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師月刊113年5月號】認識自己與世界,成為個人生涯創作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前言:

職涯探索過程通常會花很多時間,也不是單一測驗就能「選出對的」,但善用相信的價值主動出擊,在所屬的職業領域終究會發光發熱。

來做「生涯興趣測驗」的五專生

多年前有位女學生來諮商中心做心理測驗,16歲,就讀應用英語系五專二年級,她想知道未來可以做什麼。

學校最常使用的工具是「生涯興趣測驗(Career Interest Inventory)」,此工具依據何倫(Holland)6碼設計,測驗題型為「生涯活動」、「課程活動」及「職業名稱」,並根據當事人填具「喜不喜歡」給予分數。計分後可得到「理」、「工」、「人」、「文」、「商」、「事」等6領域的興趣組型,再從相對高分,比較感興趣的領域尋找相配對的職業,參考未來職涯走向。

女學生測驗的結果沒有區分性,各領域分數都差不多低,解釋上是指女學生沒有特別喜好、沒有興趣,或者平日接觸不廣、對職業世界沒有概念、未有任何生涯規劃準備。然而低區分性可能隱藏著其他問題,不可貿然解測,要回到當事人的環境脈絡下討論。

探索職涯從個人故事開始

以往比較狹義的職涯探索,往往集中在兩個問題:「我的能力怎麼樣?我可以做什麼?」、「有什麼工作適合我?那份工作環境好不好?」然而心理測驗工具的解釋並非告知結果,不應只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的「告知你是哪一類型」,而是要增加當事人的自我覺察、自我了解,畢竟實際到了職場後,是以「人」為核心牽動「事」的改變。

無論測驗結果是哪種興趣組型,都要請當事人談談選項背後的生活脈絡、日常經驗,讓塵封的記憶再度開展,把測驗結果(數字或類型)轉化成活潑的事件回憶。從自己所經歷過的事/生活經驗去翻找,哪些是曾感興趣、樂在其中、好奇想探究的領域,並透過再次敘說形成「意義」。「興趣」是職涯摸索的起點,也因此我們不需要365行都試過,才決定要去哪一行,透過討論讓當事人理解興趣組型的引導內容,同時知道這個組型是怎麼發展出來的,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我請女學生講述家庭背景與生活簡史,原來她家裡是果農,從小除了上學讀書,常要幫忙家裡種植、巡園、分裝,即使放假日也沒時間跟同學出去玩。應用英語系是父母幫其選擇,他們希望她盡早畢業然後回家幫忙。女學生本來認命聽從家裡安排,但偶然去同學家看到了不同職業的生活,比較之下開始覺得果農生活枯燥、煩悶,未來她不想接家業但也不知道可以做什麼說服爸媽,於是來做測驗。測驗結果很誠實,女學生環境單調,沒有其他經驗,自然也無法回答「我喜歡什麼」而出現了平均低分。

raw-image

開眼界,實際體驗重啟新認知

如果生活圈都在農場,沒有新的刺激,當然就順理成章「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女學生腦中缺乏想像,沒有生涯或職涯的資料庫,要做什麼選擇都太早了,於是晤談不再回憶她的過去,而是創造新的經驗,例如推薦公共電視製作的職業介紹短片、讀寫給青少年的職場故事案例,或參與近年很流行的「職業體驗營」,多嘗試與接觸,才不會紙上談兵。

歐美教育文化鼓勵學生在升大學前,到社會體驗或旅行世界一年,目的就是實際體驗、開開眼界,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環境的現實在哪,最終要規劃什麼行動安排生活。

紙上談兵都是想像,有時會想得太美好,忽略社會職場的現實,關於這點,我有一個經驗可以分享。大三那年參加工商心理學課程的一日見習,早上到了大公司的人力資源部,本以為會看見心理學的專業運用——協調人才適得其所,結果人資部都沒人,他們都在大門口拿著碼錶抓遲到的員工,原來這就是職場現實,傳說中的「臨時交辦事項」……現實狀況跟我想的很不一樣,後來就轉課去修諮商輔導組了。

會談中我鼓勵女學生去打工,利用機會看看家裡以外的世界,也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生活裡很多事都需要能力,而這些能力跟職業都有關。現今已不再是單一分工的時代,需要多元技能整合,特別是人際相處與溝通能力。我告訴學生,打工後將如進入大觀園,會有很多新的資訊進來,屆時再來討論未來,現階段方向定了,第一件事是想想怎麼說服家裡給她機會嘗試。

