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2|閱讀時間 ‧ 約 11 分鐘

認真臉譜─「玫開四度」的玫瑰戰爭

「玫開四度」位於埔里牛眠山下,是台灣極少數有機栽培的玫瑰園。岳翔雲
「玫開四度」位於埔里牛眠山下,是台灣極少數有機栽培的玫瑰園。岳翔雲
文/張新宸 攝影/岳翔雲
吳寶春也看上的有機玫瑰
所有的玫瑰加工製品,如香水、化妝品、花茶等, 只要冠上保加利亞玫瑰,彷彿就成為頂級的象徵。 郭逸萍夢想著自己的玫瑰園成為「台灣的保加利亞」。 然而,為了這個夢想,必須突破重重關卡……
西方人稱為「愛神維納斯的眼淚」──美麗香甜的玫瑰花,由於象徵了浪漫的愛情,是戀人們最鍾愛的花品。玫瑰花也是切花市場不可或缺的花材,尤其在每年情人節期間,經常供不應求,為花農帶來可觀的收益;玫瑰製成的相關加工產品更因沾染了玫瑰的浪漫氣息,散發著令人無法抗拒的魅力。 素有「花都」之稱的南投縣埔里鎮,由於氣候和地理條件得天獨厚,生產各種花卉聞名全台,也是台灣最大的玫瑰花產地。 往霧社方向的牛眠山腳下,「玫開四度」食用玫瑰園裏,章思廣和郭逸萍夫婦正在採摘含苞待放的玫瑰花,他們仔細地將受傷或不完整的花瓣挑除,留下完整的新鮮花瓣,作為釀製玫瑰糙米醋、玫瑰醬、玫瑰花茶及相關產品的原料。 在花圃旁的工作場裏,兩人熟練地按照客戶的訂單處理剛採摘下來的玫瑰花瓣,將客戶訂購的新鮮玫瑰花包裝,準備以冷藏宅配方式寄送。章思廣小心翼翼地將花瓣薄薄地鋪了一層在乾燥機的托盤上,他說這樣才能均勻受熱,使每一片花瓣保持鮮豔的顏色;郭逸萍則在一旁製作玫瑰花醬,她說,雖然產品都可保存幾個月,但是為了保證品質新鮮,所以堅持客戶訂多少製造多少,不留存貨。 郭逸萍表示,消費者想到玫瑰,內行的都會想到保加利亞。所有用玫瑰加工的製品,如香水、化妝品、花茶等,只要冠上保加利亞玫瑰,彷彿就成為頂級的象徵。她夢想著自己的玫瑰園成為「台灣的保加利亞」,也能生產各式高級的玫瑰產品,她很有信心地說:「這個夢想已在逐步實現中!」 為了夢想,家庭鬧革命 話說九二一地震之後,埔里農會計畫成立酒莊,開發玫瑰花酒等相關產品。當時徵求花農種植食用玫瑰,卻沒有花農敢於嘗試,只有郭逸萍的父親願意放手一搏。郭爸爸以安全用藥的「吉園圃」方式種了約五分地,將生產的花供應給酒莊。 當時原本在台光香草園當廚師,負責開發香草餐的郭逸萍和先生章思廣,發現食用玫瑰是一個無人開發的領域,覺得前途大有可為。因此,郭逸萍編織了一個美麗的夢想──以有機栽培的方式經營一個玫瑰園,研發各種玫瑰相關產品,並以玫瑰花為主要食材,搭配各式香草製作玫瑰香草餐,打造一個浪漫的玫瑰花香草餐廳…… 這個夢想獲得章思廣的認同,兩人經過半年的評估,毅然辭去廚師工作,相偕回到郭逸萍父親經營的食用玫瑰園,打算接手改種有機玫瑰。 沒想到,夢想還沒起飛,興致勃勃的他們卻赫然發現父親竟然已經放棄了! 原來,由於食用玫瑰在台灣還沒有市場,生產的玫瑰花只能供應給酒莊,沒有其他出路。到了第三年,酒莊原物料的需求因達飽和而停止收購,郭爸爸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辛苦栽植的花兒凋謝卻一籌莫展。 「父親沒想到會這樣,非常失望,一氣之下全都挖掉了!當他知道我們想要種植有機玫瑰時很生氣。」郭逸萍說:「但是我們覺得這個領域還沒有人經營,應該有可為的。所以我們回來時,就計畫要自己研發產品,創造自己的品牌。」她認為人生有夢,就該努力去實現,不要等年紀大了才後悔。他們決定實現夢想,抓住時機、開創屬於自己的人生! 為了圓夢,郭逸萍與父親發生嚴重衝突。在父親聯合家人極力反對、制止的情況下,鬧了一場家庭革命。