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是同事眼中的一團毛線球:皮克斯動畫《Purl》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為什麼推薦你閱讀: 
你知道為什麼我們的用語從「性別平等」走向「性別平權」嗎?

Pixar SparkShorts:輕量級的質感作品

raw-image

製作《玩具總動員》、《海底總動員》等大作的皮克斯(Pixar)於 2019 年發起了 SparkShorts 計畫。SparkShort系列定調為「實驗動畫短片」,由皮克斯內部員工提案、擇優進行製作,希望藉此激發更多創意、並發掘和培養新人。

這一系列動畫都可以在youtube上全片收看,本篇要評論的,是既奇異又現實的《Purl》。

以下有雷。

不只是女性:所有「他者」的處境

故事主角是一顆粉紅色的毛線球,Purl。但他可不是一顆普通的毛線球,他很夢幻  — —他有雙手、雙腳還有嘴巴,並在B.R.O. Capital上班。而B.R.O. Capital 的其他員工們,相對寫實的很 — —剛硬的線條、都是男性職員。

raw-image

那麼,粉紅色的Purl是女性嗎?本片想呈現的是「職場性別議題(歧視)」嗎?確實,《Purl》的劇情來自導演 Kristen Lester 自身經驗:初次踏進動畫產業的她,才發現整個工作室卻只有自己一位生理女性,於是《Purl》很大程度在呈現一名新人在辦公室所做的調整;然而,不以「人類女性」樣子出現、甚至「去性別」的毛線球Purl,更可以是所有「他者」(the others)的代表。

「他者」是當代重要、被豐富討論的概念。大抵而言,「他者」所討論的是相對主流/多數/大眾的少數/弱勢族群,在日常生活常被污名化為不潔、失德、怪異、病態或不正常。無論是性少數、有色人種(a person of color)都常遇到Purl在B.R.O. Capital的窘境,於是本片主軸,比起限制在性別議題,更可以「擴大」去檢視職場或社會中出現的「小團體文化」。

差異與宰制:變得相同、或是促成改變?

raw-image
所有人都到了嗎?(Is everyone here?)——電梯前同事問。

面對同事的排擠,Purl的作法是讓自己變得強硬(tough)。他拿出包包裡的冷色調毛線,讓自己變得跟大家一樣。確實,這個方法有效——透過弭平消除明顯的「差異」就可以加入「群體」,他們自然地就(像哥兒們一樣地)一起享受Happy hour、一起喝酒。然而,這樣的「美好」直到新的員工——黃色毛線球Lacy加入時,她發現這不是她要的公司文化。

raw-image

學者MacKinnon認為,人們在思考性別時常以「差異」(difference)為主要觀點,關注並尋找性別之間的相異或相同——此處的「同」更是指與男性相同。弭平差異的解決方法便是「尋求相同」,如Purl開始用與其他人相同的馬克杯、辦公用品、裝扮與語氣,便是差異觀點底下的合理做法。

問題是宰制,不是差異。

然而,「落實正義」等同要求「他者」與大眾相同嗎?對此,MacKinnon指出,這樣的「現實」是要去被挑戰、並去改變的。為什麼要穿上西裝和「他們」相同?理由不是因為他們是生理男性的「他」(He),而是因為他們擁有權力,去壓迫、宰制(dominate)和他們不同的人:就像Purl,無論是否生為毛線球,當他穿上黑色西裝,對於黃色毛線球Lacy而言,Purl亦是擁有權力、去宰制別人的一方。

raw-image

當你想找不同時,你永遠能找到不同,那不妨留個位置給那些不同吧!在劇情的最後,穿著西裝的Purl放棄自己原有的「特權」,把Lacy帶進電梯裡,跟大家說,「嘿大家,他叫Lacy!」

結語:社會的一份子

近來,從社會對性別的用語——「平等」改往「平權」不難發現,人們確實開始改變過去的差異觀點,往權力宰制去思考性別。然而,不光是性別,對於LGBT、外籍配偶、新移民、與身心障礙族群等,我們都需要更細膩地去檢視社會結構,以改善群體劣勢(group disadvantages),並給予每個人在社會的空間與歸屬感。

raw-image

對了,本篇也是第一篇老師即將「用影片說評論」的短片,歡迎按下「儲存」,公佈時會第一時間收到通知喔!(有點害羞)

