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後3年,滑過大學同學臉書--在上海與各國同事的合照、在澳洲與袋鼠面面相覷,笑靨燦爛無限;那我呢?到26歲為止的人生我是否都在原地踏步?
「妳怎麼做得這麼差勁?」
「妳的設計好醜喔!」
這些在工作上吐出的窒息字句,總在我腦海揮之不去,噩夢好幾天...覺得自己一蹋糊塗之餘,我找到了這本書。
"這本書就像是累了一天後,等著妳回家的熱水澡。"
誠如《紐約時報》的形容、它不會在妳尚未去做一件事時給你答案,而是在真正經歷過失敗、無數個下班的沮喪時刻,予你沉澱消化及提點的能量。
「成功已談得夠多,我們需要的是失敗的故事。」
本書書目的排列根本就是我對人生、職場的地獄級擔憂--
-天啊,第一個工作就被開除!(超擔心上班3天就被fire)
-冒險,其實對女生有點難。(一直想離開家去國外看看,但都在最後一刻放棄)
-其實,不需要完美。(根本就是在等待自己犯錯,反射性對自己的不完美落井下石)
一直以來,沒有人教我怎麼跌倒、或跌倒後會發生什麼事?我變得得太畏懼失敗、怕丟臉被看不起...什麼都不盡最大的努力去執行,得失心非常重,覺得沒有自信做好一件事,就乾脆什麼都不做!懼怕認真了還失敗,就是愚蠢。
但,實則如此嗎?
筆記1--「失敗不能定義妳。」
當時我手上同時有五個包裝設計在進行,初次設計包裝的壓力,讓我每天都夢到自己提案被打槍、5萬個包裝印刷出問題;那些害怕犯錯而焦慮失眠的夜晚、聽到差評而沮喪的暴飲暴食,像底部破了洞的獨木舟,看著自己慢慢淹死在焦慮的情緒中。
尤其像我這種平時很順遂,連老闆一年發一次飆我都能剛好出差避開的那種好運氣,會突然一連串他媽打到懷疑人生的副本同時降臨:工作不順、感情及人際又被二一,原本以為能掌握的一切就此崩解,以為最親暱的伴侶,感覺就是因否定妳而想拋棄妳,不斷納悶自己到底做錯什麼?
但這句話,搖醒了在低谷徘徊的潛意識:我只有失敗/失戀嗎?
不是的,"許眉毛"三字的註解,不是只有這樣的定義。(同理可證:失戀不能定義妳。)
「犯錯時,切記把人跟事分開:錯的是妳做的決定.而非妳這個人。只要勇於認錯,學習改進就行了。」
我願意思考自己的錯誤,就是一個很棒的優點,也許無法立即全盤改變,但一點一滴有意識地去做,漸漸的,方向會越來越清楚,跟自己的對話打氣--怕屁阿?我可是一個會進化更好版本的自己的人ㄟ!!!怎麼能用單純一個失敗就定義我的全部呢?
沒錯,不行。
筆記2--「被批評,別急於反駁或停留在防禦思維中,先別急於回應,而是要詢問對方更多細節,認真反省,判斷批評當中哪些是妳的確是妳應該改進的部分。」
這大概就跟自願站出來當標靶一樣,違反人性般的困難啊啊!
因為知道自己深怕被否定,要真正承認自己的錯誤其實非常難;一位認識許久的朋友在得知我最近的低谷的狀況後,對我下指點:
「妳就是行動力太低,總是先懷疑自己而非先去做。」「沒自信就沒自信啦,承認吧!」
此時,我的寒毛跟生氣的動物一樣,瞬間豎起來,想讓自己看起來更巨大、嚇跑及攻擊敵人,並且心跳加快。「媽的你自己才是優柔寡斷愛黏女朋友!」
突地,我想起書中的話,讓我恢復了一點理智--我沒有如以往脫口而出反過來咬他。
常常,憤怒與恐懼的情緒像一面鏡子,兩個都是自己,但哪一面是才是站在鏡前真正的你?是恐懼。
我慣性害怕被否定、怕被說出真正的缺點而變得什麼都不是,好像一但說出來,目前為止的努力都是白費。
我停頓了5秒,深吸一口氣,重複咀嚼這兩句話。我挑出了有疑問的地方,追問他由來,
嗯,正解。他說得不錯,我常常先懷疑自己,限制了行動能力,而且他沒有惡意,動機也是希望排解我的煩憂。但錯誤的是,我不是沒有自信。
面對人際關係,我會展現不同的面貌,以及言行,知道對這個人什麼話可以說與不能說,但相處、理解的時間總是有限的,這還包含對方的個人的臆測與認知偏誤。
所以,真正認識最久、最全面的,唯有你自己。我只要挑出我應該改進的部分修正即可,不用太在意全部的評論而影響了心情及跟他的友誼。
未來一定還有無數瞬間,帶著更嚴厲的批評朝我走來,這就是練習這句話的機會--縮短因情緒而做出錯誤回應的機率。
筆記3--「有時候,"安適"不足以成繼續待在一個地方的理由,我們應該冒險;一份工作若無法給你真正的滿足感,就算收入再多再好,也不值得投入。別問這個世界需要什麼,而是做什麼事能讓你真正感覺活著。」
今年,我經歷了一段3年感情的"全劇終",同時也是我工作職涯的分岔路口,心底其實想要更獨立的我,也算是一個恰好的結果。走到這,雖然還是得繼續尋找各種思考、行動的基準點,但不會再感到徬徨無助。
「也是時候該走出安適的溫度了。」
文字可以整理並記錄感受,不會忘了自己是怎麼走來的,細想、分析是哪些好的挫敗與力量,支持著我到現在;按一下存檔,就能讓當下的時間變得有溫度且立體,進而成為我的人生基石。
成為一個有趣的文字記實者,能用幽默及一點點知識感染別人,就是我活著最大的樂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