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大學之道,還不起的學貸,撐不起的人生?

更新於 2019/11/1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篇是我寫在ETtoday雲論專欄之前的感言,媒體專欄,不適合寫這種文章,尤其是這個標題,太過灰暗!
1992年我剛從部隊退伍,那年我22歲,意思是,我只有高工學歷。退伍後我到一家超市上班,當的是理貨員,早上六點上班,下午四點下班,一個月薪水約在1.4萬元,公司有供膳,扣掉房租3千元,省吃儉用之後,一個月還有些儲蓄。幾個月之後,我找到一家老牌子的專利商標事務所當業務員,我記得薪水一個都有3萬元以上,若加上有領到較高的業績獎金時,4萬元以上不成問題。那年頭,這種薪水在南部,算是挺優渥的。
但人生,總有不滿足的地方,一個高工學歷的年輕人總是被客戶詢問是哪所大學法律系畢業的?坦白說,十分尷尬。外表十分專業,但骨子裡老覺得空虛,程度不足,只能草草回應客戶,就那所不怎麼樣的大學法律系畢業的。客戶回答得很滑稽,喔,就那所喔!坦白說,我也不知道是哪所大學。一年後,我和老闆報告說我想去考大學,老闆回答得很直接,大學畢業生,能夠有這份薪水嗎?
四年後的1998年大學畢業,那時我已經28歲,畢業後第一份薪水是3萬元,我印證四年前我那位老闆說的話,領不到我四年前還沒有大學文憑前的薪水。我摸摸頭,何苦來哉?況且我還背了學貸,退伍後存的錢根本不夠大學四年花費,不借學貸,生活根本無以為繼。然後,我一路借到研究所畢業,乘有能力還錢時,趕緊把學貸還清,那時候的學貸利率是最高的8.1%!
最近,學貸再度成為政治攻防的話題,還不起的學貸(即使利率才1.15%),看來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為什麼?以私立大學貸款四年後,連本帶利要攤還1,099元,差不多是最低工資的13.1%,這個問題根本在於還款能力,也就是低薪的環境下,還款就是一種壓力。
問題的癥結是低薪,而不是還不起。
看看底下這張圖,每人每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在2018年為40,164元,離2003年的歷史高點40,922元,已經是倒退15年。
用成長率來表示,可以更清楚看到薪資成長率在1990後,幾乎是一路下滑。
1990年後為什麼實質薪資一路下滑?直覺上我認為和台商西進大陸,脫不了干係,勞動力需求降低,直接就表現在工資上。
再來是教改,1994年4月10日教改之後,教育部推動多項教育措施,包括廣設高中大學、建構式數學、國中自願就學方案、九年一貫課程、開放教科書市場、開放師資培育、多元入學方案、綜合高中、12年國教等。然後,一堆大學出現了,一堆大學生出現了,結果大家都很熟悉,人人有大學讀,就經濟解釋來說大學勞動供給增加,但需求下降,結果直接就可以預言是薪資無法成長。
2007年我開始在大學當講師,那一年的實質薪資成長率是-0.1%,已經是成長率的谷底,後來幾年,大學生上課不是睡覺,就是蹺課,直到前幾天我路過某科技大學教學現場,9點鐘的必修課變成「必休克」,現場的學生九成以上呼呼大睡,而台上的老師只能故做鎮定,好好的講課到12點,學生就一路配合睡到12點下課。
我問過很多學生,你們為什麼來讀大學,沒必要花這四年時間,還要背學貸,不但睡了四年什麼都沒學到,還得畢業還錢,還得起嗎?可是,他們這麼回答我,老師,當大家都有大學可以念,我沒大學文憑,不就輸人家了嗎?
借我在事務所老闆的話,讀了大學,真的認為薪水可以增加嗎?還真的驗證他的話。
教改之後,學歷軍備競賽的結果,用基礎經濟學就可以推論,勞動供給增加但勞動需求減少,加上產業遲遲無法轉型升級,工資就是停滯與負成長。這幾天,驚聞經濟部說台商大舉投資臺灣(但沒有實質海外匯回資金),民間投資成長,會不會帶動勞動需求上升,薪資也跟著成長呢?經濟部、主計總處、國發會與勞動部也沒給出答案......
