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文學|做自己的生涯規劃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中學時其實有想過選修文科班別,但因為考慮未來的前途,最終卻步,選修了理科。一開始便要面對一大堆數字,已感無趣,且無力應付,最後公開試成績未如理想,僅僅能踏上專上教育之路,修讀銷售及市場學高級文憑。這次經驗告訴我,生涯規劃時除了前途外,還需考慮能力、興趣及性格,缺一不可。為了逃避數字的煩惱,我嘗試轉投閱讀文字,由散文開始看起,培養閱讀興趣,也曾嘗試在書中標記難忘深刻的字句,作為回憶筆記。當我多閱讀不同的文學作品,對文學的興趣也日漸濃厚,也開始熱愛助人專業,故修讀了社會工作碩士,並成為註冊社工。
 
七年前,我想表達心中所感所想,開始喜歡用文字表達,自此寫下一篇篇關於生活的散文。寫了一段時間後,覺得自己是時候流浪一下,所以找了五十天,走遍整個台灣,用相片及文字將曾遇見過的人與事記錄下來。慶幸得到台灣朋友的協助,找了印刷商,讓我向獨立出版的夢想進發。半年後,我的首本獨立著作順利在台灣及香港出版。出版首本著作後,發現自己的中文及寫作基礎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所以想在大學進修中文文學,希望能透過文字,為社會作些改變。
 
在網上尋找中文碩士課程的資訊,決定申請嶺南大學,原因有二,其一為嶺南的現代文學著名,其二希望增進文筆與創作。當時擔心自己並非中文系畢業,所以整理好過往寫過的家庭研究文章,以及第一本台灣獨立著作,一併郵寄給他們。不久之後,收到他們通知進行電話面試。面試前一直緊張憂慮,準備了講稿,希望清晰、有系統表達所想。那天終於來到,電話響起,約有五位教授主持面試,先自我介紹,然後提問報讀原因,我記得當時的回答大約是希望創作與及向老師職涯出發。及後,他們詢問我曾讀過的文學作品,我直率地分享自己閱讀的文學作品不多,但希望在開課前後閱畢紅樓夢,面試過程大致這樣,面試順利完成。
 
約一星期後,收到有嶺南大學標誌的信件,還未拆開,覺得這是取錄通知,因為信件是厚厚的,應是因為要填寫回覆一堆入學文件才會達到這厚度,最後如願,興奮莫名!作出這個決定,絕不容易。我現在是任職家庭服務的社會工作者,修讀文學對我來說與事業幾乎沒有關係,但當考慮到自己的能力、興趣及性格,又覺得修讀文學不僅能增進文筆,也能增強表達及待人處事的能力,這對助人和學業的幫助亦不少,所以我想修讀科目與事業不一定要有直接關係。
 
現在,我除了享受與服務使用者同行的過程外,於工作上也有不少寫作與表達的機會。而且,知識不僅能於事業上發揮,在生活亦然,它會畢生陪伴,絕不會甚被浪費。說來真有點可笑,我讀中學的時候,對中文還未產生甚麼興趣!
  
