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推薦你閱讀:
比起過往世代,個人能扮演的「角色」越發多元且複雜——但是,我們真能兼顧、駕馭迥然不同,譬如王子與街頭老鼠的形象嗎?
序:當我們再次翻閱《一千零一夜》
《
胡桃鉗 》、《
小飛象 》⋯⋯這陣子陸續推出的迪士尼真人電影裡,《阿拉丁》算是表現特別好的一部。雖然沒有任何的故事改寫,主要劇情就跟小時候的床邊故事「一模一樣」:大臣賈方仍舊貪戀權勢、阿拉丁仍舊出生貧困、然後主角們依舊一見鍾情⋯⋯不過,由於飾演神燈精靈的威爾史密斯唱功、演技實在亮眼,再加上導演花費超多篇幅補齊角色的動機與背景,就像原著《一千零一夜》。《一千零一夜》原本就出自許多人參與創作、迭代、翻譯的故事接力,打造出一座極盡奢華的東方城市,阿格拉巴(Agrabah)。
畢竟童話沒有翻轉,我們就不再去談「三個願望夠嗎?」的老調、也不去批判「制度」對女性、階級弱勢的不友善了。這次,我們就來聊聊,那些令人深刻的「獨唱尷尬癌」吧!
——尤其,老師認為這些段子,本來就不是給外人看的,只是我們誤闖其中。
(以下討論涉及劇情)
台前的王子與公主:高夫曼的劇場理論
阿拉丁的
第一個願望 是希望成為王子;第二與第三個願望,則是許給了「真正的自由」:茉莉公主與阿拉丁,因為環境過於優渥、或是過於貧窮——正好處在社會階級裡的兩極困窘而有所共鳴,進而相知相惜。不過,大臣賈方又難道不是如此?即便從街頭走到「一人之下(Second)」,他也被權勢的外在要求所限囿。神燈精靈更是如此——擁有最強能力的他,卻必須像個餐廳服務生,服務他人的各種要求。
有人看見我嗎?——阿拉丁
我的願望是自由——神燈精靈
無論是「亮眼」或是「平凡」,社會學家高夫曼(Goffman)引用劇場意象,來刻畫這些社會環境帶給人們的不自在感。高夫曼指出,「社會」之於人們,就像是「舞台」之於演員;在觀眾面前,我們會持續因為不同的人、與場景,有意識地去展演自己理想/想要呈現的角色。這個有意的展演互動,高夫曼稱之為「前台」。
台後的阿拉丁/茉莉:角色的自我懷疑
相較之下,「後台」則是偏向「人性自我」獨處的角落。人們處在後台時,可以不去注意形象,可以有一點隱私,並暫且擺脫辛苦的「檯面工作」——尤其是那些在前台受到抑制的行為,特別會容易在後台出現。從這個角度來看,最具體的例子,就是音樂劇電影裡的「獨唱」——茉莉的《
Speechless 》與阿拉丁的《
One Jump Ahead 》,都是在「四處無人」時,主角唱出、並演出自己的心情。
如果他們再靠近一點,看到的我會是「流氓」、或是「過街老鼠」嗎?
“Riff-raff”, “street rat”, Would they think that if they look much closer?
於是阿拉丁低吼,「如果不偽裝」,真的是可行的嗎?
「角色」作為一種認識自我的實踐
因為網路科技的發展,比起過往世代,個人能扮演的「角色」越發多元且複雜——當人們可以在網路上扮演起任何角色,這些角色的角色要求(role expectation)亦將反過來限制我們——譬如交友APP上的文字介紹,或許讓人能假冒年齡、真實身份與感情狀況,出現許多假冒單身、期待網戀、網愛的已婚者。然而最終,即便有再強的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或觀眾隔離(audience segregation)能力,這些「角色」在真實社會中難免相遇(就像賈方強制卸下阿里王子的外衣),讓我們面臨囧境。
相對榮格的
人格面具 觀點,劇場理論並不那麼強調何謂「真正的自己」。「社會行為就是社會表演,」無論什麼時候,一個人總是或多或少地意識到他正在扮演某種角色,但我們正是在這些角色中彼此了解的,也是在這些角色中認識自我的。
你就像是一個王子,但只是表象:你的內在完全沒變。
某種意義上來說 — — 只要這個角色代表我們已經形成的自我概念,及代表著我們努力充分體現的樣子,那麼,這種角色便不只是偽裝、而會是更真實的自我,是我們所希望達成的理想自我。久而久之,我們對自我角色的概念便成為第二自然,變成我們人格中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就像茉莉,當她能在政治立場上表露出自己的看法,她便不只是等待被拯救的公主、更是能成為治國的蘇丹;阿拉丁即便身處貧民窟,他仍是一個《一千零一夜》裡傳說中那顆有「永恆價值」的璞石,給予他人勇氣與自由。
結語:A Whole New World
全世界是一個舞台,
All the world’s a stage,
所有的男男女女不過是一些演員﹔
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
他們都有下場的時候,也都有上場的時候。
They have their exits and their entrances;
一個人的一生中扮演著好幾個角色⋯⋯
And one man in his time plays many parts…… ——莎士比亞,《皆大歡喜》
從1992年迪士尼同名動畫,甚至是更久遠的民間故事開始,《阿拉丁》男女主角口中的「世界」或許都相同、並沒有更加新穎。更新的其實是人們的「視野」——從陌生到悅納,人們在實踐角色的旅程中,逐漸打開了自己前後台的訊息流通,更肯定自我的價值。而這,也正是人們一直在追尋的「自由」吧?
那麼,我們下篇評論見囉。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讓你「有收穫」,請為這篇文章按下愛心 ,讓我為你寫出更多這樣的文章。
★如果你希望穩定收看 我的後續作品,請追蹤 我!
★若有希望老師關心的教育議題、影視作品、或是娛樂體驗,歡迎留言或與我聯繫委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