生涯是種創造,你是創作者

經驗會影響認知,就像瞎子摸象的過程一樣,體驗到什麼並在腦中形成資料庫,最後經由個人的解釋觀點,才能決定這份資料的用處。不是由資料來決定你該怎麼做,而是你決定怎麼利用這份資料。

「職涯」在個人面指的是「我想要能發揮/發展自己的生活,那我可以怎麼規劃?」,若個人能了解、認識自己的特質和性格,與環境類型互相配合,就能得到最適宜的發揮。生涯輔導時,我們其實是在協助當事人整理出「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我想做什麼相關領域的事,日後發展出什麼有趣的生活,並化為行動創造生涯。」

這個「從被動到主動」的階段變化,是轉為「創作者身份」來回應自身人生的問題,就如一個圖文創作者,前期必須修練職業的基本功與技術,接著也要向外擴展,涉及不同領域的知識、注意社會變化,最終結合自己的價值創作出專屬的答案。

探索過程會花很多時間,也不是單一測驗就能「選出對的」,但至少是一個啟蒙,善用相信的價值主動出擊,在所屬的職業領域終究會發光發熱,就像最近「雲林土庫圖書館館長」的故事:圖書館工作可以只是例行公事,然而彭冠綸館長發現疫情期間,全臺借閱冊數大幅減少,而土庫圖書館隔壁就是國小側門,於是想到可以彼此合作,讓老師帶整班學生進圖書館,一旦體驗過了,下課時間學生們都會再來;但不是每位家長都認為閱讀很重要,也並非每位家長都有時間帶孩子來圖書館辦理借書證,於是館長擬「借書證申請表」讓孩子帶回去給家長簽名,全鎮國小也都比照辦理;除了借書,土庫鎮很多孩子家中資源不足,於是館長開放了圖書館影音設備讓孩子上線上課,並協助學習操作。甚至仔細介紹讓孩子認識圖書館、為孩子選書,館長觀察孩子若沒有閱讀習慣,會在書架間走來走去,根本不知道如何挑書,這時她會從書架上拿一本書,簡單說說裡面故事,最後問:「誰要把這本書借回家?」孩子通常會伸手表達借閱意願。