 
─── 〈做自己的生涯規劃師〉
avatar-img
12會員
3內容數
香港青年協會首屆青年大作家招募計劃獲選作家,獨立出版作者、兒童及家庭服務社會工作者、嶺南大學中文系學生,著有散文集《在台灣我曾遇見過的》及《慢遊小店》,文章散見於立場新聞、香港零一、香港獨立媒體、SPILL及《給我一個看電影的理由》網上電影評論雜誌。fb.com/tcchengcyrus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當了記者、新聞主管、廣播主持人,從事新聞工作十多年,文字、口說、表達能力都有一定的水準,雖然常常會興起寫部落格的想法,但都是註冊後 貼個幾篇文章,然後就不了了之 如果連我職涯一開始當記者,後來當過上市公司的公關、行銷、企業高階主管,都不知道該分享什麼給別人,我相信有更多人也會覺得「我要寫什麼?」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小時候,你的老師可曾叫你寫過一篇作文,我的志向,現在仔細想想,我已經忘記當初自己寫的內容是什麼了,但有印象的是,老師解釋說,就是要寫長大以後想做甚麼,那和工作不同,是要一輩子想做的職業。 現在才明白,這篇作文在後面人生,會是一項很重要的功
不後悔讀文學 一直以來都是對未來感到迷茫的人。 高中升大學時,在法律系與中文系之間一直猶豫不決,後來因為地域的關係,選擇了中文系。但手機裡的查詢紀錄出現許多「雙主修」相關的東西,查規則、查限制、查往後……。一個極其不確定的往後。 讀了中文系兩年,我不後悔也不排斥,雖然對於中國傳統文獻概論或文字
Thumbnail
前言: 職涯探索過程通常會花很多時間,也不是單一測驗就能「選出對的」,但善用相信的價值主動出擊,在所屬的職業領域終究會發光發熱。 來做「生涯興趣測驗」的五專生 多年前有位女學生來諮商中心做心理測驗,16歲,就讀應用英語系五專二年級,她想知道未來可以做什麼。 學校最常使用的工具是「生涯興趣測驗
當我們在念高中時,對於文理組的選擇總是讓人感到徬徨。有些人天生理解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但是有些人則不溫不火,不確定自己擅長的是否喜歡,不確定自己喜歡的是否擅長,應該說人有百百種,選擇什麼路線或者說法對自己比較有利,那就會自然去做其中的選擇。 最常見的理科diss文科的說法叫做「不就是因為念不下去
Thumbnail
你讀的學校不一定是你的第一志願,但在學校的環境裏,一定有許多機會可以讓你學習、表現、累積想要去的方向。過程中你花的時間都不會白費,它們會累積成你的經驗、知識,變成你的氣質、你的養份。
Thumbnail
人。 過去,迷茫、無動力;現在,體認自我、尋找方向;未來,勇敢追尋自我的一段有關走出迷夢迎向希望的過程。 我們或曾因種種因素,找不到方向、感到自我與此世界的不同步感,甚至害怕與懷疑自己。不過,其實改變並沒有那麼困難,一旦決心,就已經踏上了這條路。
閱讀,於我而言是打開腦洞和眼界通道。透過閱讀・觀察・實踐得到的心得,主要聚焦在改變思維、如何學習相關的主題,之後也會分享學習語言的實用技巧。
考在職專班是自己的人生規劃之一,只是不知道這一天會這麼快到來,不曉得自己的衝動是好還是不好。 現在的我,很喜歡研究所科系,但心裡面總是會擔心,不知道會不會失敗、英文作文好難,所以有時候都會逃避讀書,但深深了解只有去克服困難,才能更進一步。 從現在開始,給自己的短期目標就是:考到在職專班研究所,降
Thumbnail
我認為能在一開始就承認:「自己不知道要做什麼」,遠勝過於:「我以為自己適合做什麼」。 如果有了解我的轉職故事的話,會知道在我在大學畢業以前,非常篤定自己「很適合走語言」這條路,這讓我在遇到機會時出現一個很不可取的思維:「反正我都要走語言相關的路,我幹嘛還要花時間去嘗試毫不相關的事?」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當了記者、新聞主管、廣播主持人,從事新聞工作十多年,文字、口說、表達能力都有一定的水準,雖然常常會興起寫部落格的想法,但都是註冊後 貼個幾篇文章,然後就不了了之 如果連我職涯一開始當記者,後來當過上市公司的公關、行銷、企業高階主管,都不知道該分享什麼給別人,我相信有更多人也會覺得「我要寫什麼?」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小時候,你的老師可曾叫你寫過一篇作文,我的志向,現在仔細想想,我已經忘記當初自己寫的內容是什麼了,但有印象的是,老師解釋說,就是要寫長大以後想做甚麼,那和工作不同,是要一輩子想做的職業。 現在才明白,這篇作文在後面人生,會是一項很重要的功
不後悔讀文學 一直以來都是對未來感到迷茫的人。 高中升大學時,在法律系與中文系之間一直猶豫不決,後來因為地域的關係,選擇了中文系。但手機裡的查詢紀錄出現許多「雙主修」相關的東西,查規則、查限制、查往後……。一個極其不確定的往後。 讀了中文系兩年,我不後悔也不排斥,雖然對於中國傳統文獻概論或文字
Thumbnail
前言: 職涯探索過程通常會花很多時間,也不是單一測驗就能「選出對的」,但善用相信的價值主動出擊,在所屬的職業領域終究會發光發熱。 來做「生涯興趣測驗」的五專生 多年前有位女學生來諮商中心做心理測驗,16歲,就讀應用英語系五專二年級,她想知道未來可以做什麼。 學校最常使用的工具是「生涯興趣測驗
當我們在念高中時,對於文理組的選擇總是讓人感到徬徨。有些人天生理解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但是有些人則不溫不火,不確定自己擅長的是否喜歡,不確定自己喜歡的是否擅長,應該說人有百百種,選擇什麼路線或者說法對自己比較有利,那就會自然去做其中的選擇。 最常見的理科diss文科的說法叫做「不就是因為念不下去
Thumbnail
你讀的學校不一定是你的第一志願,但在學校的環境裏,一定有許多機會可以讓你學習、表現、累積想要去的方向。過程中你花的時間都不會白費,它們會累積成你的經驗、知識,變成你的氣質、你的養份。
Thumbnail
人。 過去,迷茫、無動力;現在,體認自我、尋找方向;未來,勇敢追尋自我的一段有關走出迷夢迎向希望的過程。 我們或曾因種種因素,找不到方向、感到自我與此世界的不同步感,甚至害怕與懷疑自己。不過,其實改變並沒有那麼困難,一旦決心,就已經踏上了這條路。
閱讀,於我而言是打開腦洞和眼界通道。透過閱讀・觀察・實踐得到的心得,主要聚焦在改變思維、如何學習相關的主題,之後也會分享學習語言的實用技巧。
考在職專班是自己的人生規劃之一,只是不知道這一天會這麼快到來,不曉得自己的衝動是好還是不好。 現在的我,很喜歡研究所科系,但心裡面總是會擔心,不知道會不會失敗、英文作文好難,所以有時候都會逃避讀書,但深深了解只有去克服困難,才能更進一步。 從現在開始,給自己的短期目標就是:考到在職專班研究所,降
Thumbnail
我認為能在一開始就承認:「自己不知道要做什麼」,遠勝過於:「我以為自己適合做什麼」。 如果有了解我的轉職故事的話,會知道在我在大學畢業以前,非常篤定自己「很適合走語言」這條路,這讓我在遇到機會時出現一個很不可取的思維:「反正我都要走語言相關的路,我幹嘛還要花時間去嘗試毫不相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