那麼,下篇評論見囉。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讓你有收穫,請為這篇文章按下愛心,讓我為你寫出更多這樣的文章。
★歡迎追蹤我與專題,以收到影評刊出通知
★若有希望老師評論的影視作品、或是娛樂體驗,歡迎留言或與我聯繫。
★歡迎申請加入社團「老師的放映後討論室」一起討論電影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家安老師的沙龍
125會員
175內容數
我相信:「學習」才不是一件無聊的事,只是你缺少好的「素材」、「管道」、以及「觀點」! 在【家安老師的娛樂評論室】,陪你一起從電影、商業閱讀、以及生活日常學習之前在教室裡沒搞懂的點點滴滴。 在放課後的時間裡,一起學習新知吧—— 同學,上課囉!
家安老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08
原來瑪利歐討厭蘑菇,而為了成為拯救公主的人,他懂了: 「真正讓我們不快樂的是我們對於事情的看法,而不是事情本身。」
Thumbnail
2023/04/08
原來瑪利歐討厭蘑菇,而為了成為拯救公主的人,他懂了: 「真正讓我們不快樂的是我們對於事情的看法,而不是事情本身。」
Thumbnail
2021/02/02
人的一生,總在追尋某些事物:貧困時,我們一求溫飽、孤單時,我們尋找一個懷抱;種種挑戰在我們的生活裡時時浮現,而在遭受迫害、面對壓力時,我們能相信自己嗎? 《銀龍出任務》以隱世的龍和逃避現實的人,與你分享該如何面對自己的「冒牌者症候群」。
Thumbnail
2021/02/02
人的一生,總在追尋某些事物:貧困時,我們一求溫飽、孤單時,我們尋找一個懷抱;種種挑戰在我們的生活裡時時浮現,而在遭受迫害、面對壓力時,我們能相信自己嗎? 《銀龍出任務》以隱世的龍和逃避現實的人,與你分享該如何面對自己的「冒牌者症候群」。
Thumbnail
2020/10/21
「細胞的命運,和一個身體的命⋯⋯哪邊更重要呢?」當癌細胞面對白血球的質疑時,我們忽然發現:原來我們都忘了我們是活在微生物的世界。它們才是地球的主宰。
Thumbnail
2020/10/21
「細胞的命運,和一個身體的命⋯⋯哪邊更重要呢?」當癌細胞面對白血球的質疑時,我們忽然發現:原來我們都忘了我們是活在微生物的世界。它們才是地球的主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MeToo運動在全球引起了廣泛的回響,這個運動從揭露性騷擾和性侵犯的事件開始,進一步揭示出權力動態的問題,讓我們開始思考更深層的議題。運動的核心宗旨在於「用同理心實現賦權」(empowerment through empathy),而團結各種不同的人們,不論貧富、種族與國籍。
Thumbnail
#MeToo運動在全球引起了廣泛的回響,這個運動從揭露性騷擾和性侵犯的事件開始,進一步揭示出權力動態的問題,讓我們開始思考更深層的議題。運動的核心宗旨在於「用同理心實現賦權」(empowerment through empathy),而團結各種不同的人們,不論貧富、種族與國籍。
Thumbnail
最近自己的狀態較有起伏,正好轉轉電視,想看點輕鬆的電影來轉換心情,卻有著意外收穫…
Thumbnail
最近自己的狀態較有起伏,正好轉轉電視,想看點輕鬆的電影來轉換心情,卻有著意外收穫…
Thumbnail
這篇文章的內容跟學校一堂叫做「工商心理學」的課程簡報相關,所以會參雜學校相關作業的引用,不過撇除這點,這篇文章能算是不錯的電影分析。
Thumbnail
這篇文章的內容跟學校一堂叫做「工商心理學」的課程簡報相關,所以會參雜學校相關作業的引用,不過撇除這點,這篇文章能算是不錯的電影分析。
Thumbnail
