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9|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海底速報:陰櫥》

韓國的電影總是飽含社會批判,比如前陣子爆笑的《超人氣動物園》(那部還在寫)到這次的《陰櫥》,前者批判社畜社會,今日這部這批評一昧發展經濟而忽略小孩的社會狀態,當然電影趣味與社會批判有時候若沒有適當平衡,就會過於乾澀,比如《陰櫥》的社會批判便大於其恐怖片的做工
首先要說陰櫥剛開始的確不錯,一段驚悚的錄影帶影像提示了驅魔的失敗,而再接下來一段路程,我們已經可以看到父女的疏離,然後接下來停在路邊,路邊的死鹿與烏鴉提供了詭譎的氣氛,甚至之後父親追著女兒到房子那裏,也明確暗示了房子有問題,而父親進入屋子裡的恐慌症發作的那種四面八方壓縮而來視覺呈現方式可以說挺好,同時還做了光線上的調整,但是過早閃回父女失和的原因則過於急躁。
不過再來劇情就開始拖戲了,我們看了很大一段都在說明「爸爸忙工作沒注意女兒異常」包括他去工作時家裡有保母來這一段,這一段其實可以不用,事實上這一段並沒有給我們更多資訊,因為先前我們早已藉由各種地方都已經接收到這個訊息了,這部份的冗餘也壓縮了電影其他部分的空間,比如說作為驅魔師的配角理應更早出場,卻很晚才出現,而且一出現沒多久就說了他與電影開頭那位女驅魔師的關係,這是片中數次出現過的「埋梗與解梗過快」的錯誤,會導致片中懸疑無法積累。
電影中段女鬼一度好像要殺死驅魔師,然而當主角下去後,他卻又只是重傷,而沒說明他到底怎麼倖存下來,諸如此類的問題存在本片。
此外保母的退場也不夠震撼,沒有慘死就是直接在警察的話語裡交代後續,此後父親被視為是殺女兇手這件事電影也沒有持續發酵,那麼可以說這個資訊是基本沒什麼用的,既然外在世界沒進來這棟房子(比如記者採訪完報導完後很多人聚過來要看這個新聞上可疑的「殺女父親」)而對於觀眾,我們也看不到任何主角想殺女兒的可能性,電影沒有設置讓我們懷疑的可能,於是我們只能篤定他沒做被誤會,但這種態度卻無法促進我們觀影時的更多情緒的化學作用,因為我們本來就看到他是受害者。
男主角作為建築設計師的設定基本上沒怎麼用到,雖然同樣也因裸體阿公阿嬤讓我很扣分的《宿怨》女主設計小人屋的職業卻是具有預告性質的,於是一個著迷於自己工作而對子女沒耐心的母親是可以被接受的,而且讓他離開家裡去外頭的那一大段戲不只犯了「離開鬼屋」的錯誤(通常一部好的令人窒息的恐怖片,應該要讓人盡可能待在大房子且開始分區探索,甚至發現原本沒發現的空間)所得到的回報也寥寥可數,劇情上也浪費了整個家的空間,使得「鬼屋」被縮減為「鬼房間」,浪費了大房子的設定。
而過多的音樂與音效的使用,更是導致畫面被聲音帶著走,聲音這種東西跟調味料一樣,用的多不如用的妙(詳情請看近期要上映的《電影音效傳奇:好萊塢之聲》,更別說真正恐怖的氣氛其實不只依賴著聲音,跳躍性驚嚇雖然很管用,但卻沒什麼餘韻,如果你要讓觀眾看完嚇的不敢一個人去騎車,你就該少用這些東西,相反地在劇情上的恐怖例如人性的病態則會跟著觀眾到他今晚的夢境,而《陰櫥》的重點其實是經濟蕭條導致的兒童虐待,也就是經濟與家庭的衝突,為開頭至中間的失蹤兒童做了解答,這些其實是可以多加著墨之處,然而片中卻反而以閃回輕輕帶過,十分可惜。
總的來說,與其說《陰櫥》是恐怖片,不如說談論家庭價值還有社會批判的部份更多一點,這也使得陰櫥想談的東西與他展現的東西有所出入,歸根結底可以歸於一點就是沒有去檢視一下劇本所呈現的輕重比,其實就陰櫥呈現的那份失蹤兒童名單,大可拍主角拜訪複數家庭,並從複數家庭的認識中間接意會到自己的問題,同時找到驅魔方法(這兩件事在編劇上是同一件事)而驅魔師這個本來應該很重要的角色,卻太晚出場,除了長得帥有點搞笑外性格無趣。
說到底,對角色病態描寫的畏懼讓本片的恐怖程度不足,而壁櫥恐怖這件事雖然不太新穎(出自於衣櫥有怪物的概念,但這概念已經被《怪獸電影公司》或《獅子、女巫、衣櫥》給破解了)其實還是有發揮空間,可惜劇本輕重的問題掌握使得真正的重心反而流失了(比如父女情的描述不足,相反地《大法師》裡母女感情的描述是充足的。)電影裡頭也有一個東西本來可以玩,就是「如果櫃子裡有個鬼魂進入你女兒身體,而她比你女兒還討喜你該怎麼抉擇?」這件事也沒多所琢磨,可以說也是相當可惜的一件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