郭逸萍說:「因為我們執意要做,父親大約有半年時間不跟我說一句話!」 親身體驗,才知務農難 雖然父親一再告誡他們種植有機玫瑰「不可能成功」,週遭所有人也都一致認為不用農藥「根本不可行」,兩人還是決定試一試。郭逸萍說:「幾乎所有的人都說我們很傻,但是我們比較樂觀,覺得沒有什麼不可能的,只是時間的問題。」 於是,兩個對務農一竅不通的年輕人就這麼一頭鑽進玫瑰花叢中,開始了花農生涯。 郭逸萍表示,父親是採露天種植、安全用藥的栽培法。但因為露天不可能種有機,所以他們一開始就選擇用網室栽培,雖然網室栽培還是要克服氣候和病蟲害的問題。郭逸萍說,這就是她和父親嚴重爭執的焦點。 種植有機植物有一定的條件。例如土地需休耕三年以上,栽種時不能使用任何農藥及化學肥料,需以天然有機質及有機堆肥供給土壤養份;加上不能使用除草劑,必須以人工除草,栽種的困難及辛苦可想而知。然而這一對年輕夫妻宛如初生之犢不畏虎,一心挑戰這個「不可能的任務」。 在沒有人支持的窘境中,兩人「腳踏實地」著手整理已經荒蕪的花園,憧憬著美夢成真時的美景。然而,理想與現實似乎總有一段遙遠的距離,看似簡單的「蒔花種草」其實真不簡單!郭逸萍說:「原打算先種玫瑰,等玫瑰種起來再種香草,結果玫瑰種了四年,香草卻一棵都還沒有種。這才發現當農夫怎麼那麼難!」 打死不退,為賭一口氣 有機栽植,最大的工程就是人工除草。由於花苗成長緩慢,雙手似乎永遠趕不上雜草生長的速度。雖然兩人拚命除草,園區還是長滿了雜草,時常被人取笑「到底是在種花還是種草」。而有機肥料效果緩慢,植物提煉的驅避劑除蟲效果不彰,「築夢」之路困難重重。 不過,兩人沒有知難而退,反而愈挫愈勇!「許多人都在看我們能撐多久,甚至有人預測我們撐不過半年。」郭逸萍說:「也許是我的個性比較叛逆,就是因為週遭的人都反對、不看好,我就越想做做看!剛回來是為了一個夢想,現在是為了賭一口氣,因為每一個人都跟我們說不可能、不可能!所以就想,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敗,也不能被擊退!」 兩人到處向人請益,開始沒有人願意理會,但總是經不起他們鍥而不捨地一次次登門求教,最後「不得不」給予協助。郭逸萍形容自己是「死纏爛打」,她說:「人家被我們煩得沒辦法,就會教我們。」 死纏爛打,博士來幫忙 郭逸萍說創業第一年最難熬:「簡直快瘋了!因為什麼都不懂,不知道要問誰,只好自己摸索,上網找國外的資料,用翻譯機翻譯,一知半解的,很辛苦!」然而國外的栽種環境和台灣不同,無法照單全收,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 後來經農友告知,台中農改場有一位專門研究玫瑰花的陳彥睿博士。於是他們滿懷希望登門請益,但是陳博士並未做過有機玫瑰花的研究,也認為不用藥不可能成功,建議他們安全用藥。郭逸萍說:「我們覺得這樣不好,陳博士就為我們找各種有機的防治病蟲害資材給我們試。但是常常方法用錯了,葉子就掉光光。到後來,陳博士被我們逼得不得不做這方面的研究!」 農改場的張隆仁博士則是他們另一位請益的專家。「張博士也被我們煩得受不了,因為一開始我們問了很多無知的問題,比如問氮磷鉀是什麼?他說你回去看看書再來好嗎!有時一天打五、六次電話,他說你有什麼問題一次講完好嗎!」郭逸萍說:「張博士原以為我們頂多一年就放棄了,沒想到我們可以撐這麼久。他形容我們像打不死的蟑螂!」 玫開四度,樂活承傳 雖然台灣種植的玫瑰品種有三百多種,產量也很大,為什麼無法生產如保加利亞那樣頂級的玫瑰相關製品呢? 「因為天然的栽植環境不同,保加利亞的氣候乾燥,適合玫瑰花的生長條件,即使露天也能種有機的。」