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9/12/14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誘因之死

前言
在開始寫科普經濟學之前,其實,我是專寫社區總體營造的紀錄,那時候,是在大學時期,直到研究所畢業之後,我才開始在財經媒體上寫專欄,那時候,我第一個目標是〈經濟日報〉的管理評論專欄。
這一篇,是我改寫我在2003年經濟日報寫的一篇專欄,我談的是「誘因」,我舉《讀者文摘》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海豹獵人之死」,談談經濟學所見的觀點,其實是看透行為本身後的動機與誘因。而未曾接受專業經濟學訓練的一般人,根本不會明白經濟學,或者,對經濟學產生諸多的不解。

海豹獵人之死
有一次收到辦公室同仁們轉寄的一篇1997年2月間刊於《讀者文摘》——「海豹獵人之死」,這篇文章之所以引起我的注目,不外乎是這個題目相當聳動。這篇文章,我總計有四個疑問。(其實,經濟學可以像探案一樣懸疑有趣,各位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Marshall Jevons所寫的四本書《致命的均衡》、《邊際謀殺》、《奪命曲線》與看不見的手》。)
  1. 海豹獵人為何而死呢?
  2. 海豹與獵人之間到底有何微妙關係,否則獵人怎會死呢?
  3. 獵人與海豹可以共存嗎?
  4. 誰是兇手?
我把這篇報導摘要如下:
在加拿大北極小村裡住了一家獵人。男主人皮泰圖靠獵取環斑海豹為生,每張海豹皮可以賣到11美元。 但是1975年秋天,全世界的人都在電視上看到一驚心動魄的新聞影片,那是「綠色和平(Grenegade)」組織帶著記者團去拍攝的,拍下愛斯基摩人獵取海豹的「殘酷鏡頭」。 新聞媒體大力炒作,電影明星和歐美的政治人物也加入保護行動。綠色行動組織的總裁羅勃特.亨特提出警告:「如果不禁獵,格陵蘭海豹將在五年內絕種。」這個號稱「心靈炸彈」的新聞爆發開來,1983年歐洲議會在輿論的壓力下終於宣布禁止幼海豹皮在歐洲出售。 不賣幼海豹皮,整個海豹的皮毛市場都崩潰了。 沒有人再買海豹皮衣,獵海豹者被看成劊子手,雖然加拿大野生動物基金會會長說:「我們並不擔心格陵蘭海豹會絕種。」即使是受委託調查的人道機構,也發現獵殺海豹的方法並非不人道。 加拿大北極圈的獵人斷了生計,11年內有152人自殺。皮泰圖有一天離開家,揮手向妻子道別,這是他結婚以來第一次這樣道別。 皮泰圖沒有再回來,他死在一片碎冰之間。

誰扭曲了訊息與事實?
這篇文章究竟要陳述什麼理念,並不得知,也許是在探討綠色和平組織和愛斯基摩人到底誰才是劊子手呢?一個殺害北極圈的海豹,一個則是斷了愛斯基摩人的生計,生命的價值在愛斯基摩人和海豹之間,孰高孰低呢?
至於答案就交給讀者自行論斷了。
這篇文章有三個重要環節,我把它摘要下來可能會比較清楚一點:
  1. 皮泰圖殺海豹,賣海豹皮,有人穿海豹皮衣,所以不人道。
  2. 綠色和平組織舉發愛斯基摩人獵殺海豹,勸說歐洲議會禁售海豹皮。
  3. 愛斯基摩人海豹皮無法銷售,生計影響,所以斷了生計,因此很多人自殺。
端看這則新聞,你可能會受新聞訊息影響,一開始會以為愛斯基摩人殺海豹是不人道的。但是看到最後,又開始因為愛斯基摩人生計受影響而自殺,感覺到很惋惜,心情受這則報導而大幅起落,而且相當矛盾。
哪裡矛盾呢?你到底要支持不獵殺海豹,還是惋惜愛斯基摩人的生計呢?
如果不看這則新聞,而去檢視這整個事件的話,我倒是認為在這個事件裡,可能有些訊息被扭曲了。
問題來了,在這個事件裡是誰扭曲了訊息與事實?
如果訊息和事實不被扭曲的話,那麼這樣一來,綠色和平組織和加拿大野生動物基金會的說法應該是一致才對,而不是南轅北轍。
這當中,可能沒有人說謊,也許只是曲解訊息而已,或者乾脆說是誇大訊息罷了。
但是,誰對事實最瞭解呢?
當然是「當事者」皮泰圖!只不過逝者已矣,他並不會去傳遞較為真實的訊息。
如果說海豹對愛斯基摩人是賴以為生的獵物的話,那麼,至少愛斯基摩人不會讓海豹「減少」,或者是讓海豹「消失」,因為這會讓他們的生活出現無法溫飽的問題。
但是,皮泰圖是當事人,他最瞭解北極圈的生活與環境,只不過皮泰圖既是「當事人」又被人認為是「兇手」,而且又缺乏解釋訊息的管道。所以,最後訊息的解釋就會落在「屠殺」這種行為上,一下子皮泰圖就變成是「屠夫」了!。
皮泰圖和澳洲的牧羊人,以及美國德州的牛仔有什麼區別?這是我的疑問,但我想過,應該沒什麼區別才對。
我認為這個事件裡面,有一項重要因子被人給忽略了,這個因子就是「誘因[1]」。
缺乏「誘因」的結果,很可能會讓一件事情「失控」,就像全球暖化現象一樣,你我的生活每天所排放的化學物質,正讓北極圈的冰山迅速消失。正因為對你我而言,減少排放化學物質可能沒有誘因,所以眾人所產生的結果,於是乎讓北極熊和海豹可能會絕種,愛斯基摩人可能會無法生存。這下子你我都不是「屠夫」,但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可能因我而死,結果卻導致你我都間接成為屠夫了。
我發現,在解釋這則新聞上,絕大多數人都會有「資訊不對稱[2]」的問題,也就是說,你不會比皮泰圖更瞭解北極圈裡愛斯基摩人的生活,所以呢,擁有訊息管道的人就掌有「解釋」的權力,只是這種權力經常被誤用罷了。
正因為站在權力之上,都會成為影響者,一旦成為影響者,就難保他會曲解或者乾脆「扭曲[3]」訊息,用以達到影響他人的目的。
就皮泰圖之死,反映了什麼問題呢?這也是我的主要疑問。
借用經濟學家經常要反問的問題,經濟學家僅能提供「實是性[4]」(positive)的答案,僅能講為什麼,講客觀的事實,並陳述事實而已。這樣一來經濟學家就是僅闡釋事實而已,而事實的本身並沒有被「扭曲」,或者是被加以「判斷」。要是陳述一件事實是以「規範性[5]」(normative)的方式進行的話,就難保不出現個人的價值因素與主觀的判斷,於是乎一些謬誤就容易產生。
海豹獵人之死,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故事,只是很可惜沒有出現後續的追蹤報導。
我可以試圖這麼解釋,皮泰圖之死和海豹之死很顯然就是很多人,或者是可以影響局勢的人加入了規範性的陳述,以致於這個訊息早已被扭曲不全了。
於是乎,很快地一般人所接受到的訊息,就是已經被扭曲及價值判斷後「被加工」的訊息了。
至於誰加工了這個訊息呢?這就必須還原整個真相了!

