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1|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無知不是指沒有知識

    無知這兩個字,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所謂的無知是(英語:Ignorance)即對知識的匱乏。 英文當中,與「Ignorance」同源的詞彙「Ignorant」是用於表達某人對某事沒有感知的形容詞。
    在2019年的今天,你認為多數人會有對知識的匱乏這種無知嗎?
    只要你能連上網路,不論你用google或是Facebook求問大神只要有網路,基本上九成以上的知識性問題,都可以在彈指之間獲得解答,就算你沒找到直接的答案也至少可以知道去哪裡可以獲得解答、應該找誰來幫你解決這個問題。
    因此傳統定義上的無知已經不再適用了,我認為在現代真正的無知是…
    所謂的無知指的是你不知道你當下在做什麼。
    你也許會反問說: “講什麼屁話,我當然知道我現在在做什麼!”
    是嗎?你真的知道你現在做的事是什麼嗎?
    你開了一家餐廳,為了增加新的來客數,因此你決定出門來發傳單。而當你在路邊發傳單,你很聰明的思考用各種方法吸引人注意例如文案設計、版面設計甚至穿大玩偶裝扮等等來發你的宣傳單。
    因此這就是你現在在做的事,發傳單給陌生人以增加餐廳的新客人。
    其實這就是無知,關鍵應該是路邊的陌生人為什麼要拿你的傳單?
    你可以使用網路工具找出如何發傳單、如何設計好的傳單、餐廳文案撰寫的重點等等,但是有一件事你沒辦法找到,那就是消費者為什麼要接受你的傳單。
    再例如當你經營一個購物網站,你說你的優勢是商品獨家銷售,只有你的通路買的到。
    這也是無知,關鍵應該是消費者為什麼需要這個商品?
    你看出重點了嗎?
    你必須找出問題背後的問題,那就是”動機”,動機促使特定人做出特定行為,只有你理解他可能的動機,並且誘發特定會造成你希望結果的動機,那麼在一個適當的情境下,你的目標應該有較高的機會做出你希望他做的動作。
    你可以輕易地找到這是什麼、要如何做到這種表面的答案,這些都是輕鬆可以獲得的知識,但是就目前為止你無法google出”消費者為什麼要拿我的宣傳單”這個問題的答案。
    當你貪圖快速、簡單、方便的解答,別忘了你的競爭對手、左鄰右舍,每個人都在做跟你一樣的事情不是嗎?
    你能輕易地找到的答案,多數人也都可以,那麼你的優勢在哪裡?
    不論你做任何事都不只應該知道要做什麼、知道要如何做,還必須知道為什麼做。
    你在公司寫了一份老闆交代的專案企劃,符合STP、SWOT、4P標準的分析流程,也提供了正確的如何做到的執行細節,但是…
    這個企劃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為什麼交代給你做?
    在你開始之前先想清楚,你現在打算要做的是什麼?
    你為什麼要這麼做?
    做了以後你的目標、結果為什麼會按照你所規劃的發生?是客觀事實還是你的主觀期望?
    你做了A會得到B,你為什麼需要B?
    為什麼做了A就會出現B?這是必然的嗎?是因果關係還是只有相關性?
    是線性(連續的、累積)的還是非線性(非連續的、跳躍)的?
    在你還沒有搞清楚以前不要開始,否則你有很大的機會是浪費寶貴的資源與時間。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業務到行銷的雙重經歷,長中短期全面性的思維。 親手一對一的販售過商品,也具有高額預算的整合行銷操作經驗。 從創業公司、新部門、新品牌到具有六十年歷史的聯合報、三百家連鎖的燦坤、台灣第一的台灣大車隊與商業周刊等企業,有小到大、新到舊的完整歷練。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