館長想方設法讓孩子們都有機會走進圖書館,從自己觀察到什麼、想要做什麼、推行什麼而漸漸地讓這份工作有所不同,大大提高了借閱率。她在粉專上是這樣勉勵學子的:「我想告訴你們,不管在什麼崗位上,擔任什麼幹部,或是在哪裡打工,未來在什麼地方工作。請記得,讓你的工作因為有你而不一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仁廷心理師的沙龍
341會員
264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2025/04/24
你有聽過這樣的情況嗎?「常覺得手髒,每次上廁所或是摸過髒東西後都要去洗手,雖然用肥皂洗了好幾次,但總是覺得沒洗乾淨,心裡還是覺得髒,每次洗都要花上十幾分鐘,甚至洗到雙手都破皮了還是覺得不夠....」 一名國中生每天都認真洗手消毒、換下外出衣物,即使疫情趨緩後他仍在意自己的清潔
Thumbnail
2025/04/24
你有聽過這樣的情況嗎?「常覺得手髒,每次上廁所或是摸過髒東西後都要去洗手,雖然用肥皂洗了好幾次,但總是覺得沒洗乾淨,心裡還是覺得髒,每次洗都要花上十幾分鐘,甚至洗到雙手都破皮了還是覺得不夠....」 一名國中生每天都認真洗手消毒、換下外出衣物,即使疫情趨緩後他仍在意自己的清潔
Thumbnail
2025/04/21
你有聽過這樣的情況嗎?「常覺得手髒,每次上廁所或是摸過髒東西後都要去洗手,雖然用肥皂洗了好幾次,但總是覺得沒洗乾淨,心裡還是覺得髒,每次洗都要花上十幾分鐘,甚至洗到雙手都破皮了還是覺得不夠....」
Thumbnail
2025/04/21
你有聽過這樣的情況嗎?「常覺得手髒,每次上廁所或是摸過髒東西後都要去洗手,雖然用肥皂洗了好幾次,但總是覺得沒洗乾淨,心裡還是覺得髒,每次洗都要花上十幾分鐘,甚至洗到雙手都破皮了還是覺得不夠....」
Thumbnail
2025/04/17
新聞故事: 年約40歲的張先生長期肚子右上有疼痛感,到醫院做過檢查卻沒有發現異常,他因為不放心,跑遍台北到屏東間各大醫院,在各科之間遊走,光就醫與健檢費用就花了近60萬元,仍然查不出病因,最後連正常生活都受到影響。他不僅大傷荷包,工作跟著停擺,連體重也掉了好幾公斤。
Thumbnail
2025/04/17
新聞故事: 年約40歲的張先生長期肚子右上有疼痛感,到醫院做過檢查卻沒有發現異常,他因為不放心,跑遍台北到屏東間各大醫院,在各科之間遊走,光就醫與健檢費用就花了近60萬元,仍然查不出病因,最後連正常生活都受到影響。他不僅大傷荷包,工作跟著停擺,連體重也掉了好幾公斤。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從學業挑戰與自我探索出發,學習如何找到自己的優勢技能,作者強調自我認知和了解個人優勢的重要性,適合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找到自己方向的讀者。
Thumbnail
從學業挑戰與自我探索出發,學習如何找到自己的優勢技能,作者強調自我認知和了解個人優勢的重要性,適合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找到自己方向的讀者。
Thumbnail
國中時期,是自我探索的重要啟蒙,此階段的生涯探索大致上可以分為3個重點: 現階段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很正常、探索需要時間的累積、找到讓自己全心投入的事
Thumbnail
國中時期,是自我探索的重要啟蒙,此階段的生涯探索大致上可以分為3個重點: 現階段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很正常、探索需要時間的累積、找到讓自己全心投入的事
Thumbnail
假如高三那年就能接收到這樣的資訊,不知道還會不會是現在這個自己啊。
Thumbnail
假如高三那年就能接收到這樣的資訊,不知道還會不會是現在這個自己啊。
Thumbnail
有什麼樣的興趣,你自己的「心裏」或是「身體(行動)」,應該是很清楚的。有興趣到你會花很多時間、不覺時間流逝(也就是進入「心流」)、有興趣到讓你去做出一些特別的事情。你也有這樣很喜歡的事情嗎?那很可能就是你可以去思考職涯的第一步。
Thumbnail
有什麼樣的興趣,你自己的「心裏」或是「身體(行動)」,應該是很清楚的。有興趣到你會花很多時間、不覺時間流逝(也就是進入「心流」)、有興趣到讓你去做出一些特別的事情。你也有這樣很喜歡的事情嗎?那很可能就是你可以去思考職涯的第一步。
Thumbnail
倘若大家有興趣了解生涯測驗,可以進入台師大所編製的生涯測驗系統https://career.ntnu.edu.tw/仔細看其內容及說明。只要是團體施測幾乎都會運用這一套系統,因為省時、專業。編制內容非常豐富,從國中到大學、從性向(能力)測驗到興趣測驗都有。
Thumbnail
倘若大家有興趣了解生涯測驗,可以進入台師大所編製的生涯測驗系統https://career.ntnu.edu.tw/仔細看其內容及說明。只要是團體施測幾乎都會運用這一套系統,因為省時、專業。編制內容非常豐富,從國中到大學、從性向(能力)測驗到興趣測驗都有。
Thumbnail
提及職涯/生涯諮詢師的門檻,作者成長歷程和對職涯/生涯諮詢的看法。網路時代,如何思辨訊息真偽,以及諮詢師應該具備的素質和態度。
Thumbnail
提及職涯/生涯諮詢師的門檻,作者成長歷程和對職涯/生涯諮詢的看法。網路時代,如何思辨訊息真偽,以及諮詢師應該具備的素質和態度。
Thumbnail
工作或許只是你人生中的一部分,但它影響著你的收入來源、時間的投資方向以及人生的滿足度。透過不斷地尋求內心的渴望和不斷地嘗試,或許你就能找到屬於你自己的路,但首先我們要先準備好上路的勇氣和地圖。
Thumbnail
工作或許只是你人生中的一部分,但它影響著你的收入來源、時間的投資方向以及人生的滿足度。透過不斷地尋求內心的渴望和不斷地嘗試,或許你就能找到屬於你自己的路,但首先我們要先準備好上路的勇氣和地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