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真實的精神疾病,與將近三分之二片長的悲慘遭遇,電影將角色逼至臨界點,讓他成為一名完全拋開社會倫理的惡魔。觀眾會看到亞瑟.佛萊克在成為小丑之前面臨的家庭問題、社會制度失能、職場霸凌、對情感需求的無力感,這讓人直接聯想到真實世界的暴力和犯罪問題。一個惡魔之所以誕生,可能並非他的本意,而是一個冷漠社會的產物,這樣的思維讓人感到沉重,但《小丑》有意要扛下這個命題,「對我來說,藝術可以是複雜的,而很多時候,藝術也注定要是複雜的。」(To me, art can be complicated and oftentimes art is meant to be complicated.)──導演陶德.菲利普斯於今年 9 月在洛杉磯如此回應 IGN 記者。透過他強調的「藝術的複雜性」,他直面暴力,意圖挑戰禁忌,揭露那些在新聞報導中出現的惡魔,那些重傷害犯、強暴犯、槍擊犯,原本可能是一些甚麼樣的人。
看看以下這段文字。義大利思想家法蘭克.貝拉迪在 2015 年的著作《英雄:大屠殺、自殺與現代人精神困境》(Heroes: Mass Murder and Suicide)中寫道:「我關心的是內心正在受苦而變成殺人犯的人,因為殺人對他們有雙重意義:一是表達他們想曝光的變態需求,二是尋找一個自我毀滅的出口,以逃離目前身邊的地獄。」他描述的是犯罪史上著名的校園槍擊案兇手們,如趙承熙、艾瑞克.哈里斯、奧維寧等人,在該本著作中,他試圖整理出這些兇手的遭遇與價值觀,他們疏離、遭受霸凌,並在最後選擇做出殘酷的暴行。但如果去除前因後果,貝拉迪的這段文字敘述,也幾乎就是對《小丑》這部電影的完整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