孟子之言
誘因不只經濟學家在談,中國古代時孟子也曾經注意過誘因這個問題。在《孟子‧梁惠王篇》中,孟子對梁惠王有一段話說:
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穀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現代環境經濟學的議題,其實在中國的古代智慧裡早已經成形,而且是一種「王道智慧」。
至於海豹對於愛斯基摩人而言,是生存的必備生物,也由於生存的緣故,所以愛斯基摩人在獵取海豹的行為上,會有計畫的控制,並維持生態平衡,整體的海豹數量會控制在一定的水準,而且無絕種之虞,這又和孟子所說的一樣。
愛斯基摩人獵海豹是一回事,海豹是否會絕種也是一回事,但是單從一方面來看整件事情,就像以管窺豹一樣,很難會窺見事實的全貌。
彼得‧聖吉(Peter Senge)在其暢銷書《第五項修練》中提到,過去我們經常被教導而且學會將問題分解,分解成片片斷斷來進行理解,使得複雜的問題容易處理,但也失去整體的連屬感,他認為這個代價未免太大。
因此,當我們專注於解決「片面」問題的時候,很容易同時失卻對事實的整體性理解。生態系統也是,辦公室管理亦然,應以系統的思維,觀乎整體的問題所在,才得以提出具體的解決之道。
所以,海豹獵人之死,誰是兇手呢?
[1]經濟學認為,人是理性的,而每一個理性人的行為,其背後都有一種誘因(incentives)在支持著,正因為經濟學一開始就假定人類是理性的,人是自利的,會爭取自己的最大利益,而誘因就會促使人去追求自己最大利益。所謂的誘因是指促使一個人行為改變的因素,又因有可能是有形的,如金錢,有可能是無形的,如名氣,但都會影響一個人行為,並隨之改變。 [2] 所謂資訊不對稱即是處於市場交易之雙方,有一方知道一些對手所不知道的資訊,因此造成處於弱勢的一方想取得這些額外的資訊,需要付出一定代價,處於資訊優勢一方則藉此獲取交易好處。 [3] 訊息的傳遞有時候是透過或依賴第三者的轉述,當然,轉述者可能會遺漏或扭曲原來的訊息內容,這一方便是因為傳遞者的企圖,也有可能是傳遞者的健忘所導致的。但以誘因而言,弱勢傳遞者有經濟誘因,只要稍微對所傳遞的訊息加以改變的話,這樣一來,訊息的傳遞者很難會放棄玩弄或者是扭曲訊息 [4] 所謂的「實事性」(positive)(或稱唯真的),指的是不加以價值判斷的實事求是,指的是實是「什麼」,「它」就是講「為什麼」或「可能」的客觀問題。 [5] 所謂的「規範性」(normative)(或稱唯善的),指的就是加入價值判斷的「應該」如何的立場,有好或壞的判斷。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