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我的房事,我的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前幾次搬家,只是一次又一次搬著家當,對著房東仰望; 後兩次搬家,才感覺是搬到幸福路上。 幸福,是一段有個家的旅途。
每個家庭都有房子,每間房子都有它的故事。
我出生在大稻埕的一棟大樓房,三十幾人的三代大家族。百年前的大稻埕富商雲集,我們家族也是其中之一。近百年前,我們家族富甲一方,在北部到處有田、有房也有地,但這些金湯匙沒留著給後代子孫含,到了祖父晚年、父親青年時,龐大家產敗到只剩大稻埕的樓房,更早些時候的土地大縮水是受政府「耕者有其田」之賜。父母結婚時乘坐的黑頭轎車,當時在台北屈指可數,不過這個風光底下,其實早已家道中落。
我出生後第二年,父母婚後五年,攜兩兒遷出天天上演宮心計的大家族,在中山區白手起家開店做生意。這間磚造結構木板夾層的舊屋只有四坪,有一支木頭梯子讓我們爬上爬下,充當臥室及書房的夾層,僅中間一小塊可容大人站立轉身。樓下主要是店面,勉強隔出一間浴室。沒有廁所,上大號要到隔壁再隔壁的房東家店面借用,只有顆燈泡的廁所窄小昏暗又不乾淨。
有一晚,鄰居招待我和妹妹留宿,我到現在都還清楚記得他們家的蹲式馬桶和廁所舖有地磚,一整間的乾淨明亮。
我家門前有水溝,後面沒廁所。
拉肚子要跑得快,最怕裡面有老太太。
為了支應高漲的房租,店門口後來分租給修鞋與打鎖匙兩攤子,空間更顯侷促。家裡雖然狹小簡陋,但年幼的我沒有面子問題,時常有同學童黨在我家玩耍;儲物箱堆成的小書桌前,我還是排出一列恐龍和超人等小玩偶。除了公園及校園,是這個違建小屋伴我成長,它像隻骨質疏鬆的醜小鴨,但它是我的家,我會帶朋友一起來玩的家
十二歲時,我家搬到隔壁巷子,也是一棟兩層舊樓房,樓地板面積近五十坪,兩套衛浴。一樓做店面,廚房尚有空間擺洗衣機,二樓有三房一走廊,小部分店面與一房間繼續分租給之前的修鞋師傅。這間大了好幾倍的房子讓我雀躍不已,隨著我身形長大,有足夠的活動空間,還可以一樓養狗、二樓養鳥。這個編號第三,可以讓我跑上跑下、玩捉迷藏的房子,陪了我六年,走過童年跨入青春期。
記憶中的醜小鴨
搬出大家族之後,仍不時飄來朝廷老家的烏雲。我年幼時,太后般的奶奶下了一道「聖旨」,讓素行不良又吸毒的舅公來店裡做事一段日子,她疼惜無業的舅公,想給他一個工作。老家在我十三歲左右時重建,爸爸主動讓二伯與堂哥,再加一個智能不足的私生子小叔來暫住兩年,當時整間房子塞了十個人。這是為了博取奶奶的歡心,盡管排行老么的爸爸一直不得寵,然而,奶奶與爸爸的爭吵是我年幼時常有的印象。童話故事裡的虎姑婆,似乎活生生在家裡,嬌小佝僂、纏過小腳、橫眉冷眼,讓我不敢親近。
請愛心「認養」作者第一個書寶寶《解憂書寫:用文字和自己談心的21個練習》
爸爸不甘兩個房東幾乎年年漲房租,決定自己買房,大膽用近乎全額貸款買下一間新房。爸爸五十歲時,開始咬牙當了十年房奴;不用再看房東臉色,卻得緊盯著給銀行的帳冊。老爸這一咬,後來的牙齒真的都不保,晚年的失智便拿著缺牙的號碼牌報到。新房不在鬧區,生意大不如前,高額利息與三個孩子學費的沉重負擔,把爸爸壓到駝背和憂鬱。
某一天,我看到爸癱坐在客廳長椅上,閉眼鎖眉,他的壓力我很掛慮。
我的家庭真可愛,整潔美滿又安康,
姊妹兄弟很和氣,父母都慈祥;
雖然只像美夢一場,仍有快樂片段留在濡濕的眼眶;
雖然只像作文願望,窗外的月光總有一天把夢照亮。
可愛的家庭呀,我不能離開你,你的恩惠比天長。※
爸媽的經濟重擔一直都很大,我越大越擔心,家裡三不五時颳起欠錢要錢的大小颱風,哥哥的土石流後來更是一次次爆發。我服役時開始支援家計,上班後,固定每個月拿大約一半的薪資回家,從此有了話語權,爸爸最終被媽媽和我說服,賣了這間有名無實的房子,終於卸下貸款九百多萬、每月利息超過十萬的重擔。爸爸退休收起店面全家搬到松山區一棟新大樓,兩年後,房東突然要房子。我們匆忙搬回中山區,在一棟電梯華廈租了一間住家。
