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2|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Day25> 12/12(四) 天氣晴

    1.今天讓我很有收穫的是什麼書/畫/音樂/視頻?
    以前記憶力似乎比較好的時候,覺得要記起來一件事物只是時間長短問題,現在要處理的事務變得多又雜,由於最近專業領域大跳躍的關係,資訊工程對我而言可以説是全新的領域,儘管過去有接觸過一點點的網頁語言(HTML, CSS, JavaScript)與PHP,但對於遊戲與AVR程式開發來說根本等於零,導致我要學習的東西實在太多,再加上生活中有許多我關注的議題,經常出現資訊量過多難以吸收的狀態,一直以來不斷地探索有沒有幫助學習力與記憶力提升的方法,《大腦什麼都記得住!》這本書我有買只是現在放置在書櫃裡,最近開始一連串的實驗,比如課程中邊聽邊寫筆記,下課時或空擋時照著記憶與筆記自己摸索與實作一遍,發現效果比隨時跟著做更好,連續三十天回答三個問題也算是一種嘗試,對於忙碌的日常有更深刻的記憶軌跡,對於寫完三十天後也有了想要嘗試的新作法,很期待自己實際做過的成果如何~。
    擺脫金魚腦的學習技巧:打散時間、持續複習,透過「15 分鐘」檢視學習成效 | TechOrange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本書】我們很容易金魚腦,但身邊總是有人能夠過目不忘,該如何提升自己的記憶力與學習能力? 《 大腦什麼都記得住 》的作者史考特‧海格伍德是美國記憶大師,連續獲得 4 屆美國記憶大賽冠軍,透過本書,將帶我們了解學習與記憶的技巧。(責任編輯:郭家宏) 「《科技報橘》徵才中!跟我們一起定位台灣產業創新力 >> 詳細職缺訊息 快將你的履歷自傳寄至[email protected] 」 打散學習時間,使記憶擴充至最大。學習而不複習,時間間隔愈長,記得的就愈少。 找幾位志願者試做這個練習,或請人幫你試做。要求志願者(或你自己)依照次序盡可能記憶多個數字。先以每秒鐘一個數字的速度,大聲朗讀下面的二十位數字。然後詢問他們從頭開始記住多少個數字。當大多數人都在遲疑時,立刻問他們最後一個數字是多少,接著問倒數第二個數字,直到大家腦子都一片空白為止。 13145926535897932384 你會發現,最初 4 到 7 個數字的記憶最強,這就是「最初效果」(primacy effect)。一般人通常都記得住學習時段剛開始時學到的東西。有些人可能會記住最後一或兩位數字,這是「新近效果」(recency effect),意謂最末了幾項事物往往也比較記得住。最容易被心靈天平遺落的就是中段資訊,這跟理解沒有關係,完全是記憶的本質使然。 打散學習時間,就可以提升學習期間的記憶能力。因為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長短,會因記憶的材料而異,所以學習時間長短完全是一種主觀判斷。我們追求非常密集的專注。如果我告訴你,1960 年代末,人類飛到月球只要花 11 分鐘,你可能很詫異。事實上,雖然太空人脫離地球後,經過 3 天才抵達月球,但火箭燃料只燃燒了 11 分鐘,就產生足夠脫離地球重力場的能量。一旦進入外太空,阿波羅任務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飛抵月球。記憶也是如此,完全靠最初幾秒鐘的全神貫注,後面的時間幾乎不費工夫。 嘗試用電視台模式來規範你的學習習慣。大部分電視節目長度都不超過 1 小時,你單次學習的時間也應該以此為上限。你注意到長度 1 小時的節目,播出 15 分鐘後會進一段廣告,這就是基本的下限。我認為學習時間設定為最短 15 分鐘,最長 1 小時最合適。 複習材料數遍,直到你能從頭到尾毫無錯誤背誦一遍為止,然後停 30 秒或 1 分鐘,再背誦一遍。如果第二遍背誦也成功,就代表你這段學習可以告一段落。如果不成功,等 30 秒或 1 分鐘,再背誦一遍。第一遍完美的背誦,確保你記憶的資訊正確;第二遍背誦為的是建立自信,也標示學習階段的完成。
    喜歡他設計的表格。各方面顧及到很不錯,然而我更喜歡專注當下最重要的事。
    之前有買Sorted³,目前電腦仍處於Beta版,希望能盡快正式上市並且跟雲端工具如Google Calendar結合。
    這篇讓我想起電腦玩物的KPT日記法,或許可以整合起來作為下個階段的實驗做法。

    2.今天讓我幸福/感動/痛苦/恐懼的人/事/物是什麼?  
    事先把未來幾天的三個問題日記範本放置好,有種開心的感覺,終於要到三十天了。

    3.如果用一個句子描述今天的我會是什麼?
    雖然用電腦可以在很多方面表現得很好,用紙筆在更多時候讓我擁有更多的創造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