討論許久,終於決定好格局與樣式,媽媽又想都要施工,乾脆將客廳與書房也稍稍再翻新,就這樣連續好幾天都在打包收拾。原以為要到樓下和表姐雨兒一起住一陣,才知道媽媽在半年前於離家大約兩站公車站牌處,又買了一間新房。然後,又知道,是我的名下。   媽媽
起初他帶我去他家的時候,讓我大開了眼界,說那是個家嗎?倒不如說是一個空間。 黑漆漆的公寓頂加,打開外面鐵門首先印入眼簾的是個長陽台,把已經合不太起來的木門用力推進去後是一片狼藉的客廳,沒有廚房,所有東西堆滿了整個空間,暗沉的頂燈之下只有一條小小走道能通往廁所跟男友房間
由於之前租的租屋處太吵 在跟老爸爭吵過幾次後 終於下定決心要搬離原租屋處 改換租其它住所 上網查591出租網 在眾多住所中 我選中一間住所 當天選當天我就決定去看房 591那間住家定位不太準 於是我打給房東 我:喂~請問是房東先生嗎?我現在在找你家住所位置,但我一直找不到。 房東:小姐,請問妳現在
剛畢業時,我在台北找了一間租屋,房東很年輕,育有兩個幼子,家裡坪數大概有八十多坪,他在裡面隔了幾個雅房,讓我們這些房客跟他共同使用衛浴廚房,非常有雅量,對於剛畢業來到台北這個陌生城市的我,很喜歡這種有家的感覺的租屋處。這對房東夫妻為人好客,家中經常有友人來造訪,我觀察了他們總是非常大方的擺桌宴客相當
Thumbnail
弟弟和弟妹擁有一個安穩的家,為了買房花了一年多時間看房、評估,找到符合需求的房子,並找到一個合適的設計公司進行裝潢。弟弟分享了裝潢過程和成果,強調找對設計師很重要,也建議在客變時就找設計師,這樣能節省更多費用,也省了大動干戈的功夫。
Thumbnail
一位八零年代的創業青年,成功打造了白手起家的第一間新房子,透過與設計師的有效溝通,實現了開放、簡約、大方的設計理念。本篇文章分享了從客變階段到室內設計的勾畫,還有設計圖面想法剖析以及完工心得與分享。
老實說從家裡搬出來住這件事我在兩年前就在想了甚至是跟家人提過,因為想知道家人的想法以及對家人尊重於是我向家人提出我想搬出去住的想法可是他們並不同意覺得花費太多了然後就被爆念一頓了!可是這並沒有打消我想要搬出來的念頭後來二姐回來了他提出要一起合租的想法於是我利用了這個機會終於搬出來了。 一開始我蠻開
Thumbnail
現在住的地方是我兩年多前自己搬出來住的公寓小套房,以一個人的「房間」來說算挺大,但若超過一個人居住,就稍微擁擠些了。 現任伴侶原本也不住在台北,我們在一起後他才來到台北生活,也就順勢住進我的小套房了。 我自知自己對於「收拾」類的家務非常不擅長,因此在我搬出來初期,就告誡自己:買東西前先想清楚、任
Thumbnail
北漂的青年在一番闖蕩後,與另一半攜手買下了人生第一棟房子。 屋齡20年以上的舊式電梯公寓,屋內原有格局雖方正,但設計風格與使用方式已與現在的想像差距甚遠,屋主說著:「希望我們回家時,能有個溫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