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皈依三寶的意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天分三界:
  1. 無色界(最上)
  2. 色界(禪定者所生)
  3. 欲界(行善者所生)
    四天王天(人間五十年為一晝夜,壽長五百歲)
    忉利天
    焰摩天
    兜率天
    化樂天
    他化自在天(人間一千六百年為一晝夜,壽長一萬六千歲)
佛經是由佛陀所說(也有是出於佛的弟子們所說),再由佛的出家弟子們集結成篇,傳之後世

皈依三寶的種類共五種
  1. 翻邪三皈(最初進入佛門)
  2. 五戒三皈(信佛之後加受五戒)
  3. 八戒三皈(六齋日受持八關戒齋)
  4. 十戒三皈(沙彌(尼)受十戒)
  5. 具足戒三皈(比丘(尼)受大戒)

五種淨肉
  1. 不疑為我殺
  2. 不見殺
  3. 不聞殺
  4. 自死
  5. 鳥獸食殘

中國的道教分成兩個系統
哲學系統:老子和莊子(道家)
道術系統:金丹派(煉丹練氣)
  • 內丹(練氣功)
  • 外丹(煉金術)和符籙派(道教)

佛:我不領導人,我也是僧中的一份子
佛經的對象是度人,是為度人
佛滅以後三四百年左右:佛教的思想漸漸產生地域性、思想性的變化,分成上座部(比較保守),大眾部(比較開放)
大乘佛教是在佛涅槃後五百年到一千年之間漸漸產生的佛教型態

印度的大乘佛教又分成三個派系
  • 般若思想:中關學派(講空的)
  • 唯識思想:瑜珈學派(講有的)
  • 唯心思想:如來藏學派(講有的)
佛教自印度向北方傳播分成兩個系統(中原漢民族、西藏蒙古)
  • 佛教初傳中國大約是在西元六十七年,第一部佛經,譯成漢文是四十二章經,漢民族文化再向外傳到韓國,再由韓國傳到日本,另還有越南的大乘佛教
中國的佛教通常號稱大小乘十宗
  1. 小乘:俱舍(後來併入唯識宗)、成實(後來併入三論宗)
  2. 大乘:
    天台宗(學問的研究居多)
    三論宗
    華嚴宗(學問的研究居多)
    律宗(真正律宗的寺院剩不多,因所有出家人都要受戒)
    淨土宗
    密宗(在印度屬於唯心系統的一支佛教)
    禪宗
    法相宗
西元前兩百四十年時,佛教從印度開始傳向斯里蘭卡,然後到緬甸,再傳到泰國及現在東南亞地區的寮國、柬埔寨和高棉等地,這是屬於上座部的佛教
傳到歐美,最早是南方上座部系,其次是日本系的禪,第三個是西藏系的密教,漢語系的佛教都還僅在華僑社會活動