從三號房到六號房的多半日子,哥哥和妹妹各有自己的房間,我則是和爸媽同一間做點簡單的區隔,或是哥哥離家時我接收他的房間。
三年後我結婚,不想複製爸媽的無殼人生,我與太太婚前在內湖買了一間公寓,當時房價和利息的雙低,對我們的織夢很給力。婚後第五年,兩孩子都已出生,為了讓爸媽擺脫啃老的哥哥,太太建議我接兩老來同住。六口擠了近三年,我再買下林口一間較大的房子。內湖與林口的房子,我們都有一樣的經歷,過濾了上百間房子,看過雙北許多區域。當我們走進這條街巷,雙眼總算為之一亮,這就是我們要的環境,我們要的家,一間可以用心布置與經營真正屬於自己的家
我坐在客廳長椅上,看著窗外的月光,真的照亮了我的夢想。
內湖的房子先後租給兩對年輕夫妻,他們一樣在那裏生了兒子。
我們承諾不會漲房租不會要回房子,請他們安心長住
自己吞過的冷漠苦味,我不想吐給別人,
幸好他們都是好房客,幫他們也像幫以前的自己。
林口家一隅
十一年前,我和太太扶著兩老拎著兩小,從內湖搬來林口,搬離生長半輩子的台北。那天是情人節,這間房子是我們全家共同的情人。移居林口適應良好,我們很快認識許多鄰居和家長,內湖的友誼交棒給林口的新朋友,幾段情誼聚散來去,編織成生活的記憶。
每個孩子都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自己成人後最努力的是:不要有過去的陰影,不要被欺負也不要欺負別人,不要被錢壓到沒生活品質,不要偏寵孩子,不要打罵吵鬧,不要對外受氣對內發脾氣,不要被親情綁架,不要沒顧好身體‧‧‧‧‧
有太多的不要不要;肯定要的是,有一個頂得住的肩膀,給家裡穩定、安靜、和樂的氣場。

同一間房子,隨著不同的成員、不同的階段,瀰漫著不一樣的空氣,也傳誦不一樣的樂章。三代同堂的闔家歡笑聲、父親病老的哀怨聲、青春期孩子的大小聲‧‧‧‧‧‧感謝內湖和林口的好房子,承載悲歡苦樂交織的一家子。
前幾次搬家,只是一次又一次搬著家當,對著房東仰望;
後兩次搬家,才感覺是搬到幸福路上。
幸福,是一段有個家的旅途。
我的家住過八間房子,這是我的故事,我的旅途。
感謝以下媒體刊載:
TVBS《T談談》初稿 2018/10/26
《大紀元》2019/11/7
《講義》2020/5
※ 改編自《甜蜜的家庭》歌詞
請愛心「認養」作者第一個書寶寶《解憂書寫:用文字和自己談心的21個練習》
avatar-img
152會員
141內容數
「HomeBa」是我29歲在布里斯本遊學時,同校的台灣小女生給我的暱稱。從2000年起在家工作至今,也成為了兩個孩子的爸,當時的綽號到現在也很貼切。教養的長路上我與太太拿全勤獎,「成績」還看不到,但我們努力去做好。連同自己的成長經驗,這裡有許多家庭小故事與大家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詹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那晚在南投,我如果還是華麗轉身,獨自覓得寧靜一偶,仰望璀燦星空,看到的還是我平時習慣的安靜夜晚,眼裡還是只有我自己。幸好我換了一顆鏡頭,去欣賞不一樣的友情成分,不一樣的初次見面的眼神,不一樣卻叫我難忘的別人。
日前我走上了法院,因去年底一名親戚的被殺案,我和幾位長輩臨庭旁聽,表示關切。常說人生如戲,在法庭上也有各種劇情,只是會走進法庭的通常不會是好戲,相信沒人喜歡到這裡演戲或看戲。 
這個真實故事讓我感動的不只是領導者的意念,也有同事間在艱苦時期團結的人性光輝。這位年薪上百萬的主管,以及安全名單的老員工,如果自私,他們可以不用為別人犧牲,在那個人人自危的時機與環境,願意跟大家一起少掉半個飯碗,願意慶幸還有半個飯碗,這樣的人性,就算在黑暗中,也會自然發光。
記憶是過去寫給現在的信件,在每顆心的旅程中若隱若現; 每個人都有些揪心的片段,也許在某個深夜的某個地方,你也有個最深的思量,在塵封的記憶裡 ~ 收藏。
