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30|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閱讀|幸福是我們的義務(方格子推薦閱讀)

幸福是我們的義務這本書有四個章節,主要在探討瑞典的「家庭」「教育」「工作」和「幸福」。
我喜歡瑞典人的家庭觀念,刻意安排相聚時刻,聚時同歡同樂,分享彼此能夠分享的事物,但又會刻意保持彼此的距離,尊重彼此的生活,即便已老已弱,依然如此。工業革命前,全世界的家庭模式差異不大,以家族型態存在,長輩威權,代代之間權利義務依存的關係相當緊密,我一直很納悶為什麼工業革命後,西方與東方會有如此巨大的差異?作者開宗明義即說明,瑞典的教育強調兩件事-知識與民主,還會不斷提醒老師「正確思考很重要,自由思考更重要」,在這樣教育氛圍下長大的人民,自然很難被拘束在威權的體制中。這個想法我還在思考,但我期許自己老去之時,能與孩子做到親密不失獨立,唯有如此,才能讓晚輩真正的尊敬長輩。
台灣對教育極為看重,但怎麼改都不見成效,瑞典是怎麼做到的呢?原來他們會先站在學習者的角度了解學習的機制,再回到教師的角度思考如何做最有效的學習,從老師是知識的載體指導學子轉換到老師是引導人,引導學生和世界接觸、產生激盪,以養成自主探索新事物的習慣,同時培養能理性分析資訊的批判能力。老師必須要有強而有力的專業和教育知識為後盾,加上精心設計和安排才能成功。書裏舉了許多例子說明,十分值得一讀,大開我的眼界。
「翻轉教育,從翻轉社會開始」提到上進的動力不應該源自於恐懼,基層勞工能擁有尊嚴和好的生活條件,才是瑞典人民降低對高學歷高薪水工作執著的原因,沒有「唯有讀書高」的觀念,學子的升學壓力才能減輕。台灣希望階級流動,但僅限於下往上,晉升之後的人,又重複不公平的規則好維持自己的地位,作者認為唯有改善各階層勞工的條件與權益,教育才有可能翻轉。
最後,作者提到左派社會主義(分享紅蘿蔔)與右派資本主義(被鞭子奴役),北歐是社會民主主義高稅賦國家,他們願意提供各式補助與保障,看起來像是白吃的午餐,目的是為了讓有需要的人享用一段時間後,可以改善自身的狀況,而不會陷於無法自拔的困境。思辨教育、社會觀念、福利制度相互牽連影響,造就我們看到的北歐。
閱畢此書之後回頭想想台灣,常常是非黑即白,一個問題只起源於一個原因,出了狀況都要找到人負責,全民罵一罵,彷彿這樣就沒問題了,有沒有人願意認真紮根,從頭做起,那怕成功不在我?外國的月亮沒有比較圓,但如果本國不思進取,外國的月亮永遠都會比本國月亮明又亮。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曾箏。女子生活學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