章思廣從他蒐集的資料中,了解在台灣種植有機玫瑰為何難度那麼高,他說:「台灣氣候高溫多濕,病蟲害非常嚴重,必須頻繁使用農藥,其實不適合種植玫瑰花,想要種植有機玫瑰更被認為是天方夜譚。」 在郭逸萍的夢想中,一心要把自己的玫瑰園打造成「台灣的保加利亞」,經過多方的嘗試與努力,在兩位博士的協助下,兩人也累積許多寶貴的經驗,玫瑰園漸漸展現生機,成功地栽培出有機玫瑰。如今,在花香滿溢的花叢中親手摘下新鮮的花朵,章思廣和郭逸萍辛勤的耕耘終於有了收穫。她說:「把我的花園比喻為台灣的保加利亞,雖是天地之別,但在我心裏,我的小小花園可是舉世無雙的!」 郭逸萍以「樂活玫瑰」為自創品牌,但還是承襲父親「玫開四度」玫瑰園的名稱,因為有其深厚的意義。她說父親做生意總是因不善經營而失敗,食用玫瑰園是父親第四度創業,原以為解甲歸田可以安居樂業,誰知依然徒勞無功,挫敗感讓他難以承受。因此郭逸萍接手時就下定決心,要讓「玫開四度」玫瑰園永續經營。 郭逸萍說:「我知道爸爸反對完全是為我好,他怕我受傷害。」經過半年的僵持,郭爸爸看著女兒、女婿「執迷不悟」,每天忙得灰頭土臉總是事倍功半,心中不捨,忍不住要來幫忙。然而父女倆卻在「安全用藥」和「純有機」的不同理念間再起爭執。最後因為郭逸萍的堅持,郭爸爸決定「袖手旁觀」。 經過四年的辛勤耕耘,他們自己研發的產品已經獲得消費者的信賴。郭逸萍說父親雖然表面上不理他們,卻隨時在觀察著,看到他們漸入佳境,嘴上不說,心裏也頗感安慰吧,因為聽到他跟朋友說:「我女兒種的玫瑰是有機的喔,不用農藥、很安全的……」 貴人相助,未來路漸寬 郭逸萍表示,第一年拚了命的工作,一心只為了把玫瑰花種成。然而,這才完成了第一步。當玫瑰花有收成時,才發現不知道要賣給誰?開發產品和打開通路成了當務之急。 也許,冥冥中自有天助。鄰近的「松園民宿」主人彭玉和先生十分古道熱腸,在他們艱苦奮鬥的過程中經常為他們打氣、加油。當兩人陷入新鮮的玫瑰花瓣無人問津的窘境時,彭玉和主動收購並釀製成有機糙米醋,然後再以成本價批發給他們販售,讓兩人得以度過危機,安心繼續研發產品。同時,彭玉和還將「玫開四度」玫瑰園推薦給民宿同業,介紹遊客前來「DIY製作玫瑰花醬」。 郭逸萍說:「彭先生是我們最重要的『貴人』,如果沒有他,我們大概做不成了!」而當初因看到郭逸萍的家人激烈反對,章思廣為了避開「不必要的麻煩」,一開始瞞著自己的家人,約一年後才告訴他們。誰知道,家人竟是出乎意料地認同,並全力協助,姊姊章淑君就因為捨不得弟弟吃苦而挺身相助。章思廣對於家人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在我們創業的過程中,姊姊最辛苦了,公關、行銷和雜務一手包辦;媽媽也時常過來幫忙除草、摘花;舅舅更是拿他的房子讓我們抵押貸款。」 慢慢地,章思廣和郭逸萍的用心與堅持,感動了許多關心有機栽培以及在這個領域默默耕耘的朋友。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與章思廣、郭逸萍互相關懷、打氣,讓他們感覺未來的路逐漸寬廣、不再孤單。
看雜誌首發2008年4月24日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說文解字:盼者─(1) 看─「左顧右盼」 (2) 希望─「希盼」 (3)美─「美目盼兮」。台灣有很多認真踏實的中小企業甚至世界矚目的隱形冠軍。也承傳了優秀的中華文化以及展現特有的在地文化,秉持「擁台灣開疆闢土、覽文化承先啟後」精神,讓我們換個角度,透過關懷、文字、鏡頭,一起看見台灣之美、看見希望!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