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的大女兒成為大一新鮮人,我很清楚離開父母的羽翼才是學會長大的開始,我鼓勵她離家闖蕩學習獨立。
不管是載她搬進宿舍或是上回順道載她回學校,她一下車我們便急急開車上高速公路往回程續行,幾乎未察離別的情緒。
這次連假大女兒想回家,才説要回家身為母親的我便不由自主的想東想西,開始屯起想給她帶回去宿舍的東西,一邊也盤算著不能太重造成負擔。四天連假真的如箭一般,卻連咻一下的聲音也沒聽到,就過去了。陪著她到客運站,看著她剪完票上車,我向她揮揮手,轉身卻忽地心酸起來。
其實,多年前我就有過這樣的感觸:離開的人有目標和方向,比較不會難過,可能也沒有時間停留在離別的情緒中;留下的人,在送走對方的當下,留在那個離情依依的情境裏,心情相對總比較容易迴盪而不能自已。
頓時想起,這就是母親的心情,母親在家裏盼著大家放假回家,必也是這樣一個心情轉折,每次收假大家陸陸續續向母親道別返家,留在老家的母親心情必也這般,是掏空?是不捨?想伴左右又不想牽絆對方的矛盾?如果有子女能就近照顧的長者必是最幸福的,享受近距離的獨立空間和連而不黏的情感。
人就是這樣矛盾的動物,離情依依的情緒是真的,希望孩子勇敢離巢自由飛翔也是真的,想念孩子的心事真的,能自理生活的時候孩子不在身邊,自在生活的那份悠閒也是真的,看來未來數十年裏我還是會在這樣的心情中來回擺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