教書對部份老師而言,只是年復一年的日常工作,但對每名學子,成長只有一次。孩子面對您,可能是家庭之外對他影響最多的大人;老師面對孩子,若能多一點關照他們的差異性,多一點幫助,多留一點教學熱忱,每樣都多一點,在孩子的心靈宇宙裡,將會點綴出璀璨的滿天星光。
遲到走進這舞台,聽到掌聲響起來,我的心不敢再耍賴。因為我遲到,多少時間不在,多少抱怨冒出來,我的遲到真不應該。 回到這熟悉的舞台,聽到這一聲喝采,我的遲到終於改過來。經過多少失敗,經過多少等待,準時的同學原來在忍耐。
那晚在南投,我如果還是華麗轉身,獨自覓得寧靜一偶,仰望璀燦星空,看到的還是我平時習慣的安靜夜晚,眼裡還是只有我自己。幸好我換了一顆鏡頭,去欣賞不一樣的友情成分,不一樣的初次見面的眼神,不一樣卻叫我難忘的別人。
日前我走上了法院,因去年底一名親戚的被殺案,我和幾位長輩臨庭旁聽,表示關切。常說人生如戲,在法庭上也有各種劇情,只是會走進法庭的通常不會是好戲,相信沒人喜歡到這裡演戲或看戲。 
這個真實故事讓我感動的不只是領導者的意念,也有同事間在艱苦時期團結的人性光輝。這位年薪上百萬的主管,以及安全名單的老員工,如果自私,他們可以不用為別人犧牲,在那個人人自危的時機與環境,願意跟大家一起少掉半個飯碗,願意慶幸還有半個飯碗,這樣的人性,就算在黑暗中,也會自然發光。
記憶是過去寫給現在的信件,在每顆心的旅程中若隱若現; 每個人都有些揪心的片段,也許在某個深夜的某個地方,你也有個最深的思量,在塵封的記憶裡 ~ 收藏。
教書對部份老師而言,只是年復一年的日常工作,但對每名學子,成長只有一次。孩子面對您,可能是家庭之外對他影響最多的大人;老師面對孩子,若能多一點關照他們的差異性,多一點幫助,多留一點教學熱忱,每樣都多一點,在孩子的心靈宇宙裡,將會點綴出璀璨的滿天星光。
遲到走進這舞台,聽到掌聲響起來,我的心不敢再耍賴。因為我遲到,多少時間不在,多少抱怨冒出來,我的遲到真不應該。 回到這熟悉的舞台,聽到這一聲喝采,我的遲到終於改過來。經過多少失敗,經過多少等待,準時的同學原來在忍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本篇文章回顧了2001年至2013年間,作者在臺北的租屋生活,描述了搬家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從充滿回憶的板橋老公寓,到擁擠的景美小雅房,最後與女房東共處的溫馨日子,這段北漂經歷塑造了作者的成長與回憶。在這些故事中,作者不僅分享了生活環境的變遷。這段時光成為保存在心中的回憶,也是一種珍貴的生活體驗。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2014年跟先生小孩從公婆的房子搬到隔壁巷子的公寓,對於新生活很期待,終於不用四個人擠一間房。搬家之後才發現,之前一直誤會自己,以為能工作賺錢,曾經獨立租屋在外生活,已經結婚生養小孩,就是一個大人。終究,一個人的生活跟負責一家人的日常運作,還是有極大的差異,38歲高齡才開始覺得要獨當一面
Thumbnail
陽光透進窄窄的巷弄,從後門這條窄巷子裡走進來,算過來右邊第四家就是老家。去年十一月小三通我路過家鄉還特地繞過去看了一眼。老家在二十多年前已經賣掉,今天我在後巷裡看到的只是破敗的門窗,曾經母親忙活的牆邊洗衣槽如今堆置著蒙塵的雜物。   這條坑坑窪窪的後巷曾經左鄰右舍孩子們嘻鬧玩笑,曾經三姑六婆東家長
年幼時與爸爸那邊的家人住在一起,他們住頂樓,我們住頂加,每次回家都需要經過他們的地盤,走上樓梯,拉開拉門,才能抵達我們家。
剛畢業時,我在台北找了一間租屋,房東很年輕,育有兩個幼子,家裡坪數大概有八十多坪,他在裡面隔了幾個雅房,讓我們這些房客跟他共同使用衛浴廚房,非常有雅量,對於剛畢業來到台北這個陌生城市的我,很喜歡這種有家的感覺的租屋處。這對房東夫妻為人好客,家中經常有友人來造訪,我觀察了他們總是非常大方的擺桌宴客相當
