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6|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釀影論|蔡明亮的《你那邊幾點?》──反抗資本主義時間的可能性(上)

文字/黃祥昀 編輯/黃郁齡
前言
2019 年 5 月院線正式上映蔡明亮新作《你的臉》,曾把電影帶進美術館的他,這次反倒將比較常出現在美術館的影像類型帶回電影院。全片以 78 分鐘特寫的長鏡頭捕捉 13 張臉,這部片完全沒有劇情,只有純粹地凝視。本文將著重分析蔡導早年的經典作品《你那邊幾點?》(2001),解析貫徹於蔡明亮作品中的不變追求──「時間」。
電影的時間,社會的時間──當「時間」本身變成一個議題
《你那邊幾點?》描述兩位生活在二十一世紀台北的孤單人物。男主角小康來自底層階級,平時在台北車站天橋上賣手錶維生;湘琪則是一位來自中產階級的女性,準備前往巴黎旅行。湘琪在出國前一天,湊巧跟小康買了一支手錶。
在此之後,雖然他們再也沒有遇見過彼此,但兩人的生活卻離奇地關聯在一起,小康也莫名地想念湘琪,瘋狂地把台北的時鐘調成巴黎的時間,並且開始熱衷跟法國有關的事物。在此同時,湘琪正在巴黎漫無目的地遊走,並遇到一些不順遂的情事。
透過這部電影,我想探討電影的時間在什麼程度上反應出社會現實中的時間概念,以及電影如何反抗資本化與異化的社會時間。選擇《你那邊幾點?》的原因是這部片既討論社會時間,像是異地的時差,也透過敘事的設計,使得兩位主角的生活狀態對社會時間具有某種反身性。
在敘事上,這部片描繪了當代台灣社會中不同型態的時間,像是異化的時間、消費充斥的時間以及孤獨地生活在不同時區的個體。另一方面,這部電影也使用了「電影中的電影」的手法,《你那邊幾點?》引用法蘭索瓦.楚浮的《四百擊》(1959)。在電影的時間結構與形式上,這部電影也呼應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時間-影像」的概念,因為《你那邊幾點?》不但透過「碎片化的空間」呈現時間的開放性,也因為電影繞在現實、夢境與想像之間,使「時間本身」變成一個議題。[1]
本文的第一個面向聚焦在討論《你那邊幾點?》在哪種程度上反應台北進入後工業時代的社會時間。後工業社會指的是社會的政治經濟系統聚焦在資訊、服務等抽象的產品上,而非以往在工廠中的生產與製造。[2] 簡言之,就是聚焦於經濟的商品生產脈絡,包含人力本身的商品。
後工業化的時代的時間既是線性的又是非線性的。一方面全球化,使時間變成統一的時間,時鐘就是標準化時間的代表,同時標準化的線性時間也是使全球資本市場成為可能的重要機制之一。另一方面,跨國企業與傳播媒體,帶來高度的資本流動、勞動流通,並形成一個巨大的財經網絡,標示著晚期資本主義時間是一種非線性的網絡。為描述後工業化所產生的時間概念作為一種社會批判,本文將援引社會學家居伊・德波(Guy Debord)的「景觀社會」與哲學家德勒茲(Deleuze)提出的「控制社會」作為詮釋《你那邊幾點?》的框架,分析電影中有哪些元素呼應到上述概念。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