本書不在於講述是非對錯 在於提出各種想法 很多人們覺得正確的事情,有沒有想過可能是錯誤的? 很多人們覺得錯誤的事情,有沒有想過可能是正確的? 現代有一種女權運動 『給予女性和男性一樣的薪資』 男有分,女有歸。 給女性高薪資,社會意義何在? 示意圖 ❤ 萌萌喵艾莉絲認真洗手 ❤ ❤ 時時保持衛生是優良
Thumbnail
本書不在於講述是非對錯 在於提出各種想法 很多人們覺得正確的事情,有沒有想過可能是錯誤的? 很多人們覺得錯誤的事情,有沒有想過可能是正確的? 現代有一種女權運動 『給予女性和男性一樣的薪資』 男有分,女有歸。 給女性高薪資,社會意義何在? 示意圖 ❤ 萌萌喵艾莉絲認真洗手 ❤ ❤ 時時保持衛生是優良
Thumbnail
面對許多事情或選擇時,你是否常常受限於「固有的自我形象」呢?或者被「想像出來的『我不行』」給綁得緊緊的? 許多人,都好像一團綁得緊緊的毛球,甚至這團毛球,還被強力膠給黏出固定的形狀。 雖然這形狀未必是自己喜歡的,但卻難以被鬆綁、難以掙脫出來… 解放吧!將自己從毛線球裡拉出來!拉出生命的新腳本!
Thumbnail
面對許多事情或選擇時,你是否常常受限於「固有的自我形象」呢?或者被「想像出來的『我不行』」給綁得緊緊的? 許多人,都好像一團綁得緊緊的毛球,甚至這團毛球,還被強力膠給黏出固定的形狀。 雖然這形狀未必是自己喜歡的,但卻難以被鬆綁、難以掙脫出來… 解放吧!將自己從毛線球裡拉出來!拉出生命的新腳本!
Thumbnail
《惡女-誰說工作不帥氣-》(悪女〜働くのがカッコ悪いなんて誰が言った?〜)改編自漫畫《惡女》,探討女性在職場上遇到的種種困境,在 1992 年就曾經被翻拍,時隔 30 年再度改編這部經典漫畫作品,也許正代表著即使已經過了 30 年,依舊有許多沉痾存在於日本社會。
Thumbnail
《惡女-誰說工作不帥氣-》(悪女〜働くのがカッコ悪いなんて誰が言った?〜)改編自漫畫《惡女》,探討女性在職場上遇到的種種困境,在 1992 年就曾經被翻拍,時隔 30 年再度改編這部經典漫畫作品,也許正代表著即使已經過了 30 年,依舊有許多沉痾存在於日本社會。
Thumbnail
圖片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wacowbei/photos/a.577505089004371/4353676771387165 上圖為去年開學時,本粉專於臉書所發表的作品,後來被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 看到,做為第92期第5頁文章的附圖,用來探討這圖文案背後,社會對
Thumbnail
圖片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wacowbei/photos/a.577505089004371/4353676771387165 上圖為去年開學時,本粉專於臉書所發表的作品,後來被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 看到,做為第92期第5頁文章的附圖,用來探討這圖文案背後,社會對
Thumbnail
當我為人們設定標準時,只要有人不合乎那標準,就會被我評判,用「人應該好好對待他人」的冠冕堂皇來嘴別人,然而,我心知她們心裡也是想要「好好對待他人」,說不定她所做的正是她認為的好好對待呢 ? ! 當我想要捍衛我的「特殊性」,而不想要泡在鮪魚罐頭裡當其中一隻看起來無差別的鮪魚時,是當然不會自在的。
Thumbnail
當我為人們設定標準時,只要有人不合乎那標準,就會被我評判,用「人應該好好對待他人」的冠冕堂皇來嘴別人,然而,我心知她們心裡也是想要「好好對待他人」,說不定她所做的正是她認為的好好對待呢 ? ! 當我想要捍衛我的「特殊性」,而不想要泡在鮪魚罐頭裡當其中一隻看起來無差別的鮪魚時,是當然不會自在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