因為二叔有時喝醉酒,時常和爺爺吵架,二叔說要拿刀砍人,當然沒有砍人,醒過來就沒事了。因為這樣,父母想過要搬家,結果因緣巧合之下,父母和三叔搬到一兒去了,在安邦五條石。三叔住在前面,我們住在後面,是非法屋(木屋),會漏一點水。 哪裏沒有廁所,大家都用公共廁所,建在一個湖的側邊。上大號的時後,魚兒都會
Thumbnail
小學一年級以前,住在北投的稻香市場附近。 住家位於一條小巷內,巷子的盡頭是個鐵門深鎖的社區,小巷的兩旁則是老舊矮房。右側那排,裡面數過來的第二棟二樓,有一位獨居老先生,當時我家就是那間屋內,一家四口,住在一間小小的房裡。 印象中,鄰居的大哥待我家裡的哥哥好……
老實說從家裡搬出來住這件事我在兩年前就在想了甚至是跟家人提過,因為想知道家人的想法以及對家人尊重於是我向家人提出我想搬出去住的想法可是他們並不同意覺得花費太多了然後就被爆念一頓了!可是這並沒有打消我想要搬出來的念頭後來二姐回來了他提出要一起合租的想法於是我利用了這個機會終於搬出來了。 一開始我蠻開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本篇文章回顧了2001年至2013年間,作者在臺北的租屋生活,描述了搬家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從充滿回憶的板橋老公寓,到擁擠的景美小雅房,最後與女房東共處的溫馨日子,這段北漂經歷塑造了作者的成長與回憶。在這些故事中,作者不僅分享了生活環境的變遷。這段時光成為保存在心中的回憶,也是一種珍貴的生活體驗。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2014年跟先生小孩從公婆的房子搬到隔壁巷子的公寓,對於新生活很期待,終於不用四個人擠一間房。搬家之後才發現,之前一直誤會自己,以為能工作賺錢,曾經獨立租屋在外生活,已經結婚生養小孩,就是一個大人。終究,一個人的生活跟負責一家人的日常運作,還是有極大的差異,38歲高齡才開始覺得要獨當一面
Thumbnail
陽光透進窄窄的巷弄,從後門這條窄巷子裡走進來,算過來右邊第四家就是老家。去年十一月小三通我路過家鄉還特地繞過去看了一眼。老家在二十多年前已經賣掉,今天我在後巷裡看到的只是破敗的門窗,曾經母親忙活的牆邊洗衣槽如今堆置著蒙塵的雜物。   這條坑坑窪窪的後巷曾經左鄰右舍孩子們嘻鬧玩笑,曾經三姑六婆東家長
年幼時與爸爸那邊的家人住在一起,他們住頂樓,我們住頂加,每次回家都需要經過他們的地盤,走上樓梯,拉開拉門,才能抵達我們家。
剛畢業時,我在台北找了一間租屋,房東很年輕,育有兩個幼子,家裡坪數大概有八十多坪,他在裡面隔了幾個雅房,讓我們這些房客跟他共同使用衛浴廚房,非常有雅量,對於剛畢業來到台北這個陌生城市的我,很喜歡這種有家的感覺的租屋處。這對房東夫妻為人好客,家中經常有友人來造訪,我觀察了他們總是非常大方的擺桌宴客相當
因為二叔有時喝醉酒,時常和爺爺吵架,二叔說要拿刀砍人,當然沒有砍人,醒過來就沒事了。因為這樣,父母想過要搬家,結果因緣巧合之下,父母和三叔搬到一兒去了,在安邦五條石。三叔住在前面,我們住在後面,是非法屋(木屋),會漏一點水。 哪裏沒有廁所,大家都用公共廁所,建在一個湖的側邊。上大號的時後,魚兒都會
Thumbnail
小學一年級以前,住在北投的稻香市場附近。 住家位於一條小巷內,巷子的盡頭是個鐵門深鎖的社區,小巷的兩旁則是老舊矮房。右側那排,裡面數過來的第二棟二樓,有一位獨居老先生,當時我家就是那間屋內,一家四口,住在一間小小的房裡。 印象中,鄰居的大哥待我家裡的哥哥好……
老實說從家裡搬出來住這件事我在兩年前就在想了甚至是跟家人提過,因為想知道家人的想法以及對家人尊重於是我向家人提出我想搬出去住的想法可是他們並不同意覺得花費太多了然後就被爆念一頓了!可是這並沒有打消我想要搬出來的念頭後來二姐回來了他提出要一起合租的想法於是我利用了這個機會終於搬出來了。 一開始我蠻開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