這是一個以通俗經濟角度寫作的垂直自媒體,以臥底的角度探討社會經濟問題與現象,歡迎訂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主計總處今天發布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0.43%,扣除蔬果、能源後的核心CPI年增0.52%。 CPI比核心CPI還低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雞蛋、成衣、通訊費及油價下降,抵銷了部分物價的漲幅。
「悲慘指數」(Misery Index)是通貨膨脹率加上失業率,「悲慘指數」愈高則代表生活悲慘的民眾就愈多。
美中貿易大戰,我認為短期間沒有結局,如我用學術一點的說法是,貿易大戰是個動態賽局,目前沒有「均衡解」。若大家問我預期的結局,坦白說我也不清楚。但只有一件事是事實,美中貿易大戰持續下去對世界經濟絕對沒有好處,正因為供應鏈的布局絕非只有影響中國與美國,其他國家也無法置身事外,當然包含臺灣!
什麼是「邊際勞工」? 先來解釋一下何謂「邊際勞工」(Marginal Labor)。 一些國家對「邊際勞工」的定義是指低技術、低學歷、身心障礙及中高齡工作者,也就是說就業競爭力比較差的勞工。但,如果更廣義的思考,邊際勞工其實會「移動」的。
美國總總統川普總覺得美國利率太高很多年了(而且很不滿),他認為似乎應該要降息才對,但聯準會(FED)偏偏不依,這讓川普總統很不悅,每每在推特上放話要換掉FED主席鮑爾(Powell),但他的任期一任是4年,照理他可以幹到2022年! 川普一定心裡OS,天啊!當年為什麼要選你當FED主席啊!
臺灣的外匯存底全球第六高,達USD4,600億,但外匯存底不是儲蓄,也不能胡亂動用,政治人物卻經常覬覦外匯存底......
主計總處今天發布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0.43%,扣除蔬果、能源後的核心CPI年增0.52%。 CPI比核心CPI還低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雞蛋、成衣、通訊費及油價下降,抵銷了部分物價的漲幅。
「悲慘指數」(Misery Index)是通貨膨脹率加上失業率,「悲慘指數」愈高則代表生活悲慘的民眾就愈多。
美中貿易大戰,我認為短期間沒有結局,如我用學術一點的說法是,貿易大戰是個動態賽局,目前沒有「均衡解」。若大家問我預期的結局,坦白說我也不清楚。但只有一件事是事實,美中貿易大戰持續下去對世界經濟絕對沒有好處,正因為供應鏈的布局絕非只有影響中國與美國,其他國家也無法置身事外,當然包含臺灣!
什麼是「邊際勞工」? 先來解釋一下何謂「邊際勞工」(Marginal Labor)。 一些國家對「邊際勞工」的定義是指低技術、低學歷、身心障礙及中高齡工作者,也就是說就業競爭力比較差的勞工。但,如果更廣義的思考,邊際勞工其實會「移動」的。
美國總總統川普總覺得美國利率太高很多年了(而且很不滿),他認為似乎應該要降息才對,但聯準會(FED)偏偏不依,這讓川普總統很不悅,每每在推特上放話要換掉FED主席鮑爾(Powell),但他的任期一任是4年,照理他可以幹到2022年! 川普一定心裡OS,天啊!當年為什麼要選你當FED主席啊!