四聖諦:
  • 苦的事實、苦的原因、滅苦的方法(八正道)、滅苦之後所得的結果
  • 樂為壞苦,苦的代價
  • 生老病死為苦苦(共八種,生老病死,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僧會苦,五蘊熾盛苦(身心互相交迫而有生死的連續))
正信:
  • 以佛、法、僧為信仰的對象,信佛不是崇拜佛的肉體,而是崇拜佛陀的智慧和慈悲,應以法為師,以戒為師
  • 只信佛不信法(信鬼神一樣)
  • 只信法不信佛(書呆子一樣)
  • 只信僧不信佛不信法(拜了個乾爹娘一樣)
書名:修行進程:皈依三寶的意義
作者:聖嚴法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會員
6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龎演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乘菩薩的主要修行方法: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修學佛法的法門:人天道、解脫道、菩薩道
放下我執和法執才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菩薩道行者不會先存一個企求成佛的功利觀念。明因果,知因緣。
為什麼需要共修?個人自修和集體共修有甚麼不同? 一個人修行,力量是一根紗,十個人一起修行,就變成一條線
大乘菩薩的主要修行方法: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修學佛法的法門:人天道、解脫道、菩薩道
放下我執和法執才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菩薩道行者不會先存一個企求成佛的功利觀念。明因果,知因緣。
為什麼需要共修?個人自修和集體共修有甚麼不同? 一個人修行,力量是一根紗,十個人一起修行,就變成一條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提婆達多品第十二的教義,強調菩薩為了追求無上菩提而不懈努力,並描述提婆達多如何成為能夠引導眾生的高僧。文中提到的深刻道理,讓讀者瞭解大乘佛教的精神,以及修行中的捨得智慧。透過細膩的辭句及寓意,該經文表達了對眾生福祉的期許以及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在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句義寶藏論》:「凡詆毀上師者,如何懺悔,亦必墮地獄。對上師發怒一剎那亦有無量的過失。」所以,為什麼這個人要來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道場,我開設這樣的一個次第。其實「三皈依」跟「四皈依」本質一樣。有的人在正式受密宗的戒律之前,可以先學大乘
Thumbnail
藏曆二十九日是為「護法薈供日」,藏傳佛教四大教派的寺廟都會在這一天修護法薈供。經常修護法、供養護法者,與護法聖眾結下殊勝法緣,求願則更為靈感;在遇到種種危難或障礙時,可藉著修護法而快速得到幫助,使家庭圓滿,事業順利,吉祥順遂。登記觀音山法會消災除障祿位。
Thumbnail
出離三界六道的輪迴就是「解脫道」。佛法才講解脫道,所以修學佛法最高指導原則:要尋求無上的解脫境界。大家接觸佛法都知道,「佛」是所有解脫境界(十法界中)最究竟、最圓滿的境界;再來是「菩薩」法界;再「聲聞」、「緣覺」兩種聖人的法界。
Thumbnail
以往在宗教信仰上並無很明確的界線,認為不管是哪一種宗教,都是教人為善,以人為本。深信「萬法唯心造」,如果能夠心存善念,任何宗教都是有它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三寶」就是供養佛、法、僧殿堂,或對經典,三寶所依物比如法器、佛像或佛塔等,都是 釋迦牟尼佛的化身、化現,都要恭敬。 「以彼作證違誓等。」在三寶殿、佛前、舍利塔前、法器前、經像前......,請常住三寶作證,發誓後自己又違誓,罪過很大。 不要找三寶所依物去發誓願罪過沒那麼大,還是有罪過,可是以三
Thumbnail
佛教徒說的業,梵文意思是「行為」。所有的行為皆產生相應的結果,佛教徒稱之為業力法則或因果法則。 《達賴喇嘛談心經》 初期的佛教並沒有崇拜偶像的習慣,當時的佛教徒禮拜的對象是存放舍利(稱為窣堵波)的寶塔或是紀錄釋迦生涯的佛像圖。佛像的出現在釋迦入滅後約莫西元一世紀半左右時期。日本則隨著渡來人(古代日
Thumbnail
皈依佛門是學佛修行的起點,龍樹菩薩《大智度論》中提到,不論個人的因緣福報契應哪一個法門,信受皈依絕對都是佛門學習的第一課。皈依可以讓我們清除許多的障礙,賜給我們幸福安樂。教法中的「心臟」,答案無疑就是「三皈依」。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提婆達多品第十二的教義,強調菩薩為了追求無上菩提而不懈努力,並描述提婆達多如何成為能夠引導眾生的高僧。文中提到的深刻道理,讓讀者瞭解大乘佛教的精神,以及修行中的捨得智慧。透過細膩的辭句及寓意,該經文表達了對眾生福祉的期許以及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在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句義寶藏論》:「凡詆毀上師者,如何懺悔,亦必墮地獄。對上師發怒一剎那亦有無量的過失。」所以,為什麼這個人要來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道場,我開設這樣的一個次第。其實「三皈依」跟「四皈依」本質一樣。有的人在正式受密宗的戒律之前,可以先學大乘
Thumbnail
藏曆二十九日是為「護法薈供日」,藏傳佛教四大教派的寺廟都會在這一天修護法薈供。經常修護法、供養護法者,與護法聖眾結下殊勝法緣,求願則更為靈感;在遇到種種危難或障礙時,可藉著修護法而快速得到幫助,使家庭圓滿,事業順利,吉祥順遂。登記觀音山法會消災除障祿位。
Thumbnail
出離三界六道的輪迴就是「解脫道」。佛法才講解脫道,所以修學佛法最高指導原則:要尋求無上的解脫境界。大家接觸佛法都知道,「佛」是所有解脫境界(十法界中)最究竟、最圓滿的境界;再來是「菩薩」法界;再「聲聞」、「緣覺」兩種聖人的法界。
Thumbnail
以往在宗教信仰上並無很明確的界線,認為不管是哪一種宗教,都是教人為善,以人為本。深信「萬法唯心造」,如果能夠心存善念,任何宗教都是有它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三寶」就是供養佛、法、僧殿堂,或對經典,三寶所依物比如法器、佛像或佛塔等,都是 釋迦牟尼佛的化身、化現,都要恭敬。 「以彼作證違誓等。」在三寶殿、佛前、舍利塔前、法器前、經像前......,請常住三寶作證,發誓後自己又違誓,罪過很大。 不要找三寶所依物去發誓願罪過沒那麼大,還是有罪過,可是以三
Thumbnail
佛教徒說的業,梵文意思是「行為」。所有的行為皆產生相應的結果,佛教徒稱之為業力法則或因果法則。 《達賴喇嘛談心經》 初期的佛教並沒有崇拜偶像的習慣,當時的佛教徒禮拜的對象是存放舍利(稱為窣堵波)的寶塔或是紀錄釋迦生涯的佛像圖。佛像的出現在釋迦入滅後約莫西元一世紀半左右時期。日本則隨著渡來人(古代日
Thumbnail
皈依佛門是學佛修行的起點,龍樹菩薩《大智度論》中提到,不論個人的因緣福報契應哪一個法門,信受皈依絕對都是佛門學習的第一課。皈依可以讓我們清除許多的障礙,賜給我們幸福安樂。教法中的「心臟」,答案無疑就是「三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