臺灣的外匯存底全球第六高,達USD4,600億,但外匯存底不是儲蓄,也不能胡亂動用,政治人物卻經常覬覦外匯存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2001年私大畢業,求職不順利,只能先在至親單位上班。起薪二萬五。那時的基本工資只有一萬多。 想未來開漫畫租書店,努力存錢。打給花蝶,加盟金要120萬。 帳戶大概只有二萬 第一次轉職,因工作屬性不同,薪資不減還降,變二萬一。 設計低薪不是謠言,三萬五已是頂。 遇到一些貴人及轉折。 感謝每位
Thumbnail
  我相信每個在社會上工作的人,除了少數頂尖大學、家庭背景雄厚的那些,大部份開始就職的人,都會面臨到所謂“低薪“的問題。而在講這個題目之前,其實我們要定義一下所謂的低薪是有多低薪?我查了一下我二專畢業後,開始進入花蓮的服務業工作時,大約是民國89年左右,那時的基本工資是15840元。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大學的時候好像都很糜爛,有沒有正向的事情,今天就來跟大家說打工吧,打工可是大學隱藏必修的項目之一,跟各位說明,有拿錢的叫做打工,沒拿錢的叫做實習,回到正題,基本上打工的目的,通常十有八九都是錢的問題,有些人是因為之後想要獨立自主,畢竟外面開銷很高,不是每個家庭都很有錢,所以大部分都會去做就學貸款部分
Thumbnail
你得有勇氣、得有信心讓許多薪資待遇配不上自己,如此才能笑看那些假道學。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直接給結論,「哈佛大學畢業有多少? 」其實就是一個假議題。因為如同國內的就業統計數據一樣,薪水高低只會和產業別作連動,而不會是畢業學校。那些選錯科系的名校畢業生,薪水真的是差強人意… 尤其是教育科系,念教育可能得準備終生都是低收入水平。
最近花了一些時間,想辦法聯絡上了以前的大學同學,幸運的找到了目前在台積電任職的前同學,問了一圈後我發現,原來以前的同學們現在的出路都挺好的,可能只有我一個人不務正業吧。
剛畢業的我,非常榮幸地遇到了傳說中約2008金融海嘯,我無法避免地與的他顏面直擊。在求學過程中喜歡上台南,決定留下就業,只是沒想到情況竟然囧成這樣。
Thumbnail
最近聽了許多年輕人對政府的不滿, 回憶起自己二十多歲時正好遇到馬英九時代,除了到處參加抗議外,印象最深的,就是大學畢業前夕跟好友在校內散步聊未來。他說,希望畢業後可以拿到一份2萬6的薪水,我說,如果有2萬8就太好了。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2001年私大畢業,求職不順利,只能先在至親單位上班。起薪二萬五。那時的基本工資只有一萬多。 想未來開漫畫租書店,努力存錢。打給花蝶,加盟金要120萬。 帳戶大概只有二萬 第一次轉職,因工作屬性不同,薪資不減還降,變二萬一。 設計低薪不是謠言,三萬五已是頂。 遇到一些貴人及轉折。 感謝每位
Thumbnail
  我相信每個在社會上工作的人,除了少數頂尖大學、家庭背景雄厚的那些,大部份開始就職的人,都會面臨到所謂“低薪“的問題。而在講這個題目之前,其實我們要定義一下所謂的低薪是有多低薪?我查了一下我二專畢業後,開始進入花蓮的服務業工作時,大約是民國89年左右,那時的基本工資是15840元。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大學的時候好像都很糜爛,有沒有正向的事情,今天就來跟大家說打工吧,打工可是大學隱藏必修的項目之一,跟各位說明,有拿錢的叫做打工,沒拿錢的叫做實習,回到正題,基本上打工的目的,通常十有八九都是錢的問題,有些人是因為之後想要獨立自主,畢竟外面開銷很高,不是每個家庭都很有錢,所以大部分都會去做就學貸款部分
Thumbnail
你得有勇氣、得有信心讓許多薪資待遇配不上自己,如此才能笑看那些假道學。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直接給結論,「哈佛大學畢業有多少? 」其實就是一個假議題。因為如同國內的就業統計數據一樣,薪水高低只會和產業別作連動,而不會是畢業學校。那些選錯科系的名校畢業生,薪水真的是差強人意… 尤其是教育科系,念教育可能得準備終生都是低收入水平。
最近花了一些時間,想辦法聯絡上了以前的大學同學,幸運的找到了目前在台積電任職的前同學,問了一圈後我發現,原來以前的同學們現在的出路都挺好的,可能只有我一個人不務正業吧。
剛畢業的我,非常榮幸地遇到了傳說中約2008金融海嘯,我無法避免地與的他顏面直擊。在求學過程中喜歡上台南,決定留下就業,只是沒想到情況竟然囧成這樣。
Thumbnail
最近聽了許多年輕人對政府的不滿, 回憶起自己二十多歲時正好遇到馬英九時代,除了到處參加抗議外,印象最深的,就是大學畢業前夕跟好友在校內散步聊未來。他說,希望畢業後可以拿到一份2萬6的薪水,我說,如果有2萬8就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